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考语文知识点汇总《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高频试题预测(2017年最新版)(一)
2017-01-15 19:49:02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单选题  下列各句划线词语古今词义没有变化的一项是(???)
A.约为婚姻
B.樊於期偏袒扼腕而进曰。
C.北收要害之郡。
D.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2、单选题  以下空白处选词恰当的一组是???? [???? ] ①此项研究虽然通常为自然学者们所________,我却要冒昧地表示我对于它的高度价值的确信。
②但是________要完成它还需要许多年,又因为我的健康很坏,所以被催促来发表这个“摘要”。
③中国历史上最有名的六大刺客,东汉时期就刻在了山东嘉祥的武梁祠内,________。
④那里有许多柳树,集中________在小河沿岸,组成最动人的风景线。
A.忽略 因为 惟妙惟肖 分散
B.忽视 由于 惟妙惟肖 分散
C.忽略 因为 栩栩如生 分布
D.忽视 由于 栩栩如生 分布



3、单选题  下列句子加点词语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酾酒临江,横槊赋诗酾酒:斟酒。
B.舳舻千里,旌旗蔽空。舳舻:首尾相接的船只。
C.夫以近,则游者众。夷:平坦。
D.火尚足以。明:明亮。



4、单选题  下列句子中“之”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3分)
A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B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C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 D臣之壮也,犹不如人。



5、填空题  请在下面一段文字中的横线处填入恰当的虚词,使整段文字语意连贯,逻辑严密,层次分明。
  一些专家认为,农村文化活动是否丰富并不取决于经济是否发达,我国的民间舞蹈、戏曲、歌曲本来就来自农村,不分贫富,都是农民自己创造的成果,千百年来农民一直靠这些文化自娱自乐。  ①  文化都靠上面下发、提供, ②  层次较高,也只能满足一时,并不能解决长期的文化需求。  ③  鼓励、激发农村本土文化的自生和繁荣,既不必忧虑是否对路,也不用考虑经费问题,  ④  是长久之计。
  ①__________ ②__________ ③__________ ④__________



Tags:高考 语文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题库 知识点 汇总 高中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考语文知识点总结《古代诗歌鉴..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