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阅读题 将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小题1:逃未复者,官为为之;贫不能者,畀以财。(5分)
译文:??????????????????????????????????????????????????????????????????
小题2:验卒所告,皆不实,丹治状愈明。(5分)
译文:??????????????????????????????????????????????????????????????????
2、阅读题 阅读下列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22分)
李密,字令伯,犍为武阳人也,一名虔。父早亡,母何氏醮。密时年数岁,感恋弥至,烝烝之性,遂以成疾。祖母刘氏,躬自抚养,密奉事以孝谨闻。刘氏有疾,则涕泣侧息,未尝解衣,饮膳汤药必先尝后进。有暇则讲学忘疲,而师事谯周,周门人方之游夏。
少仕蜀,为郎。数使吴,有才辩,吴人称之。蜀平,泰始初,诏征为太子洗马。密以祖母年高,无人奉养,遂不应命。乃上疏曰:……
帝览之曰:“士之有名,不虚然哉!”乃停召。后刘终,服阕,复以洗马征至洛。司空张华问之曰:“安乐公何如?”密曰:“可次齐桓。”华问其故,对曰:“齐桓得管仲而霸,用竖刁而虫流。安乐公得诸葛亮而抗魏,任黄皓而丧国,是知成败一也。”次问:“孔明言教何碎?”密曰:“昔舜、禹、皋陶相与语,故得简雅;《大诰》与凡人言,宜碎。孔明与言者无己敌,言教是以碎耳。”华善之。
出为温令,而憎疾从事,尝与人书曰:“庆父不死,鲁难未已。”从事白其书司隶,司隶以密在县清慎,弗之劾也。密有才能,常望内转,而朝廷无援,乃迁汉中太守,自以失分怀怨。及赐饯东堂,诏密令赋诗,末章曰:“人亦有言,有因有缘。官无中人,不如归田。明明在上,斯语岂然!”武帝忿之,于是都官从事奏免密官。后卒于家。
选自《晋书·李密传》略有删节
【注】服阕:古代父母死后守丧三年,期满除服,称为“服阕”
虫流:指人死了不得埋葬,尸虫流出户外。
小题1:下列句中加点词语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祖母刘氏,躬自抚养躬亲:亲自
B.华善之 善:好
C.感恋弥至,烝烝之性 感恋:感念眷恋;感激眷恋
D.数使吴,有才辩 数:多次
小题2:下列句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A.密奉事以孝谨闻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B.乃迁汉中太守乃上疏曰:臣以险衅
C.刘氏有疾,则涕泣侧息有暇则讲学忘疲
D.齐桓得管仲而霸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
小题3:下列文章内容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李密几岁大的时候就成了孤儿,是祖母刘氏把他抚养成人,他曾拜谯周为师,周的门人把他比作子游和子夏。
B.李密因为孝敬祖母而闻名,也因祖母年老,无人奉养,上疏《陈情表》“辞不就职”;皇帝看后,停止征召他为太子洗马。
C.李密在祖母去世后,被迫到晋朝廷任洗马的官职,实现了“先尽孝,后尽忠”忠孝两全的夙愿。
D.李密做温县县令时,讨厌下属官吏,因给人写信说“庆父不死,鲁难未已”而被上告,司吏因为他在温县做官清廉谨慎,没有弹劾他。
小题4:请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齐桓得管仲而霸,用竖刁而虫流。安乐公得诸葛亮而抗魏,任黄皓而丧国,是知成败一也。(5分)
(2)出为温令,而憎疾从事,尝与人书曰:“庆父不死,鲁难未已。”从事白其书司隶,司隶以密在县清慎,弗之劾也。(5分)
3、单选题 下列各句中加粗字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
A.不与秦塞通人烟(边塞)
B.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迂回、绕道)
C.使人听此凋朱颜(使……凋谢,这里指憔悴)
D.所守或匪亲,化为狼与豺(倘若)
4、阅读题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
烛之武退秦师
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晋军函陵,秦军氾南。
佚之狐言于郑伯曰:“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公从之。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公曰:“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许之。
夜缒而出。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秦伯说,与郑人盟。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
子犯请击之。公曰:“不可。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吾其还也。”亦去之。
小题1:下列各句中,属于宾语前置的一项是(???)
A.邻之厚,君之薄也
B.何厌之有
C.群臣侍殿上者
D.君安与项伯有故
小题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焉用亡郑以陪邻?陪:增加
B.朝济而夕设版焉济:救济
C.又欲肆其西封肆:延伸、扩张
D.阙秦以利晋阙:侵损、削减
小题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以”字的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A.以乱易整
B.越国以鄙远
C.焉用亡郑以陪邻
D.阙秦以利晋
小题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烛之武从秦国的立场上劝说秦伯退兵。
B.烛之武在劝说秦伯的过程中指出亡郑只能对晋国有利。
C.从烛之武对形势的分析中可知,晋国的实力比秦国强。
D.晋侯为了报答秦国,曾经答应过给秦国两座城池,但并没有履行诺言。
小题5:翻译题(6分)
(1)敢以烦执事
(2)因人之力而敝之
5、阅读题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0题。
匈奴大入上郡,天子使中贵人从广勒习兵击匈奴。中贵人将骑数十纵,见匈奴三人,与战。三人还射,伤中贵人,杀其骑且尽。中贵人走广。广曰:“是必射雕者也。”广乃遂从百骑往驰三人。三人亡马步行。行数十里。广令其骑张左右翼,而广身自射彼三人者,杀其二人,生得一人,果匈奴射雕者也。已缚之上马,望匈奴有数千骑,见广,以为诱骑,皆惊,上山陈。广之百骑皆大恐,欲驰还走。广曰:“吾去大军数十里,今如此以百骑走,匈奴追射我立尽。今我留,匈奴必以我为大军诱之,必不敢击我。”广令诸骑曰:“前!”前未到匈奴陈二里所,止,令曰:“皆下马解鞍!”其骑曰:“虏多且近,即有急,奈何?”广曰:“彼虏以我为走,今皆解鞍以示不走,
用坚其意。”于是胡骑遂不敢击。有白马将出护其兵,李广上马与十余骑奔射杀胡白马将,而复还至其骑中,解鞍,令士皆纵马卧。是时会暮,胡兵终怪之,不敢击。夜半时,胡兵亦以为汉有伏军于旁欲夜取之,胡皆引兵而去。平旦,李广乃归其大军。大军不知广所之,故弗从。
初,广之从弟李蔡与广俱事孝文帝。景帝时,蔡积功劳至二千石。孝武帝时,至代相。以元朔五年为轻车将军,从大将军击右贤王,有功中率,封为乐安侯。元狩二年中,代公孙弘为丞相。蔡为人在下中,名声出广下甚远,然广不得爵邑,官不过九卿,而蔡为列侯,位至三公。诸广之军吏及士卒或取封侯。广尝与望气王朔燕语,曰:“自汉击匈奴而广未尝不在其中,而诸部校尉以下,才能不及中人,然以击胡军功取侯者数十人,而广不为后人,然无尺寸之功以得封邑者,何也?岂吾相不当侯邪?且固命也?”朔曰:“将军自念,岂尝有所恨乎?”广曰:“吾尝为陇西守,羌尝反,吾诱而降,降者八百余人,吾诈而同日杀之。至今大恨独此耳。”朔曰:“祸莫大于杀已降,此乃将军所以不得侯者也。”
节选自《史记·李将军列传》
小题1:对下面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以为诱骑,皆惊,上山陈陈:排列为阵
B.前未到匈奴陈二里所所:许,大约
C.而广不为后人后人:落在别人后面
D.将军自念,岂尝有所恨乎恨:怨恨
小题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与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A.①虏多且近,即有急,奈何???②即谋单于,何以复加
D.①平旦,李广乃归其大军?????②设九宾于廷,臣乃敢上璧
C.①大军不知广所之,故弗从???②久之,单于使陵至海上
D.①此乃将军所以不得
侯者也???②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李广家世代传习射箭。他本人有冲锋陷阵抵御敌寇和与猛兽搏斗的事迹,文帝评价说假如生在汉高祖时代李广可以封万户侯。
B.匈奴大举入侵上郡时,天于派亲近的宦官跟随李广上前线抗击匈奴。一次,这位宦官带了几十名骑兵从前线逃跑,遇到三个匈奴人,与他们交战。那三个人转身射箭,伤了宦官。
C.李广射杀匈奴射雕者后,突然遭遇数千匈奴骑兵,敌对双方力量十分悬殊,李广命部下解鞍下马,并射杀了一个匈奴骑白马的将军。
D.李广的堂弟李蔡和李广两人都侍奉孝文帝。孝武帝时李蔡封为乐安侯。然而李广却没有封侯,官职在九卿以下。星象家王朔认为李广因杀投降的人而不能封侯。
小题4:翻译(10分
)
(1)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3分)
(2)然无尺寸之功以得封邑
者,何也?岂吾相不当侯邪?且固命也?(4分)
(3)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3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