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阅读题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江间作四首(其三)
潘大临①
西山通虎穴②,赤壁隐龙宫。形胜三分图,波流万世功。
沙明拳宿鹭③,天阔退飞鸿。最羡渔竿客,归船雨打篷。 [注] ①潘大临(约1057-1106):字邠老,黄州(今湖北黄冈)人,善诗文。曾随苏轼同游赤壁。 ②西山:在湖北鄂州西,山幽僻深邃。 ③拳宿鹭:指白鹭睡眠时一腿蜷缩的样子。
(1)第三联两句中各有一个字用得十分传神,请找出来,并说说这样写的好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全诗看,作者向往一种什么样的生活?请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拳”和“退”用“拳”字形象地表现出鹭鸟在沙滩上栖息时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阅读题 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下面的题目。 闻乐天左降江州司马
元稹
残灯无焰影幢幢,此夕闻君谪九江。
垂死病中惊坐起,暗风吹雨入寒窗。
山中与元九书
白居易
忆昔封书与君夜,金銮殿后欲明天。
今夜封书在何处,庐山庵里晓灯前。
笼鸟槛猿俱未死,人间相见是何年? ?[注]元稹,字微之,世称元九。写此诗时元稹被贬为通州(今四川达县)司马。
(1)用一句话解释元诗的标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白居易读了元稹的诗说:“至今每吟,犹恻恻耳。”结合元、白诗意,推断白居易内心“恻恻”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从抒情方式的角度,赏析两诗画线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我)听说白居易被贬为江州司马。(缺少对象或被贬不给分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阅读题 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8分)
减字木兰花竞渡
黄?裳
红旗高举,飞出深深杨柳渚。鼓击春雷,直破烟波远远回。
欢声震地,惊退万人争战气。金碧楼西,衔得锦标第一归。
(1)词中“飞”“破”二字用得生动形象,试加以赏析。(4分)
????????????????????????????????????????????????????????????????????????
????????????????????????????????????????????????????????????????????????
(2)这首词是怎样描绘和烘托龙舟竞渡的场面和气氛的? (4分)
????????????????????????????????????????????????????????????????????????
参考答案:???????????????????????????
本题解析:(1)“飞”字写出诸多竞渡的船只在比赛开始的瞬间从柳阴深处飞驶而出,冲破浩渺烟波,向前竞发的实况。“破”字形象写出了竞渡船只的凌厉前进的气势。(各2分,意思对即可)(2)此词主要通过描绘色彩、声音来刻画竞渡夺标的热烈紧张气氛。红的旗帜,绿的杨柳,白茫茫的烟波,金碧的楼台,是色彩的热烈;击鼓声如雷炸响,欢呼声震动天地,是声音的热烈;龙舟飞驶,鼓击春雷,是写参与竞渡者的紧张行动和英雄气概;欢声震地,是写群众的热烈情绪;衔标而归,是写胜利健儿充满喜悦的形象与心情。所有这些都真实地再现了当日龙舟竞渡、观者如云的情
本题难度:简单
4、阅读题 【题文】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第小题。(8分)
商山早行
[唐] 温庭筠
晨起动征铎①,客行悲故乡。
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槲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
因思杜陵②梦,凫雁满回塘。
【注释】①铎:马铃 ②杜陵:长安城南。这里指作者故乡。
【小题1】写出这首诗中押韵的字。(1分)
【小题2】下列对诗歌理解、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首联以“晨起”、“客行”点题,“悲故乡”点出诗的主旨所在。
B.颈联选取六种典型意象叠加而成,描写出寒冷凄清的早行画面。
C.颈联写眼前景色,槲叶、枳花等普通花树具有失灵与地方特色。
D.“明”字既写出枳花的花色纯白鲜亮,又暗示此时天色已经大亮。
【小题3】从情景关系角度,赏析尾联“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的表达效果。(4分)
参考答案:【答案】
【小题1】乡、霜、墙、塘
【小题2】D
本题解析:【解析】
【小题1】
试题分析:押韵是在诗文中,把同韵字放在不同句子的相同位置上,一般把韵放在句尾,所以又叫韵脚。押韵基本上有以下几种方式:偶韵、交韵和随韵等。
考点:识记文学常识。能力层级为识记A。
【小题2】
试题分析:“暗示此时天色已经大亮”分析不对。
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小题3】
试题分析:旅途早行的景色,使诗人想起了昨夜在梦中出现的故乡景色:“凫雁满回塘。”春天来了,故乡杜陵,回塘水暖,凫雁自得其乐;而自己,
本题难度:困难
5、阅读题 阅读下面的唐诗,回答后面问题。(8分)
送李端
卢纶
故关衰草遍,离别正堪悲。
路出寒云外,人归暮雪时。
少孤为客早,多难识君迟。
掩泪空相向,风尘何处期?
小题1:从全诗来看,尾联的“泪”中包含了哪些情感?(4分)
小题2:颔联情藏景中,请结合诗句作赏析。(4分)
参考答案:
小题1:(1)①对友人依依难舍的别情;(1分)②对坎
本题解析:
小题1: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考生对诗歌表达的情感态度的分析能力。题干要求结合全诗分析尾联的“泪”字包含了哪些情感,其实按照诗歌起承转合的章法:先写景后抒情,分析结句中关键词所包含的情感,自然要结合全诗,题干明示出来,只是给诗歌鉴赏能力差的考生以警示而已。这是一首感人至深的送别诗。首联写送别时的环境氛围,时当故关衰草,情正离别堪悲。颔联写送别情景,友人伴寒云而去,自己踏暮雪而归,依依难舍之情了然。颈联写回忆以往,对坎坷人生的悲叹。既是怜友,亦是悲己,词切情真,悲凉回荡。末联进一步写难舍难分之情,掩面而泣,冀望相会,现世纷争、风尘扰攘、后会无期的凄凉溢于言表。全诗以“悲”字贯穿全篇,句句扣紧主题,抒情多于写景,基调悲凉。
小题2: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考生赏析诗歌表达技巧的能力。题干告诉考生颔联“情藏景中”,一是赏析范围在颔联,二是表达技巧是寓情于景,我们要做的就是把诗歌怎样寓情于景的提炼出来。颔联“寒云”“暮雪”二景分别渲染了诗人送别友人上路和友人离别后独自回归的悲凉和孤寂之情。送别之景融入了浓重的依依难舍的惜别之情。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