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考语文知识点汇总《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高频试题预测(2017年最新版)(四)
2017-01-16 12:48:43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单选题  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在著名作曲家谭盾的《乐队剧场系列Ⅱ》音乐声中,中国舞者用极其艺术的方式,让充满现代生活气息的人们仿佛莅临古老的年代。
B.作为育人德才的圣地,学校既要有校园书香,又要有校园歌声,让学生时时处处都能受到熏陶和启迪,感受到愉悦和快乐。
C.正因为朱光潜先生在西方美学和传统美学方面的研究有着很深的造诣,所以才能见仁见智,写出极具艺术价值的著作。
D.“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语文学习历来都讲究“积累”二字,“一挥而就”显然在这门学科中是行不通的。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A项,莅临:来到,来临,多用于贵宾,尊贵人物。应为“亲临”。C项,见仁见智:对同一问题,不同的人从不同的立场角度有不同的看法。D项,一挥而就,形容才思敏捷,一动笔就写成,多指文学或书法创作。应为“一蹴而就”。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下列句中加点的熟语使用错误的一句是
A.这座纪念碑是由杰出建筑学家梁思成主持设计的,而他的助手当代中国建筑大师吴良镛也参加了有关设计方案的讨论,或许就鲜为人知了。
B.十多年未相聚的老同学见了面,个个都很开心,有的促膝畅谈,有的尽情欢笑,大家不拘一格,那场面可真热闹。
C.佛协西藏分会副会长洛桑巴赤来曲桑说:达赖集团操纵暴徒进行违法犯罪活动,是不得人心的,他们必将“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D.少数民族一些重要节日,如藏族的雪顿节、傣族的泼水节、彝族的火把节,其传统保留得比汉族的要好,而且正在不断地发扬光大。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不拘一格:是指不局限于一种规格或格式,常用于对待事物和文艺创作,不用于人与人相处。句中应改为“无拘无束”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上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 )
①这些科幻小说在____的故事情节里蕴含着人们的理想与希望。
②孩子们真是用了心思,把会场布置得那么大方____。
③作风____,不深入实际,是做不好工作的。

A.荒唐 利索 飘浮
B.荒诞 利索 轻浮

C.荒诞 利落 飘浮
D.荒唐 利落 轻浮


参考答案:
C


本题解析:
①必用"荒诞",排除A、D;③必用"飘浮",故选C。荒唐:思想言行错误到使人觉得奇怪的程度。荒诞:极不真实,极不通情理。"利索"、"利落"同义,指言语、行动干脆、敏捷。飘浮:比喻工作不踏实,不深入。轻浮:言语、举动随便,不严肃,不庄重。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秦贪,其强(依仗)
B.大王必欲臣(逼迫)

C.以诈佯为予赵城(特意)
D.赵使者蔺相如(延请)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在文言文阅读当中,辨析重要词语的含义正确与否,有时就需要结合具体的语境,C解释不正确,特:只,只是。所以选C。


本题难度:简单



5、单选题  下各组句子中加粗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秦以区区之地,致万乘之势。 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以致天下之士。
B.铸以为金人十二,以弱天下之民。 诸侯恐惧,会盟而谋弱秦。
C.试使山东之国与陈涉度长絮大。 内立法度,务耕织。
D.秦人开关延敌。 延及孝文王、庄襄王。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Tags:高考 语文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题库 知识点 汇总 高中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考语文知识点《文学类文本阅读..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