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阅读题 阅读下面这首词,回答问题。(7分)
幽居初夏 ??陆游
湖山胜处放翁家,槐柳阴中野径斜。水满有时观下鹭,草深无处不鸣蛙。
箨龙已过头番笋,木笔犹开第一花。叹息老来交旧尽,睡来谁共午瓯茶。
注:箨龙,就是笋。木笔,又名辛夷花。两者都是初夏常见之物。
小题1:请简要分析诗歌的前两联分别是怎样表现其居处之“幽”的。(4分)
小题2:这首诗抒发了诗人哪些复杂的思想感情?(3分)
参考答案:
小题1:①首联直接写清“幽”之景。诗人写乡间小路横斜
本题解析:
小题1:注意结合前两联的意象,如:“槐柳阴”“ 野径”“ 鹭”“ 鸣蛙”分析出“幽”,每点2分,其中手法1分,简析1分。
小题1:前六句属于借景抒情,借景抒发怡然自得之乐,尾联直接抒情。3分。第①点1分,第②点2分,三种情感每种1分,大意对即可
本题难度:一般
2、阅读题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7分)
夏日西斋书事①
司马光
榴花映叶未全开,槐影沉沉雨势来。
小院地偏人不到,满庭鸟迹印苍苔。
[注]①此诗是司马光被迫辞官退居洛阳时所作。
(1)诗的前两句描写了怎样的景物?传达出作者怎样的情感?(3分)
(2)本诗第三句有“地偏”二字。晋陶渊明在辞官后有诗云:“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其中亦有“地自偏”,但表达的情感迥异。试简要分析两者情感的不同。(4分)
参考答案: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3、阅读题 阅读下面两首诗,按要求作答。〔8分)
暮春 [宋]黄庚
芳事阑珊三月时,春愁惟有落花知。
柳绵飘白东风老,一树斜阳叫子规。
暮春山间【宋]黄公度
缓步春山春日长,流莺不语燕飞忙。
桃花落处无人见,濯手惟闻涧水香。
小题1:《暮春》一诗,春之“暮”体现在何处?(2分)
小题2:《暮春山间》这首诗是怎样描写桃花的?〔2分)
小题3:两首诗都写了暮春之景,表达的情感有何不同? “(4分)
参考答案:
小题1:花瓣飘落。柳絮飘飞,春风将尽,子规啼叫。
本题解析:
小题1:
试题分析:体现在三月花凋谢,柳絮飘飞,东风吹和子规啼叫上。这是概括题,找出诗中描写的暮春意象加以表述即可。
小题2:
试题分析:侧面描写,桃花落处无人看见,洗手时闻到流水中有桃花的香味。诗歌没有正面写桃花,而是以水中的香气,让人明白桃花随流水而去。侧面描写,又叫间接描写,是从侧面烘托人物形象,是指在文学创作中,作者通过刻画人物或环境的描绘来表现所要描写的对象,以使其鲜明突出,即间接地对描写对象进行刻画描绘。有时恰当地借助一些侧面描写,常常可以起到正面描写无法替代或者很难达到的艺术效果。
小题3:
试题分析:《暮春》通过写落花、柳绵、斜阳、子规等暮春意象,表达了惜春伤感之情;《暮春山间》写作者缓步春山所见,描绘了一幅幽美的暮春景象,表现了作者的愉悦闲适之情。诗歌的情感要从表达情感的关键字眼、意象和典故中分析出来。《暮春》要抓住“春愁”这一关键字眼,《暮春山间》要从“缓步”和相关意象探究所表达的情感。
本题难度:一般
4、阅读题
采?莲?曲
王昌龄
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
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
问题:请结合原诗,就本诗所展现的图画美,写一段鉴赏文字。
参考答案:例如:将采莲女与美丽的大自然融为一体:荷叶与罗裙、荷花与脸盘
本题解析:或采莲女与荷塘融为一体、交相辉映的和谐美;采莲女穿行荷塘,时隐时现的动态美;“空塘不见人,但闻歌声扬”的音乐美。言之成理亦可,但一定要结合原诗加以分析
本题难度:简单
5、阅读题 阅读下面一首唐词,然后回答问题。(10分)消
江 汉
杜甫
江汉思归客,乾坤一腐儒。片云天共远,永夜月同孤。
落日心犹壮,秋风病欲苏。古来存老马,不必取长途。
小题1:这是杜甫晚年客滞江汉时所写的一首诗。诗中二三联用了“片云”、“孤月”、“落日”、“秋风”几个意象,请分析其情景交融的意境。(5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2:有人认为这首诗洋溢着诗人自强不息的精神,也有人认为这首诗表达了诗人的怨愤之情,你同意哪种看法?请说明理由。亦可另抒己见。(5分)
参考答案:
小题1:“片云”“孤月”意境凄凉,流露出作者孤独、苦
本题解析:
小题1:试题分析:首联写诗人客滞江汉的窘境,但“一腐儒”上冠以“乾坤”二字,又于“自鄙”中透露“自负”,含有“乾坤”之内心忧社稷的腐儒能有几人的怨愤不平之气。颔联紧扣首联,表面写片云孤月,实际上以云、月的皎洁喻自己的忠心,情景交融,对仗工整。颈联咏怀,“落日”“秋风”写景,表现诗人积极用世的精神。尾联用典,自比“老马”,呼唤用老马的“智”,抒发老当益壮的情怀。
点评:首先明白什么是意境,所谓的“意境” 就是由几个相关的意象组合在一起表达的情景交融的情景,考生要善于通过意境来分析作者的情感,是忧愁的还是欢快的,是愤懑的还是旷达的等,分析时要结合诗句来进行。
小题2:试题分析: 此题是开放型,表面上是两种相异的情感,实际本身并无矛盾,强调的角度重点不同,本身是统一的。整诗表达的是作者虽然怀才见弃,但报国思用的慷慨之情。只要言之成理即可。
点评:分析诗词所要表达的情感要从四个方面来综合考虑,即题目(有的是诗眼)、作者(知人论世)、正文(最重要)、注释(有的没有,有的话一定用得上),结合诗词的意象来分析即可。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