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阅读题 阅读下面一首元曲,然后回答问题。(6分)
【正宫】叨叨令???无名氏
溪边小径舟横渡,门前流水清如玉。青山隔断红尘路,白云满地无寻处。说与你寻不得也么哥,寻不得也么哥,却原来侬家鹦鹉洲边住。
[注] ①侬:我。②鹦鹉洲:此处为“渔父居处”的代称。
(1)本曲前四句运用丰富的意象勾勒出一幅美丽的自然图景,其中???意象体现出温润柔美的特征,而???意象则给人以飘逸渺远的感受。(2分)
(2)请结合全曲简要分析“却原来侬家鹦鹉洲边住”所蕴含的思想感情。(4分)
参考答案:(1)流水??白云
(2)1点明渔父(隐士)居住的环境
本题解析:无
本题难度:一般
2、阅读题 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诗后问题。(7分)
送严士元①
刘长卿
春风倚棹阖闾城②,水国春寒阴复晴。
细雨湿衣看不见,闲花落地听无声。
日斜江上孤帆影,草绿湖南万里情。
君去若逢相识问,青袍③今已误儒生。
[注]①严士元,吴(今江苏苏州)人,曾官员外郎。②阖闾城,苏州城。③青袍,贞观四年规定,八品九品官员的官服为青色。
小题1:上诗颈联表达了作者的什么情感?请作简析。(4分)
小题2:清代学者方东树说此诗“(第)三、四句卓然名句,千载不朽”,试赏析这两句诗。(3分)
参考答案:
小题1:这两句诗表现了作者对朋友的依依惜别之情。(2
本题解析:
小题1:
试题分析:“日斜江上孤帆影”这句也应该同样理解。一方面,它写出了落日去帆的景色;另一方面,又暗暗带出了两人盘桓到薄暮时分而又恋恋不舍的情景。最后,严士元还是起身告辞了,诗人亲自送到岸边,眼看着解缆起帆,船儿在夕阳之下渐渐远去。七个字同样构成景物、事态和情感的交错复迭。
小题2:
试题分析:三四两句是有名的写景句子。有人说诗人观察入微,下笔精细。话是说得很对。可是我们从另一个角度去看,却似乎看见两人正在席地谈天。因为他们同时都接触到这些客观的景物:笑谈之际,飘来了一阵毛毛细雨,雨细得连看也看不见,衣服却分明觉得微微湿润。树上,偶尔飘下几朵残花,轻轻漾漾,落到地上连一点声音都没有。这不只是单纯描写风景,我们还仿佛看见景色之中复印着人物的动作,可以领略到人物在欣赏景色时的惬意表情。
本题难度:一般
3、阅读题 阅读诗词, 回答问题。
旅夜书怀
杜甫
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
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小题1:写旅夜远景的诗句是:
小题2:一、二联作者选取了哪些意象?一联和二联的意象有什么不同?试分析这样写的艺术效果。
小题3:“天地一沙鸥”寄托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参考答案:
小题1: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小题1:一联:
本题解析:
小题1:略
小题1:本题考查“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考点,能力层次为D,侧重“鉴赏评价”能力的考查。本题在鉴赏过程中,要抓住诗歌里的意象,在此基础上感悟景物描写的特征,解答时一定 91eXAm.org要注意与诗句的结合。
小题1:本题考查“评价思想内容和观点态度”考点,能力层次为C,侧重“分析综合”能力的考查。
本题难度:一般
4、阅读题 古诗鉴赏???
又呈吴郎
杜甫
堂前扑枣任西邻,无食无儿一妇人。不为困穷宁有此?只缘恐惧转须亲!
即防远客虽多事,便插疏篱却甚真,已诉征求贫到骨,正思戎马泪沾巾。
【注释】远客:指吴郎。征求:苛捐杂税,各种摊派。
①这首诗揭示了当时怎样的一种社会现实?表现出诗人一种什么样的精神?(4分)
②诗人在批评吴郎时措辞非常委婉,极具艺术性,请结合原诗作简要的分析。(3分)
参考答案:①揭示了战乱和苛捐杂税给人民带来了双重的灾祸,表现出诗人悲天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5、阅读题 阅读下面两首宋词,完成后面的题目。(8分)
减字木兰花
李清照
卖花担上,买得一枝春欲放。泪染轻匀,犹带彤霞晓露痕。
怕郎猜道,奴面不如花面好。云鬓斜簪,徒要教郎比并看。
减字木兰花
秦观
天涯旧恨,独自凄凉人不问。欲见回肠,断尽金炉小篆香。
黛蛾长敛,任是东风吹不展。困倚危楼,过尽飞鸿字字愁。
小题1:两首词分别塑造了怎样的人物形象?(4分)
答:
小题2:两首词抒发的情感有何差异?请结合词作简要分析。(4分)
答:
参考答案:
小题1:李词塑造了一个为显示自己美貌而大胆率真向情郎
本题解析:
小题1:
试题分析:可找出与人物性格相关的关键词及句子,进行分析。李词中关键词“花”、“泪”“怕”“ 徒要教郎比并看”;秦词中关键词句“凄凉”“断肠”“ 过尽飞鸿字字愁”然后,用简明形象的语言来表达出人物形象。
小题2:
试题分析:要抓住表现两个人物情感的关键词句,进行对比分析。李词中的“怕” “徒要教郎比并看”表现出担心而甜蜜的复杂思绪;秦词中的“凄凉”“飞鸿”“愁”等关键词表现出思念,孤独的思绪。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