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阅读题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回答问题。(8分)
乡村①四月?翁卷
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
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
【注】①指江南农村。
小题1:前两句的景物描写历来被人称道,请简要赏析。(4分)
小题2:请简要分析后两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4分)
参考答案:
小题1:山坡原野草木茂盛,一片葱郁,而稻田里的水色与
本题解析:
小题1: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意象及表达技巧。解答本题先答出前两句描写的什么景物,然后回答运用了什么手法。山坡原野草木茂盛,一片葱郁,而稻田里的水色与天光辉映,杜鹃啼鸣,烟雨蒙蒙。色彩对比鲜明,动静结合,有色有声。“子规声里雨如烟”,运用比喻手法。
小题2: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情感。繁忙的四月,村里没有一个闲人,村民们刚刚完成了种桑养蚕,又去插秧了。写出乡村四月农家的紧张忙碌的生活,繁忙紧张之中透露着一种从容恬静的气度。表达了诗人对乡村生活的热爱之情。解答鉴赏诗歌情感题一般分三步:①先点出作者的情感(什么情感);②通过什么来表达情感(联系诗歌的事物、景物回答);③表达情感的特点、方法(直抒胸臆、委婉含蓄、借景抒情、托物言志等)。
本题难度:简单
2、阅读题 阅读下面这首元曲,完成(1)~(3)题。
[双调]殿前欢 梅花
(元)景元启
月如牙,早庭前疏影印窗纱。逃禅老笔①应难画,别样清佳。据胡床再看咱②,山妻骂:“为甚情牵挂?”大都来③梅花是我,我是梅花。
注:①逃禅老笔:南宋画家杨无咎,号“逃禅老人”,以擅画梅花著称。②据:靠。咱:句末语气词。③大都来:只不过。
(1)“月如牙,早庭前疏影印窗纱”一句中的“疏影”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
(2)有人说,“山妻骂:‘为甚情牵挂?’”一句,似神来之笔,摹态传情,十分生动。你对此有什么看法?请简要说明。
(3)请简要分析“梅花是我,我是梅花”一句的含意。
参考答案:(1)月下梅影(意思对即可)
(2)作者以妻子的嗔怪(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对诗句的修辞手法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或从十五北防河,便至四十西营田。——对偶
B.去时里正与裹头,归来头白还戍边。——对比
C.边庭流血成海水,武皇开边意未已。——夸张
D.县官急索租,租税从何出?——顶真、设问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4、阅读题 阅读下面两首诗歌,然后回答问题。 题木兰院二首(其一)
(唐)王播
三十年前此院游,木兰花发院新修。
如今再到经行处,树老无花僧白头。
题都城南庄
(唐)崔护
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
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1)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这两首诗在表现手法上的相同之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两首诗所抒发的情感不尽相同,试分析不尽相同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两首诗歌都运用了对比的手法。王诗将木兰花、庙宇的三十年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阅读题 【题文】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后面的题目。(6分)
唐多令 邓 剡
雨过水明霞,潮回岸带沙。叶声寒,飞透窗纱。堪恨西风吹世换,更吹我,落天涯。
寂寞古豪华,乌衣日又斜。说兴亡,燕入谁家?惟有南来无数雁,和明月,宿芦花。
【注】邓剡,字光荐,号中斋,文天祥的同乡和朋友。本词为南宋灭亡之后,邓剡被俘,过建康(今南京)所写。
【小题1】请简要分析上片中“堪恨西风吹世换”一句的丰富含义。(3分)
【小题2】结尾句“惟有南来无数雁,和明月,宿芦花”营造了怎样的意境?表达了怎样的情感?(3分)
参考答案:【答案】
【小题1】明写恼恨“西风”使季节更换(1分)
本题解析:【解析】
【小题1】
试题分析:本题需结合诗句做一回答。“西风”既作为一种自然物的实写,又象征着蒙古统治者侵略势力。时代变革、朝廷更换,邓剡抱定不再仕元的决心,天下之大,哪有立足之地?词人把自己比做被西风吹落天涯的枯叶,也很恰切。
考点: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小题2】
试题分析:词人又通过对空阔的水、天之间渐次观察,终于发现:“惟有南来无数雁,和明月,宿芦花。”淡淡几笔,就勾勒出另一幅凄清的寒汀芦雁图。词人置群雁于虽凄清而洁白的明月、芦
本题难度: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