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单选题 【题文】《大堰河——我的保姆》中的“大堰河……已死了。她死时,乳儿不在她的旁侧。”作者一再强调乳儿“不在她的旁侧” 是为了说明( )
A.大堰河死得很凄凉。
B.“我”回家后和大堰河家失出去联系。
C.大堰河临死时仍在牵挂她的乳儿。
D.“我”的遗憾自责的心情。
参考答案:【答案】D
本题解析:【解析】
试题分析:“乳儿”指导工作 “我”, 大堰河死时“我”不在她身边,故充满遗憾自责。
考点: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本题难度:一般
2、阅读题 诗歌鉴赏。(10分)
鹧鸪天·西都作
朱敦儒
我是清都①山水郎②,天教懒慢带疏狂。曾批给露支风券,累奏留云借月章。
诗万首,酒千觞,几曾着眼看侯王?玉楼金阙慵归去,且插梅花醉洛阳。
注:①清都,传说中天帝的居所。②山水郎,为天帝管理山水的侍从
小题1:这首词刻画了一个怎样的词人形象?请简要说明。(4分)
小题2:有人评价本词浪漫主义色彩浓厚,请简要说明。(6分)
参考答案:
小题1:①热爱自然,支露支风,留云借月;②傲视权贵,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3、阅读题 阅读下面两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勤政楼①西老柳②
白居易
半朽临风时,多情立马人。
开元一枝柳,长庆二年③春。
过勤政楼
杜牧?
千秋佳节名空在,承露丝囊④世已无。?
唯有紫苔⑤偏称意,年年因雨上金铺⑥。 [注] ①勤政楼原是唐玄宗用来处理朝政、举行国家重大典礼的地方,建于开元八年(720)。②勤政楼西的一株柳树,是唐玄宗开元年间(713—741)所种。③穆宗长庆二年(822),其时白居易已五十一岁。④唐开元十七年,以玄宗生日八月初五为千秋节,百官献承露囊(相当于现在的“荷包”),民间仿制为节日礼品相馈赠。⑤紫苔是苔藓的一种,长在阴暗潮湿的地方。⑥金铺,是大门上的一种装饰物,常常做成兽头或龙头的形状,用以衔门环。用铜或镀金做的叫金铺,用银做的叫银铺。
(1)两首诗各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两首诗描写了不同时期的勤政楼,请指出二者主要运用了哪种相同的表现手法,并作简要说明。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白诗借景抒情,为人生迟暮而感慨,同时把百年历史变迁、自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阅读题 阅读下面两首赠别诗,完成1-2题。
劳劳亭
李??白
天下伤心处,劳劳送客亭。????
春风知别苦,不遣柳条青。
离亭赋得折杨柳
李商隐
暂凭尊酒道无谬①,莫损愁眉与细腰。????
人世死前惟有别,春风争拟惜长条。
[注]①谬(liao):依赖。
1.试说明这两首赠别诗在选材和内容上的相同之处。
2.请分析比较这两首诗在写法上各有什么特色。
参考答案:
1.都以离亭为题,都借助“折柳赠别”,都从离别想到杨
本题解析:无
本题难度:一般
5、阅读题 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归嵩山作(王维)
清川带长薄,车马去闲闲。流水如有意,暮禽相与还。
荒城临古渡,落日满秋山。迢递嵩高下,归来且闭关。夜归鹿门歌(孟浩然)
山寺钟鸣昼已昏,渔梁渡头争渡喧。人随沙路向江村,余亦乘舟归鹿门。
鹿门月照开烟树,忽到庞公栖隐处。岩扉松径长寂寥,惟有幽人夜来去。
(1)请列出《归嵩山作》的感情变化。(3分)
(2)说说这两首诗的诗境有何异同。(5分)
参考答案:
(1)出发时安详从容,途中一度凄清悲苦,最后恬静淡泊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