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考语文提分技巧《语言文字运用》高频考点强化练习(2017年最新版)(七)
2017-01-15 19:22:44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单选题  【题文】选出下列字形有误的一项:( )
A.打烊荏苒骁勇媒妁
B.龋齿



2、语言运用题  【题文】在下面横线处,仿照前面画线的句子,各补写两个例子。(6分)
人们从读书学做人:从往哲先贤那里,人们学得他们的品格。从孔子学得仁爱的情怀,从鲁迅学得批判的精神,                                          :从古今中外的著述中,人们可以感受到司马迁《史记》的严谨态度,文天祥《正气歌》的浩然正气,                                。一个读书人,是一个有机会拥有超乎个人生命体验的幸运人。



3、单选题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 A.武清作为率先进行课改的区县之一,一直在对课改内容进行探索。
B.他一直拿不定主意,最后决定去找刘洋,让他陪他去买礼物。
C.他怎么可以丢下生病的姐姐和弟弟去看电影。
D.谁能否认贾宝玉不是一个“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的纨绔子弟?



4、单选题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A.伫立(zhù)福祉(zhǐ)吞言咽理(yē)
B.咀嚼(jué)精髓(suǐ)讣告(pù)数见不鲜(xiān)
C.谲诈(jué)箴言(zhēn)羸弱(yíng)妍媸毕露(chī)
D.缱绻(quǎn)哂笑(shěn)梵语(fàn)轻鸢剪影(yuān)



5、阅读题  补出下列名句名篇的空缺部分
(1)??????????????????????????????,与子偕行! (诗经·秦风·无衣))
(2)??????????????????????????????,忍顾鹊桥归路。两情若是长久时,???????????????!?????????????????????????????????????????(秦观《鹊桥仙》)
(3)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韩愈《师说》)
(4)吾所以为此者,???????????????。??????????(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
(5)且尔言过矣,???????????????,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与?
(《论语·季氏将伐颛臾》)
(6)王好战,请以战喻。???????????????,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
(《寡人之于国也》)



Tags:高考 语文 语言文字运用 题库 知识点 汇总 高中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中语文答题技巧《文学类文本阅..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