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中语文知识点复习《常见题型》考点巩固(2017年最新版)(一)
2017-01-13 20:38:04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写作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材料一:剑桥大学至今仍保留着当年牛顿就学时住的宿舍,推窗可见一棵苹果树,据说就是砸在牛顿头上的那个著名苹果繁衍的后代。经常有人慕名而来,而剑桥并没有把这里改建成一个收费参观景点。这里现在仍旧是学生宿舍,唯一不同的是能住进去的都是最优秀的学生。学生们都以能入住这个设施陈旧且并不舒适的百年老屋为荣。这里也是每年入校的新生和众多游客必来瞻仰之地。房屋的修缮由政府长期拨款。
材料二:作家莫言“获奖”后,来“朝拜”的各色人等涌到他老家山东高密平安庄这个昔日的宁静小村。为能沾一沾“灵气”,踏平了莫家大院,拔光了院子里的萝卜,莫言旧居旁的破屋被高价出租,众多手持罗盘的风水师也煞有其事地来此观察“龙脉”……小小的平安庄,已成了不少人的“发财圣地”。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2、写作题  作文
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
有一句西方谚语:我没有鞋子,我叫苦连天,直到有一天我看见一个连脚也没有的人。这句谚语启发人们领悟一种知足。
中国古代有一首无名氏的诗“终日奔波只为饥,方才得饱便思衣,衣食两般皆满足,又想姣容美貌妻……”,这首诗反映的是一种不知足的社会心理。
请以“知足和不知足”为题,写一篇议论文。字数不少于800字。



3、写作题  作文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分)
生活中,常听到这样一些借口:上班迟到,会有“路上堵车”“闹钟没响”的借口;考试砸了,会有“出题太偏”“题量太大”的借口;英语作业没完成,会有“时间不够”“数学作业太多”的借口……寻找借口惟一的好处就是把属于自己的过失掩饰掉,把应该自己承担的责任转嫁给别人。
现实生活中,你有找借口的习惯吗? 请以“借口”为话题,联系自己生活经历与认识,写一篇文章,自定文体,不少于800字。



4、写作题  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  
  随着甲型HIN1流感疫情的传播蔓延,在美留学的18岁的小黄同学回国前做了必要的防护措施,归国后自己主动在家隔离一周,并电话告诉亲友不要来访。他用行动告诉我们,责任不仅为自己,也为他人……  
  【注意】①所写内容必须在话题之内。②立意自定。③文体自选。④题目自拟。⑤不少于800字。⑥不得抄袭。



5、写作题  1965年,一位四年级学生主动到西雅图图书馆帮忙,他总是认真地把放错地方的图书准确地回归原位。后来他因搬家而离开了西雅图,但他仍坚持亠让爸爸开车送自己到该图书馆义务劳动。他说:“如果爸爸不送我,我就走着去。”这位少年就是后来的微软电脑奇才比尔·盖茨。以此为话题写一篇文章,不少于800字,文体不限,题目自拟。



Tags:高考 语文 常见题型 题库 知识点 汇总 高中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考语文知识点《语言文字运用》..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