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阅读题 下列有关《长恨歌》中诗句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 这里“一”和“百”形成映衬,又和“六宫”形成对比。只“一笑”,就能生“百媚”,见出杨妃的绝顶美艳与万种风情,为后文写她受到独宠作了铺垫。“粉黛”比喻六宫中的女性。
B.“夕殿萤飞思悄然,孤灯挑尽未成眠”: 夜晚的宫殿中流萤乱飞,玄宗愁闷无语,悄然相思。一盏孤灯相伴,灯草挑尽,仍然辗转难眠。萤火虫的微弱光亮与无边的暮色形成强烈的对比。
C.“西宫南内多秋草,落叶满阶红不扫”:西宫、南内到处都是枯黄的秋草;台阶上落满了红叶,无人清扫。这两句用凄凉的气氛,烘托出李隆基居处的荒凉冷落和后期生活的痛苦孤独、百无聊赖、缠绵悱恻。
D.“玉容寂寞泪阑干,梨花一枝春带雨”:杨贵妃身居仙山,生涯寂寞;听到玄宗派遣使节到来,她如玉的容颜流满了晶莹的清泪,就好像一枝梨花带着点点春雨。写出了她的凄美,哀怨。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应为借代。这是对课本中诗歌的理解的考核题目,注意诗歌的意象、意境、手法、效果、主旨、情感等方面的把握。
本题难度:简单
2、阅读题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的题目。(8分)
蝶恋花???晏几道
醉别西楼醒不记,春梦秋云,聚散真容易。斜月半窗还少睡,画屏闲展吴山翠。
衣上酒痕诗里字,点点行行,总是凄凉意。红烛自怜无好计,夜寒空替人垂泪。
小题1:有人说“画屏闲展吴山翠”这一句看似闲笔,其实正是传达抒情主人公心境的妙笔。请赏析这句诗。(4分)
小题2:这是一首怀旧词,请分析下阕是如何表现“凄凉意”的。(4分)
参考答案:
小题1:床前的画屏在烛光照映下悠闲平静地展示着吴山的
本题解析:
小题1:
试题分析:上片最后两句,转写眼前实境。斜月已低至半窗,夜已经深了,由于追忆前尘,感叹聚散,却仍然不能入睡,而床前的画屏却烛光照映下悠闲平静的展示着吴山的青翠之色。这一句似闲实质,正是传达心境的妙笔。心情不静、辗转难寐的人看来,那画屏上的景色似乎显得特别平静悠闲,这“闲”字正从反面透露了他的郁闷伤感。
小题2:
试题分析:此词颇能打动读者,给人以美的享受。昔日欢情易逝,当日幽怀难抒,来日重逢无期,往复低徊,沉郁悲凉,都在这首抒写离情别绪的怀旧词中得到了淋漓尽致的表现。此词为离别感忆之作,但却更广泛地慨叹于过去欢情之易逝,此时孤怀之难遣,将来重会之无期,所以情调比其他一些伤别之作,更加低徊往复,沉郁悲凉。词境含蓄蕴藉,情意深长。全词充满无可排遣的惆怅和悲凉心绪。作者用拟人化的手法,从红烛无法留人、为惜别而流泪,反映出自己别后的凄凉心境,结构新颖,词情感人,很能代表小山词的风格。
本题难度:一般
3、阅读题 阅读下面一首词,完成1-3题。 蝶恋花
[清]纳兰性德 辛苦最怜天上月,一昔如环,昔昔都成玦。若似月轮终皎洁,不辞冰雪为卿热。无那尘缘容易绝,燕子依然,软踏帘钩说。唱罢秋坟[见注释]愁未歇,春丛认取双栖蝶。
注释:秋坟,化用了李贺的诗句:“秋坟鬼唱鲍家诗,恨血千年土中碧”,这里指悼亡诗歌。
1.下面对这首词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开头三句,词人以天上明月圆少缺多暗示人间聚短离长,抒写了自己的伤悼之情。
B.“若似”二句从天上月转到人间,直抒胸臆,表达了对亡妻的真挚强烈的爱。
C.作者借自然之景喻人事之悲,并且将唐诗、民间传说融于词中,显得贴切自然。
D.这首词构思巧妙,语言浓艳,真切动人,读来感人至深。
2.“燕子依然,软踏帘钩说”使用了_________的表现手法,深刻地表现了词人的悲戚、辛酸之情。
3.具体分析结尾两句表现了词人怎样的情感?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D
2.反衬(或者衬托)
3.“唱罢秋坟愁未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阅读题 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钱塘逢康元龙①
明?谢肇淛
黄梅细雨暗江关,我入西吴君欲还。
马上相逢须尽醉,明朝知隔几重山。
【注】①钱塘:与诗中的“江关”都指钱塘江边的杭州城。康元龙:作者同乡诗友,“尝游历边塞,无所遇”而归故乡。
小题1:古典诗词讲究炼字,本诗首句中有一个字用得十分传神,请你找出来并加以赏析。(4分)
小题2:请结合全诗分析诗歌后两句表现出来的诗人复杂的情感。(4分)
参考答案:
小题1:“暗”字,形象传神地描绘出黄梅时节杭州城细雨
本题解析:
小题1:试题分析:这是典型的“练字”考题,所考对象常常就是理解诗歌的关键词或就是诗眼。解读该题通常从该字本身的形象性和对于表达诗歌情感的作用等方面回答。该题诗中“暗”字从语法上看运用了使动语法,即“黄梅细雨”使“江关”变暗。抓住这一点,该题便迎刃而解。
小题2:试题分析:题干所谓 “复杂的情感”其实并不复杂,只是起到一定暗示作用,即要从两及以上的方面去解读诗句所透露出的情感。
本题难度:一般
5、阅读题 阅读下面两首宋词,完成22—23题。(6分)
菩萨蛮
李清照
风柔日薄春犹早,夹衫乍著心情好。睡起觉微寒,梅花鬓上残。
故乡何处是?忘了除非醉。沉水卧时烧,香消酒未消。
注?沉水:沉香的别称,是一种名贵的熏香。
苏幕遮
范仲淹
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
黯乡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22.这两首词的上阕都有写景的句子,“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风柔日薄春犹早”,分别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2分)
????????????????????????????????????????????????????????????????????????????????
23.两首词主题相同,但风格却不同,请作简要分析。(4分)
???????????????????????????????????????????????????????????????????????????????
???????????????????????????????????????????????????????????????????????????????
???????????????????????????????????????????????????????????????????????????????
参考答案:22.“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衬托作者的乡思
本题解析:(22) “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傍晚时分,斜阳映照着远处的山峦,碧蓝的天空与秋水相连,芳草向远处伸展,一直伸展到连夕阳也映照不到的天边。这几句词中主要是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来抒发羁旅思乡的心情。“风柔日薄春犹早”,春天刚到,虽然阳光还较微弱,但风已变得柔和,不象冬天那样刚猛,天气已渐渐暖和起来。南方早春人们换著夹衫,欣喜万分。
(23)范词豪迈,词的上片写景,景中含情,写秾丽阔远的秋景,暗透乡思;下片抒情,情融景中,直抒思乡情怀。全词大笔振迅,意境深阔。
李词婉约,上片措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