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语言运用题 【题文】请仿照划“ ”部分的表述,在横线上将语段补写完整。(6分)
大自然能给我们许 多启示:大地能载万物,是在告诉我们求学要广读博览;青松不惧风雪,是告诉我们做人要坚强刚毅; , ; , 。
2、单选题 下列加粗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
< style="WORD-BREAK: break-all" cellspacing="0" width="650" border="0">A.反馈(kuì)广袤(mào)令人目眩(xuán) B.怪诞(yán)?畏葸(xǐ)?辽阔无垠(yín) C.崭(zhǎn)新搁(ɡē)置撒手人寰(huán) D.夙(shù)望??杜撰(zhuàn)?配合默契(qì)
|
3、语言运用题 请对下面这篇博文进行回复点评,要求观点鲜明,语言准确、生动、得体。(80字左右)(6分)
2010年6月,某大学丁副教授发表博文,建议把朱自清的《背影》从语文课本中删去,他以《背影》中父亲“违反交通规则,形象又很不潇洒”为由,指出《背影》宣扬违法行为和病态的审美,并表示朱自清文风孱弱病态,近乎无病呻吟。该建议一出,引起各界人士议论纷纷。
回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语言运用题 观察下面的漫画,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述画面内容,并揭示其寓意。(5分)

(1)描述画面内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超过70字)(3分)
(2)寓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5、单选题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3分)
A.分析人士指出,一系列房地产调控政策陆续出台,再加上各地召开地方“两会”,炙手可热的房地产业首当其冲成为调控的主要对象。
B.安徽电视台“60年?新地标”大型系列报道,旨在纵横捭阖地结合安徽的本土元素,以全省各地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最具有代表性的建筑、地点为纽带,挖掘地方标志,展现安徽形象。
C.沈浩以坚守和执着,以奉献和拼搏,以青春和生命,谱写了一曲荡气回肠的生命赞歌,书写了一部载入史册的壮丽诗篇。
D.在推行实名制的背景下,购票、检票、候车以及成本等一系列问题呼之欲出。火车票实名制不是“万能药”,有媒体认为,根本出路在于提高运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