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阅读题 阅读下面一首词,然后回答问题。
少年游
润州作,代人寄远
苏?轼
去年相送,余杭门外,飞雪似杨花。今年春尽,杨花似雪,犹不见还家。
对酒卷帘邀明月,风露透窗纱。恰似姮娥怜双燕,分明照、画梁斜。
注?宋神宗煕宁七年(1074)四月,任杭州通判的苏轼因赈济灾民而居润州(今江苏镇江),为寄托自己对妻子的思念之情,他写下了这首词。
(1)词的上片所写的基本内容是什么?有什么作用?
答:????????????????????????????????????????????????????????????????????????????????????????????????????????????????????????????????????????????????????????????????????????????????????????????????????????????????????????????????????????????????????????????????????????????????? ?????????????????????????????????????????????????????????(2)本词在写法上有什么特点,试作简要分析。
答:??????????????????????????????????????????????????????????????????????????????????????????????????????????????????????????????????????????????????????????????????????????????????????????????????????????????????????????????????????????????????????????????????????????????????????????????????????????????????????????????????????????
参考答案:(1)上片写夫妻别离时间之久,诉说亲人不当别而别、当归而未归
本题解析:
(1)上片前三句分别点明离别的时间——“去年相送”;离别的地点——“余杭门外”;分别时的气候——“飞雪似杨花 ”。把分别的时间与地点说得如此之分明,说明夫妻间无时无刻不在惦念。大雪纷飞本不是出门的日子,可是公务在身,不得不送丈夫冒雪出发,这种凄凉气氛自然又加深了平日的思念。后三句与前三句对举,同样点明时间——“ 今年春尽”,气候——“杨花似雪 ”,可是去年送别的丈夫“犹不见还家 ”。原以为此次行役的时间不长,当春即可还家,可如今春天已尽,杨花飘絮,却不见人归来,怎能不叫人牵肠挂肚呢?这一段引入了《
本题难度:一般
2、阅读题 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 西江月
苏轼
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新凉?
夜来风叶已鸣廊,看取眉头鬓上。
酒贱常愁客少,月明多被云妨。
中秋谁与共孤光,把盏凄然北望。 (注:《古今词语》云:“东坡贬在黄州,月独酌,回想被小人陷害,乃作《西江月》一词”)
(1)“夜来风叶已鸣廊”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请分析说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首词中“月明多被云妨”一句写的是眼前实景,却有更深的内涵。请品读全词,谈谈你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夜来风叶已鸣廓”,借景抒情,寓情于景。中秋之际,西风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和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两词有许多相同 点和不同点,选出判断不正确的项(???)
A.两词感慨的重点不同,苏词侧重感慨作者自己坎坷潦倒,壮志难酬;辛词侧重感慨山河破碎,中原难复。
B.两词都从“江山”联想到人事,都用历史上英杰的“得志”来反衬作者自己的“失意”。
C.两词都采用借古讽今的手法,借古代英杰来讽刺朝臣腐败无能,抒发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
D.两词结尾的情调不同,苏词结尾低沉,抑郁;辛词结尾激愤、高昂。
参考答案:
C
本题解析:
(苏同用“周喻典”意在抒发自己花发已生却功业无成的感慨,没有明显讽刺时政)
本题难度:一般
4、阅读题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2题。 少年游·早行
林仰
霁霞散晓月犹明,疏木挂残星。山径人稀,翠萝深处,啼鸟两三声。
霜华重迫驼裘冷,心共马蹄轻。十里青山,一溪流水,都做许多情。 1.词的题目为“早行”,词人在上阕是如何表现“早”的?请作具体说明。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词的下阕用什么手法表现了词人怎样的心境?请结合词句作简要赏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诗人用“霁霞”“晓月”“残星”、行人稀少的山径和啼鸟声等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阅读题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第14-16题。(8分)(虹口卷)
清平乐
南唐·李煜
别来春半,触目愁肠断。砌下落梅如雪乱,拂了一身还满。
雁来音信无凭,路遥归梦难成。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
[注]砌下:即台阶下。
14.从字数看,这首词是( )(1分)
A.小令 B.中调 C.长调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词的分类,解题思路是词按字数分,可以分外三类,分别为小令,58字以内;中调,59—90字;长调,91以上。这首词字数为50,所以是小令。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