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考语文知识点总结《古代诗歌鉴赏》高频考点特训(2017年必看版)(二)
2017-01-15 19:29:19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阅读题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回答问题。 山园小梅
林逋①
众芳摇落独喧妍,占尽风情向小园。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
幸有微吟可相狎,不须檀板共金尊。 ① 林逋(967—1028)字君复,北宋钱塘(今浙江省杭州市)人。死后谥和靖先生,所以后世称他为林和靖。他的一生从未做官,过着清静淡泊的生活。他特别喜爱梅花,几十年在孤山种梅养鹤,有“梅妻鹤子”之称。
1.试分析这首诗中侧面描写手法的运用。??
答:?????????????????????????????????????????????????????????????????????????????????? ????
2.这首诗的第二联被人称为咏梅的绝唱,你认为这两句好在哪里?试作简要赏析。?
答:????????????????????????????????????????????????????????????????????????????????????? ?


参考答案:1.首句的“众芳摇落”,写其他花的凋零来反衬梅花的独特不俗。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下列关于《孔雀东南飞》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 A.《孔雀东南飞》是我国文学史上最早的一首长篇抒情诗,最早见于南朝陈徐陵所编的《玉台新咏》,原题为“古诗为焦仲卿妻作”。它与北朝的《木兰诗》并称为“乐府双璧”。
B.本诗以“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开头,这是民歌常用的比兴手法。其作用是统摄全篇,营造哀怨缠绵的气氛,引起下文。
C.人物语言的个性化是本诗突出的艺术特点。兰芝的通情达理、胸怀宽大、坚决果敢、忠贞坚强的特点,仲卿死守孝道、软弱无能的特点,焦母专横霸道的特点,刘兄见利忘义、自私凶狠的特点都表现得十分鲜明。
D.这首诗的结尾部分“化鸟”这一情节,运用现实主义的表现手法,寄托了人们追求自由恋爱和幸福生活的强烈愿望,表达了对封建制度的抗议和嘲弄,深化了诗歌的主题。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阅读题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下面小题。(6分)
溪亭
林景熙
清秋有余思,日暮尚溪亭。
高树月初白,微风酒半醒。
独行穿落叶,闲坐数流萤。
何处渔歌起?孤灯隔远汀。
(1)诗人运用了哪些反映时间变化的意象来表现其感情。(2分)
(2)简析第三联中“穿”“数”所表达的作者情感。(4分)


参考答案:(1)日暮,月初白,流萤,孤灯。(1点0.5分)(2)月上高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4、阅读题  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惜 花
韩偓
皱白离情高处切,腻香愁态静中深。
眼随片片沿流去,恨满枝枝被雨淋。
总得苔遮犹慰意,若教泥污更伤心。
临轩一盏悲春酒,明日池塘是绿阴。
小题1:诗歌第二联写了什么内容?用了什么样的表现手法?(4分)
答:???????????????????????????????????????????????????????????????????????????????
小题2:整首诗歌表达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4分)
答:???????????????????????????????????????????????????????????????????????????????


参考答案:
小题1:展示了雨打风吹、水流花落的情景(1分)。用了


本题解析:
小题1:
试题分析:
第二联展示了雨打风吹、水流花落的情景:眼睛追随着那一片片坠落水中的花瓣顺流而去,再抬头望见残留枝上的花朵还在受无情的风雨摧残,这满目狼藉的景象,不能不教人满怀怅恨。这里的“片片沿流去”和“枝枝被雨淋”,都是写的实景,但添上了“眼随”、“恨满”,就起到化景语为情语的作用。随,有追踪的意思。不说“眼看”,而说“眼随”,更深一层,把诗人那种寄情于落花的难分难舍的心意表现出来了。至于“恨满”的“满”,既可以指诗人惆怅满怀,也可以理解为诗人的伤痛漫溢到每一株被雨淋湿的花枝上,于是客观的物象又蒙上了人的主观心境的投影。
小题2:
试题分析:
全诗从残花、落花、花落后的遭遇一直写到诗人的送花、别花和想象中花落尽的情景,逐层展开,逐层推进,用笔精细入微。整个过程中,又紧紧扣住一个“惜”字,反复渲染,反复加深,充分展现了诗人面对春花消逝的流连哀痛心情。“流水落花春去也”,这当然不限于对于大自然季节变化的悲感。近人吴闿生认为其中暗寓“亡国之恨”,虽不能指实,但看它写得那么幽咽迷离、凄婉入神,交织着诗人自己的身世怀抱,殆无可疑。


本题难度:简单



5、阅读题  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
杂诗
王维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
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
前人评价这首诗有“悠扬不尽之致”。你认为它的“悠扬不尽之致”关键在哪一句或哪个词上?为什么?


参考答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本题解析:无


本题难度:一般



Tags:高考 语文 古代诗歌鉴赏 题库 知识点 汇总 高中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考语文提分技巧《文学类文本阅..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