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中语文知识点总结《语言文字运用》高频试题预测(2017年最新版)(二)
2017-01-16 12:31:00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单选题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 A.中国影视文化创意产业着力生产具有中国文化传统和价值,表现中华民族独特的创造力。
B.不同题材、不同形式、不同风格的诗歌创作是否百花齐放,是判断一个时代诗歌盛衰的重要标志。
C.《中国人最易读错的字》一书选取中国人最易读错的近200个字为对象,分析错读原因,实用价值较高。
D.高考的探究类试题,对一些学生可能会觉得头疼,训练时应该强化审题意识,明确答题规范。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选出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
A.现在,发达国家不合理的生产方式和过量消费方式是人类环境持续恶化的罪魁祸首。
B.国庆节的大街,车水马龙,熙熙攘攘,投鞭断流。
C.学校里也许多了一个循规蹈矩的莘莘学子,世上却可能少了一位博大精深的学者。
D.今晚,体育馆里节目精彩,高潮迭起,观众掌声如雷,振聋发聩。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B“投鞭断流”形容士兵众多。C“莘莘学子”的“莘莘”形容众多,与“一个”矛盾。D“振聋发聩”应作“震耳欲聋”)


本题难度:一般



3、语言运用题    汉字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有着独特的文化魅力。看下面几个篆体汉字,从例字以外的三个字中任选两个,仿照例子,巧说汉字。要求符合该字的形体特点和基本含义,句式特点和例句基本一致。 国:外城围,内持戈,持戈守疆卫家园。
休:左佳人,右秀木,人依秀木自在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示例:
  掰:两边手,要分开,双手一分就此掰。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题文】在下面一段话空缺处依次填入成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莫言在中国文坛上虽非           ,但其文学才华和艺术创造力令人瞩目。他的小说创作以乡土气息和农民本位为主线,塑造了余占鳌、上官氏、西门闹等率情任性的农民形象。小说《丰乳肥臀》,运用
         的艺术概括力,通过上官鲁氏这个母亲的遭遇,把中国人尤其是中国女性所遭受的苦难和母亲的伟大与宽容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来。纯以文学水平而言,莫言获奖           

A.出类拔萃不同凡响实至名归
B.出类拔萃出神入化名副其实

C.鹤立鸡群出神入化名副其实
D.鹤立鸡群不同凡响实至名归


参考答案:【答案】D


本题解析:【解析】
试题分析:此类题要在理解句意的基础上,结合具体语境及词语的意思来分辨,做出判断。鹤立鸡群:像鹤站立在鸡群中一样。比喻一个人的仪表或才能在周围一群人里显得很突出。出类拔萃,意指品行、才干大大高出同类而拔尖。不同凡响:意为不同于一般的声响。多形容人或事物的出众、出色。出神入化,形容技艺高超达到了绝妙的境界。实至名归:做出了实际的成绩,就会得到应有的声誉。名副其实,谓名称或名声与实际一致。故选D。
考点: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题文】下列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谣诼   嘻戏   拾掇   溘然长逝   要言不烦
B虚诞   匏樽   江渚   冯虚御风   真知卓见
C匏樽   耽爱   拊掌   趣舍万殊   计日成功
D契合   窈然   磐石   无物以相   沧海一粟


参考答案:【答案】D


本题解析:【解析】A 嬉戏      B真知灼见      C计日程功


本题难度:一般



Tags:高考 语文 语言文字运用 题库 知识点 汇总 高中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中语文答题技巧《语言文字运用..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