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阅读题 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6分)
秋望
李梦阳
黄河水绕汉宫墙,河上秋风雁几行。客子过壕追野马,将军发箭射天狼。
黄尘古渡迷飞挽①,白月横空冷战场。闻道朔方多勇略,只今谁是郭汾阳②。
【注】①飞挽:是“飞刍(草)挽粟(粮)”的省说,指迅速运送粮草。②郭汾阳:唐代著名的将军郭子仪,曾经平定安史之乱,大破吐蕃,被封为汾阳王。
(1)第三联用的是什么修辞手法?请结合诗句作简要分析。(3分)?????????????????????????????????????????????????????????????????????????????????????????????????????????????????????????????????????????????????????????????????????
(2)这首诗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3分)
参考答案:(1)①对比。(1分)将黄河渡口的繁忙和战场上的沉寂进行对比
本题解析:无
本题难度:一般
2、阅读题 阅读下面一首元曲,然后回答问题。
[双调]折桂令
过多景楼
周文质
滔滔春水东流,天阔云闲,树渺禽幽。山远横眉,波平消雪,月缺沉钩。
桃蕊红妆渡口,梨花白点江头。何处离愁?人别层楼,我宿孤舟。
⑴本曲在景物描写上很有特色,请简要分析。
答:???????????????????????????????????????????????????????????????????
???????????????????????????????????????????????????????????????????
⑵“人别层楼,我宿孤舟”这两句写的是一个怎样的情境,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答:????????????????????????????????????????????????????????????????????????????????????????????????????????????????????????????????????????????????
(3)本曲采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试作简要分析。
答:??????????????????????????????????????????????????????????????????????????????????????????????????????????????????????????????????????????????
参考答案:⑴ 在描写手法上,本诗采用白描的手法,写出了春天的美景:春水
本题解析:小题1:(1)采用白描手法:写春天美景,春水、云天、禽、消雪、缺月、桃红梨白,色彩艳丽,这些都是游子从舟中的远观之景。(2)描写角度:诗人由低而高至远,手法多样。
小题2:别人的离别是短暂的,而我远走他乡却如此漂泊,独自借宿孤舟中。抒发了作者的思念之情。
小题3:乐景写哀情(反衬)。写春天美景,春水、云天、禽、消雪、缺月、桃红梨白,色彩艳丽,当低下头来细想时才发现这一切都和自己孤单、漂泊、寂寥成了对比,更触发了他的思念之情。(美景哀情)
本题难度:一般
3、阅读题 阅读下面这首诗,按要求回答问题。 丹阳送韦参军
唐·严维丹
阳郭里送行舟,一别心知两地秋。
日晚江南望江北,寒鸦飞尽水悠悠。 (1)“一别心知两地秋”这句诗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表达效果。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首诗的结尾有什么特点?试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两地秋”使用了双关的手法。“秋”字,表面上写时令,实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阅读题 读苏轼《定风波》,完成两个小题。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借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③-----------------,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1)在横线处默写出原词句(2分):③----------------------------??????????????????????
(2)人们说此词的“一蓑烟雨任平生”一句充满了艺术的张力,并体现了词人苏轼最具魅力的人格光辉。你是怎样理解这一说法的?请结合苏轼的身世,说说你的理解。(4分)
答:------------------------------------------------------------------------------------------------------------------------------------------------------------------------------------------------------------------------------------------
参考答案:(1)③_回首向来萧瑟处_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5、单选题 【题文】对下面这首外国十四行诗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老橡树
乔尔丹诺·布鲁诺 注
老橡树啊,你把树枝伸向
天际,而且在土地里扎根,
不论土地如何震颤,严酷的风神从天上
发出的力量多大多沉,
也不论冬天是多么猖狂,
你仍然巍峨屹立,昂首挺身;
任何意外打击,你都无动于衷,
你是我的榜样,为我所信奉。
你永远环抱同一块土地,
使它丰腴而有灵性,
通过土地的脏腑,你把根儿
欢欣地往宽宏的胸脯延伸,
我有丰富的智慧和深邃的灵性,
永远向一个固定的目标迈进。
注:乔尔丹诺·布鲁诺:意大利文艺复兴后期伟大的思想家、科学家。他为维护和发展哥白尼的“日心说”,为坚持自己的哲学观点,于1600年2月被宗教裁判所处以火刑,在罗马鲜花广场殉难。
A.开头两句,诗人怀着崇仰的感情为“老橡树”写意,它高大参天又脚踏实地。“老橡树”是为真理而战的思想家、科学家的化身。
B.诗中所写的“风神”“冬天”都有象征性,让人想到扼杀科学和真理的邪恶势力严酷而猖狂,但布鲁诺没有因此而退缩和屈服。
C.诗的最后六句深化了主题,布鲁诺从老橡树的形象中汲取力量,他深信自己的事业扎根在科学和真理的沃土中,定会结出硕果。
D.全诗以老橡树豪迈的自白结尾:“我有丰富的智慧和深邃的灵性,/永远向一个固定的目标迈进。”这也是布鲁诺殒身不恤的誓言。
参考答案:【答案】D
本题解析:【解析】
试题分析:D项说“我有丰富的智慧和深邃的灵性,永远向一个固定的目标迈进”是老橡树的自白,不正确。诗中的“我”是诗人自称,这两句诗是布鲁诺在“老橡树”精神与品格的感召下明志奋进的宣言。所以选D。
考点: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