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阅读题 阅读下面两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北陂杏花①
王安石
一陂春水绕花身,花影妖娆各占春。
纵被春风吹作雪,绝胜南陌碾成尘。
东栏梨花②
苏轼
梨花淡白柳深青,柳絮飞时花满城。
惆怅东栏一株雪,人生看得几清明。
【注】①陂(bēi):积蓄水的池塘,这里指池边或池中小洲。此诗作于作者推行新法失败,退隐闲?居江宁之时。②此诗作于宋神宗熙宁十年(1077年)苏轼徐州任上,距离作者因“乌台诗案”被贬黄州尚?有两年。
(1)这两首诗分别描绘了怎样的景象?(3分)
(2)两位作者在各自诗作中寄予的情感是否相同?请结合诗句加以分析。(5分)
参考答案:(1)王诗描绘了北陂杏花依水开放,春意盎然的景色;树上繁花似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2、阅读题 阅读下面两首宋诗,完成(1)、(2)题。 禾熟
孔平仲①
百里西风禾黍香,鸣泉落窦②谷登场。
老牛粗了耕耘债③,啮草坡头卧夕阳。
村居
张舜民
水绕陂田竹绕篱,榆钱落尽槿花稀。
夕阳牛背无人卧,带得寒鸦两两归。 [注]①孔平仲:宋代地方官吏,多次遭到贬谪。②窦:指水沟。③耕耘债:指耕田犁地的农活。(1)下列对这两首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禾熟》首句大笔勾勒出农村金秋时节的画面:百里农田,波翻浪涌,香气袭人。
B.《禾熟》后两句含蓄地表达了希望尽快了却官场“役债”,像老牛那样卸去重负的心愿。
C.《村居》首句如同电影镜头转换,由近景到远景,描绘出宁和淡雅的田园风光。
D.《村居》后两句用“夕阳”“寒鸦”来渲染气氛,使整首诗在静谧之外又笼上了一层淡淡的闲愁。
(2)两首诗各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心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C
(2)《禾熟》通过对老牛的赞赏,抒写了诗人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阅读题 阅读下面诗歌,完成后面题(11分)
送魏十六还苏州
皇甫冉
秋夜沉沉此送君,阴虫切切不堪闻。
归舟明日毗陵道,回首姑苏是白云。
【注】作者的朋友魏十六曾从苏州到毗陵(常州)方向来拜访他;魏十六返回苏州时,作者乘?船相送。
小题1:请简要概括这首诗表达的思想感情。??(5分)
小题2:这首诗运用了虚实结合的表现手法,请作简要分析。(6分)
参考答案:
小题1:表达了送别友人时内心的沉重与感伤,也表达了设
本题解析:
小题1:
试题分析:此类题可在整体感知诗歌内容的基础上,结合着诗歌注释来了解诗歌的写作背景,抓住诗歌中的关键词加以分析,如“沉沉”表现了送别友人时内心的沉重心情;“白云”写出了作者回首时只见白云不见友人的留恋和感伤。
小题2:
试题分析:此题题干点出了表现手法为虚实结合,答题时,可结合着诗歌具体内容来分析如何运用虚实结合的表现手法的,有什么表达效果即可,如“秋夜沉沉”“阴虫切切”是实写送别友人的环境描写,“明日”“白云”,很明显,是作者想象的明天自己归舟中只见白云不见友人时的感伤留恋,是虚写,因此运用了虚实结合的手法,有利于表达对友人的情感。
本题难度:一般
4、阅读题 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下列问题。 山中
王勃
长江悲已滞,万里念将归。
况属高风晚,山山黄叶飞。 [注]本诗大概作于王勃被废斥后在巴蜀作客期间。
(1)王勃是“初唐四杰”之一,我们在初中学过他的一首五言律诗是《_________》。
(2)下列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诗人以“万里”对“长江”,是从地理概念上写远在异乡、归路迢迢的处境;以“将归”对“已滞”,是从时间概念上写客旅久滞、思归未归的状况。
B.三、四两句写诗人在山中望见的实景,含有从《九辩》“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两句化出的意境。
C.全诗语言清新明快,结构严谨,意境阔大,余韵耐人寻味。
D.作者还有一首《羁春》诗:“客心千里倦,春事一朝归。还伤北园里,重见落花飞。”诗的韵脚与本诗完全相同,抒写的也是羁旅之思,只是一首写于暮春,一首写于晚秋,季节不同,用来衬托情意的景物就有“落花飞”与“黄叶飞”之异。
(3)南宋沈义父在《乐府指迷》中说:“结句须要放开,含有余不尽之意,以景结情最好。”请分析本诗最后一句以景结情的艺术效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送杜少府之任蜀川(写“州”也可)
(2)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阅读题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的题。 琅玡溪①
【宋】欧阳修
空山雪消溪水涨,游客渡溪横古槎②。
不知溪源来远近,但见流出山中花。 【注】①此诗写于作者被贬滁州(今安徽省境内)期间。琅琊溪在滁州琅玡山。②槎(chá):这里指拼扎而成的简易木桥。
1.这首诗围绕溪水描绘了哪几幅画面?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从虚实结合的角度对诗中三、四两句进行赏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这首诗描写了雪消溪涨、游客渡溪、古槎横溪、山花随溪水流出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