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阅读题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始闻秋风
刘禹锡
昔看黄菊与君别,今听玄蝉我却回。
五夜飕飗枕前觉,一年颜状镜中来。
马思边草拳毛动,雕眄青云睡眼开。
天地肃清堪四望,为君扶病上高台。 (1)这首诗中哪两个情景形象地点明了秋风“去而复还”的时令特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结合全诗内容,请用一个恰当的词语表现镜中诗人的“颜状”,并说明为何会有如此“颜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诗中颈联“马思边草拳毛动,雕眄青云睡眼开”,除对偶外,还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这样写对表达思想感情有何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阅读题 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
辛弃疾
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
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注释:①这是辛弃疾被弹劾去职、闲居带湖时所作的一首词。 ②丑奴儿:即《采桑子》。 ③层楼:高楼。
前人在评论这首词时曾说,“愁”字是全词的关键,词中“愁”在上下两片中的寓意分别是什么?这首词表现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阅读题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题目。
夏意
苏 舜 钦
别院深深夏席清, 石榴开遍透帘明。
树阴满地日当午, 梦觉流莺时一声。
【注】此诗为作者流放吴中幽居沧浪亭时所作。
小题1:这首诗是怎样表现夏意的?请简要分析(5分)
小题2: 这首诗表现了作者怎样的心境?请简要分析。(6分)
4、阅读题 东阳路旁蚕妇
(宋)翁卷
两鬓樵风一面尘,采桑桑上露沾身。相逢却道空辛苦,抽得丝来还别人。
田家三咏(其三)
(宋)叶绍翁
抱儿更送田头饭,画鬓浓调灶额烟。争信春风红袖女,绿杨庭院正秋千。
小题1:这两首诗都以?????作为描写对象,均表达了作者对描写对象?????的态度。(2分)
小题2:简析这两首诗的表现手法。(5分)
?????????????????????????????????????????????????????????????????????????????
?????????????????????????????????????????????????????????????????????????????????
??????????????????????????????????????????????????????????????????????????
5、阅读题 阅坊下面的宋词和元曲,然后回答问题。(8分)
南乡子·重九涵辉楼呈徐君献
苏轼
霜隆水痕收,浅碧鳞鳞露远洲。酒力渐消风力软,飕飕,帽多情却恋头。
佳节若为酬?但把清樽断送秋。万事到头都是梦,休休,明日黄花蝶也愁。
蟾宫曲·九日
张可久
对青山强整乌纱,归雁横秋,倦客思家。 翠袖殷勤,金杯错落,玉手琵琶。
人老去西风白发,蝶愁来明
日黄花。回首天涯,一抹斜阳,数点寒鸦。
注:①九日:农历九月九日,中国人素有登高思乡习俗。
小题1:苏词和张曲都有了“明日黄花”的典故,其含义是否相同?请结合词曲简要分析说明。(4分)
小题2:张曲中“翠袖殷勤,金杯错落,玉手琵琶”描写的是什么情景?是否与主题有关?(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