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阅读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共21分)
杨琰字纯父,抚州临川人。少能词赋,里陈氏馆之教子,数月拂衣去。用故人荐,出淮阃(kǔn,统兵在外的将帅)杜杲幕,杲曰:“风神如许,它日不在我下。”由是治法征谋多咨于琰。逾年,安丰被兵,琰慨然回:“事亟矣,琰请行。” 乃以奇策解围,奏补七官。琰念置身行伍间,骑射所当工。夜以青布籍地,乘生马以跃,初过三尺,次五尺至一丈,数闪跌不顾。制置使孟珙辟于幕,尝用其策为“小子房”,与之茶局,周其资用。琰以本领钱数万费之,总领贾似道稽数责偿,珙以白金六百个琰偿之,琰又散之宾客,酣歌不顾。似道欲杀之琰曰汉高祖以黄金万斤付陈平不问出入公乃顾此区区不以结豪杰之心邪似道始置之。洪尝宴客,有将校语不逊,命斩之,琰从容回:“斩之诚是,第方会客广谋议,非其时非其地也。”珙大服。未几,有大将立功,珙坐受其拜,琰为动色,因叹曰:“大将立功,庭参纳拜,信兜鍪不如毛锥子也。”于是谢绝宾客,治进士业,遂登第,调麻城尉。向士壁守黄州,檄入幕,寻以战功升三官。赵葵为京湖制置使,琰与偕行,王登迓于沙市,极琰至夜分,掞退回:“王景宋满身是胆,惜久沉细者,如掞副之,何事不可为也?但恐终以勇败。”后登死,人以为知言。逾时,士壁守峡州,招之,病不果行而卒。
(《宋史·杨琰传》)
小题1: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由是治法征谋多咨于掞征谋:征战的计谋。
B.总领贾似道稽数责偿稽数:核实数目
C.珙坐受其拜,琰为动色动色:生气变脸色。
D.惜欠沉细者沉细:沉稳细致。
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划线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
A.里陈氏馆之教子,数月拂衣去次五尺至一丈,数闪跌不顾
B.用故人荐,出淮阃杜果幕尝用其策为“小子房”
C.乃以奇策解围,奏补七官公乃顾此区区,不以结豪杰之心邪
D.寻以战功升三官但恐终以勇败
小题3:下列各句中划线的词语,古今意义不同的一项是(3分)(???)
A.乃以奇策解围,奏补七官
B.琰以本领钱数万费之
C.有将校语不逊,命斩之.
D.琰从容曰:“斩之诚是……”
小题4:下列叙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A.杨琰出任驻淮将帅杜杲的幕僚,杜杲很器重他,多次向他咨询政治军事方面的事。安丰被敌兵包围,情况危急时,他主动提出前去,用奇策解围。
B.杨琰能非常刻苦地训练自己的军事本领。在制置使盂珙手下为官时,曾因财务事招致贾似道要杀他,杨琰不惜金钱结交豪杰说服贾似道赦免了他。
C.杨琰曾说服孟珙不斩宴客时出语不逊的手下军官。后来有大将立了功,庆贺时盂珙竟傲慢地坐着接受杨琰拜见,杨琰很受触动 ,于是专心学业,后中进士,调任麻城县尉。
D.杨琰受向士壁征召人其幕府,不久立战功升官。后来在沙市同王登畅谈到半夜,回来后他说,王登勇敢有胆量,恐怕会因不够沉稳细致而失败。王登死后,人们认为他的话是知人之言。
小题5:用“/”给文段中划波浪线的文字断句。(3分)
似 道 欲 杀 之 琰 曰 汉 高 祖 以 黄 金 万 斤 付 陈 平 不 问 出 入 公乃 顾 此 区 区 不 以 结 豪 杰 之 心 邪 似 道 始 置 之。
小题6: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每题3分)
(1)第方会客广谋议,非其时非其地也。
(2)于是谢绝宾客,治进士业,遂登第,调麻城尉。
2、阅读题 长沮桀溺耦而耕,孔子过之,使子路问津焉。
长沮曰:“夫执舆者为谁?”子路曰:“为孔丘。”曰:“是鲁孔丘与?”曰:“是也。”曰:“是知津矣。”
问于桀溺,桀溺曰:“子为谁?”曰:“为仲由。”曰:“是鲁孔丘之徒与?”对曰:“然。”曰:“滔滔者天下皆是也,而谁以易之。且而与其从辟人之士也,岂若从辟世之士哉?”耰而不辍。
子路行以告。
夫子怃然曰:“鸟兽不可与同群,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
子路从而后,遇丈人,以杖荷蓧,子路问曰:“子见夫子乎?”丈人曰:“ , ,孰为夫子?”植其杖而芸。
子路拱而立。
止子路宿,杀鸡为黍而食之,见其二子焉。
明日,子路行以告,子曰:“隐者也。”使子路反见之,至,则行矣。
子路曰:“不仕无义。长幼之节,不可废也;君臣之义,如之何其废之?欲洁其身,而乱大伦。君子之仕也,行其义也。道之不行,已知之矣。”
1、下列各项中,补出的省略成分有误的一项是 [???? ] A、子路行以(这件事)告(孔子)
B、(子路)至,(丈人)则行矣
C、天下有道,丘不与(斯人之徒)易也
D、鸟兽不可与(人)同群
2、下列各句中,划线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是 [???? ] A、是鲁孔丘之徒与 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
B、是寡人之过也 是知津矣
C、夫执舆者为谁 杀鸡为黍而食之
D、道之不行,已知之矣 使子路反见之
3、这两段文字中三位隐士所说的话的言外之意分别是什么?
长沮“是知津矣”的言外之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桀溺的话的言外之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丈人的话的言外之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翻译划线句子。
且而与其从辟人之士也,岂若从辟世之士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单选题 下列句中划线词的意义、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 例句:吾道一以贯之
A.道之以政
B.使民以时
C.以吾从大夫之后,不敢不告也
D.君子不以言举人
4、单选题 下列语句中加粗的词语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 ] A.吾不能早用子
B.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C.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
D.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5、阅读题 阅读下面选段,回答问题。(6分)
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輗①,小车无軏②,其何以行之哉?(《论语·为政》)
子曰:“言必信,行必果,硁硁③然小人哉!”(《论语·子路》)
孟子曰:“大人者,言不必信,行不必果,惟义所在。”(《孟子·离娄下》)
孟子曰:“君子不亮④,恶乎执?”(《孟子·告子下》)
[注]①輗(ní):车辕和车辕前横木相接的木销子。②軏(yuè):义同“輗”。③硁硁(kēng):象声词,敲击石头的声音。这里引申为像石块那样坚硬。④亮:通“谅”,诚信。
(1)对上面选段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以上选文反映了孔子和孟子在对待是否诚信问题上的看法是一致的。
B.在《论语》中,“信”有两层含义:一是受人信任,二是对人有信用。“民无信不立”,说明治理国家要得到百姓的信任。
C.“言必信,行必果,硁硁然小人哉!”“大人者,言不必信,行不必果,惟义所在”,由此可以推断出“小人者,言必信,行必果”的结论。
D.以上选文可以看出孔孟在对待诚信问题上看似矛盾,其实不然。
(2)不少人都把“言必信,行必果”当作座右铭,根据上面四个选段,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3分)
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