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阅读题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
宜春苑①
范成大
狐塚獾蹊满路隅,行人犹作御园呼。
连昌②尚有花临砌,肠断宜春寸草无。
[注释]
①宜春苑:北宋皇家的东御园,在汴京东二里,靖康之难后被废。范成大,南宋著名爱国诗人,他反对议和,力主抗金,收复失地。②连昌:唐代宫殿名,玄宗时曾盛极一时,安史之乱后荒废。
(1)此诗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
(2)请从表现手法的角度对三、四句进行鉴赏。(4分)
???????????????????????????????????????????????????????????????????????????
参考答案:
(1)作者通过对宜春苑里萧条冷落之景的描写,抒发了故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2、阅读题 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4分)
临江仙
徐昌图
饮散离亭西去,浮生常恨飘蓬。回头烟柳渐重重。淡云孤雁远,寒日暮天红。
今夜画船何处?潮平淮月朦胧。酒醒人静奈愁浓。残灯孤枕梦,轻浪五更风。
小题1:上阕“回头烟柳渐重重。淡云孤雁远,寒日暮天红”通过哪些意象营造了怎样的意境?(2分)
小题2:试结合全词诗句,简要分析作者所表达的情感。(2分)
参考答案:
小题1:作者通过烟柳、淡云、孤雁、寒日、暮天五个意象
本题解析:
小题1: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形象中的意境,先结合诗句找出意象,罗列意象,再用二字格或四字格概括意境。词中意象依次是烟柳、淡云、孤雁、寒日、暮天五个意象,明显是孤单、凄凉的意境。
小题2: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表达技巧中的情景关系,通过景中的意象、感情词语可以推出感情,“离亭西去”“回头”“残灯孤枕梦”等表达了离愁别绪及别后的孤寂凄凉,“飘蓬”包含着羁旅之愁。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文所选三首诗都写于杜甫在夔州居住的两年中,都是律诗,显示出诗人非凡的艺术功力,表现出沉郁顿挫的特点。
B.《秋兴八首(其一)》,写于大历元年,这组诗共八首,是在安史之乱结束,国家仍然动荡不安,诗人依旧客居他乡的社会背景下写成的。
C.《咏怀古迹》是组诗,共五首,文中选的是第三首,作者借王昭君的事迹,抒发了自己的爱国情怀。
D.《登高》写于唐代宗大历二年的重阳节,诗人登高望远,抒发自己年迈多病、感时伤世和寄寓异乡的悲苦之情。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文学常识浩如烟海,应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备考:1.粗读原著,加深记忆。应该是在珍惜时间的原则下,粗略读读原著,或读读作品梗概,对作品中的人物关系及主要内容稍作了解,这样有助于加深记忆。2.以课本为着力点,向课外拓展。考生要重视梳理课本“重要”作家作品及文学体裁常识。3.构建文学常识知识网络。要从诗歌、小说、散文、戏剧这四大文学体裁方面,从不同时代、不同国度中分别找出最能代表该时期(或国度)最有影响的作家作品构建网络。该题C项为抒发自己怀才不遇的情怀。
本题难度:简单
4、阅读题 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幽居初夏
陆游
湖山胜处放翁家,槐柳阴中野径斜。
水满有时观下鹭,草深无处不鸣蛙。
箨龙①已过头番笋,木笔②犹开第一花。
叹息老来交旧尽,睡来谁共午瓯③茶。
【注释】①箨龙,就是笋。②木笔,又名辛夷花。两者都是初夏常见之物。③瓯:一种茶具。
小题1:诗人如何突出表现一个“幽”字的?试作简要分析(4分)
小题2:从全诗看诗人抒发了哪些复杂的思想感情?(4分)
参考答案:
小题1:(1)①以景写“幽”,通过“湖山胜处”“槐柳
本题解析:
小题1:此题考查练字能力,答对其中两点即可,每点2分,共4分
小题1:本题考查“评价思想内容和观点态度”考点,能力层次为C,侧重“分析综合”能力的考查
本题难度:一般
5、阅读题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回答问题(6分)
登岳阳楼??(杜甫)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1)、作者登楼为什么会流泪?可看出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颔联写的是在岳阳楼上看到的洞庭湖广阔无边、水势浩瀚的雄奇壮观阔大景象,而颈联写的却是作者身世的孤苦和处境的凄凉,两者对于表达中心思想分别有什么作用?(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①因为作者在岳阳楼上凭栏远眺北方,想到长年不息的战火
本题解析:(1)“戎马”,指战事。“关山北”,指祖国北方。这一年吐蕃重兵屡次侵犯西北,朝廷派郭子仪率兵五万在奉天(今陕西省乾县)防守。“安史之乱”已经平定,但国家仍不安宁。作为伟大诗人的杜甫,他怎能只陷在个人的悲苦之中呢?又如何能忘却国家安危和人民疾苦的大事呢?“戎马关山北”,这就是指这件大事。平生忧国忧民的诗人,想到国家的危难和人民的灾难,在岳阳楼上凭轩倚栏,潸然泪下。
(2) 诗人以巨笔从吴、楚两国的幅员辽阔的地理位置着眼,由乾坤宇宙漫无边际的空间落笔,把洞庭湖的开阔宏伟壮观的气象,一览无余地描绘了出来。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