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中语文知识点总结《古代诗歌鉴赏》高频考点预测(2017年最新版)(七)
2017-01-15 18:53:09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阅读题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回答问题。(8分)
吴松【注】道中二首(其二)
晁补之
晓路雨萧萧, 江乡叶正飘。
天寒雁声急, 岁晚客程遥。
鸟避征帆却, 鱼惊荡桨跳。
孤舟宿何许? 霜月系枫桥。
注:吴松:即吴淞,江名。
小题1:开头两句描写了怎样的景色 ? 营造了怎样的氛围?(3分)
小题2:请结合全诗分析“孤舟”这一意象的作用。(5分)



2、阅读题  阅读王维的两首诗,回答后面的问题。 鸟鸣涧
人闲桂花落,夜静深山空。
日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鹿 柴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比较辨析这两首诗:从色调上看 ___________;从手法上看,______________。



3、阅读题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9分)
从军北征???????
李益
天山雪后海风寒,横笛偏吹行路难。
碛里征人三十万,一时回首月中看。
[注]碛:沙漠。
(1)按内容划分,中国古典诗歌有离别诗、田园诗、咏史诗……这首《从军北
征》属于?????????????诗。咏唱“不破楼兰终不还”的         
是这一诗歌流派的另一代表诗人。(2分)
(2)诗中的“行路难”有什么寓意?(3分)
(3)第二句中的“偏吹”,有的版本用“遍吹”。你认为哪一个更好?为什么?(4分)



4、阅读题  阅读下面一首清代诗,做文后题
岁暮到家
蒋士铨
爱子心无尽,归家喜及辰。寒衣针线密,家信墨痕新。
见面怜清瘦,呼儿问苦辛。低回愧人子,不敢叹风尘。
[注释]及辰:及时。
1.诗的前三联站在母亲的角度描写了母亲对儿子的一片深情。颔联?????、?????两个字表现了母亲在寒衣、家信中寄予的深情。
2.母亲对儿子惦念和关注的神情话语通过?????、?????两个字表现出来,使人如见如闻。
3.根据诗句联想,诗人所描写的儿子面对母亲的关心和问话时的心情是什么样子的?
4.分析这首诗写法上的一些特点。



5、阅读题  【题文】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题目。
酬王处士九日见怀之作
顾炎武【注】
十日静秋老,相望各一涯。
离怀消浊酒,愁眼见黄花。
天地存肝胆,江山阅鬓华。
多蒙千里讯,逐客已无家。
【注】顾炎武,明清之际著名学者、诗人。明末投身反宦官、权贵斗争。清兵南下,参加人民抗清起义。入清后,多次拒绝清廷征召,流亡北方,考察山川形势,志存恢复。
【小题1】分析“江山阅鬓华”中“阅”的妙处。(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2】请简要分析诗作中作者所表达的丰富情感。(5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Tags:高考 语文 古代诗歌鉴赏 题库 知识点 汇总 高中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考语文知识点复习《正确使用熟..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