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考语文知识点汇总《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高频试题预测(2017年最新版)(六)
2017-01-16 12:48:43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单选题  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①老师经常教育我们要______公共财物,不要随便损坏。
②我一直把他送到车站,分手时我祝他一帆风顺,旅途______。
③这次选出的委员_____了各个方面的代表,对此,社会各界普遍感到满意。

A.珍惜平安包含
B.爱惜平安包括

C.爱惜安全包含
D.珍惜安全包括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①"珍惜"多用于抽象事物,"爱惜"多用于具体事物;②"安全"着重表示有保障,无危险,"平安"表示安稳、顺利无事;③"包含"着重表示在里面含有,是从事物的内在联系或深度上来说明所含有的东西,"包括"表示总括、统括,着重从数量、范围和广度上来说明,列举容纳的各部分或强调其中的一部分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下列句子中划线词的解释,有错误的一项是?(????????)
A.作师说以之贻:遗留,留下
B.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清楚
C.今之众人众人:一般人
D.君子不齿不齿:不屑一提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A项:贻:赠送。
点评:紧扣课本的基础知识,对于实词的掌握,主要从平时入手,注意积累一词多义,特殊的义项做重点记忆。对于自己确实不知道的义项,一定不要慌张,可以采用代入法,然后联系前后文,从而确定答案。


本题难度:一般



3、填空题    下面一段文字如果加上一些虚词,表达效果会更好。为此,请将下面的虚词插入文中适当的地方。插入后,将紧接虚词后的词语填在横线上。
  注重学英语是好事,同时也要十分重视母语的学习。汉语是世界上最优美、最富表现力、最有魅力的语言之一。中国进一步改革开放,学习汉语的外国人越来越多,我们自己应该学好汉语,用好汉语。某些人以能讲英语为荣,说话时夹上许多“洋文”,而母语的使用白字连篇,真是出尽“洋相”。
①总要____________
②却是____________
③更______________?
④但______________
⑤随着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①总要夹上 ②却是白字 ③更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4、单选题  不含有古今异义词的一句是?????????????????????????????????(?????)

A.行李之往来
B.既已,无可奈何

C.樊於期偏袒扼腕而进曰
D.将军战河北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5、单选题  依次填人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①中国进一步放开电信行业是个不错的姿态,但实际上却_________ 没有任何一家外资企业对此作出响应。
②为了展现《牡丹亭》这出诗剧的风格,白先勇在舞台设计上____________了写实主义,同时借取了简约主义的艺术感,既古典又现代。
③关注弱势群体,是减免取暖费,还是发补贴?由于制度不完善,本是一项福利的取暖费却___________出了一系列有关公平的话题。

A.几乎抛弃引申
B.简直摒弃引申

C.几乎摒弃衍生
D.简直抛弃衍生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几乎”表示相差很微小.与“简直”意思相同.但后者比前者语气重.带有夸张性,且与“任何”的强调重复。“摒弃”有排除之意,多指不合适、不好的主张等;“抛弃”,有仍掉不要之意,使用范围更广泛,故用“摒弃”恰当。“衍生”.指演变发生,产生;“引申”,指由原义产生新义。因是“话题”用“衍生”恰当。)


本题难度:一般



Tags:高考 语文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题库 知识点 汇总 高中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考语文知识点《文学类文本阅读..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