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阅读题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回答问题。(8分)
吴松【注】道中二首(其二)
晁补之
晓路雨萧萧, 江乡叶正飘。
天寒雁声急, 岁晚客程遥。
鸟避征帆却, 鱼惊荡桨跳。
孤舟宿何许? 霜月系枫桥。
注:吴松:即吴淞,江名。
小题1:开头两句描写了怎样的景色 ? 营造了怎样的氛围?(3分)
小题2:请结合全诗分析“孤舟”这一意象的作用。(5分)
参考答案:
小题1:描写了清晨起航时,江南水乡风雨萧萧、落叶飘飞
本题解析:
小题1: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能力层级E(鉴赏评价);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E(鉴赏评价)。景色先总答,在分答。回答关注时间地点人物,再解释诗歌。
小题2: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能力层级E(鉴赏评价);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E(鉴赏评价)。①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②修辞效果:点出该字的修辞及其作用。③ 表现效果:点出该字的表现手法及其作用。④结构作用:点出该字对题目、开头、上文、下文、
本题难度:一般
2、阅读题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按要求答题。(8分)
春 ??夕???
崔 涂
水流花谢两无情,送尽东风过楚城。蝴蝶梦中家万里,子规枝上月三更。
故园书动经年绝,华发春唯满镜生。自是不归归便得,五湖【注】烟景有谁争?
注:五湖,春秋时期越国大夫范蠡归隐之处。这里诗人指他的家乡浙江桐庐一带的大好山水。
(1)这首诗的颔联写了哪些意思?作用是什么(4分)
(2)试从句法和修辞的角度对尾联作简要分析。(4分)
参考答案:(1)颔联写出了三层意思:(2分)由思乡而入梦,梦醒而更思乡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3、阅读题 阅读下面两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夜上受降城闻笛
李益
回乐峰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
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塞上听吹笛
高适
雪净胡天牧马还,月明羌笛戍楼间。
借问梅花何处落?风吹一夜满关山。 这两首诗使用的物象、表达技巧有什么异同?抒发的情感有什么异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答:这两首诗都使用了明月、笛声等物象。第一首还有回乐峰、受降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阅读题 阅读下面的诗歌,然后回答问题。(6分)
岁暮归南山①??(孟浩然)
北阙②休上书,南山归敝庐。
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
白发催年老, 青阳③逼岁除。
永怀愁不寐,?松月夜窗虚。
[注] ①该诗写于四十岁的孟浩然来长安考进士落第之后。②北阙:指帝宫。③青阳:指春日。
小题1:颈联的“催”“逼”二字好在哪里,请结合全诗简要加以赏析。(3分)
小题2:请简要分析“松月夜窗虚”在全诗结构上的作用。(3分)
参考答案:
小题1:头上的白发催人衰老, 新春逼迫着旧岁消除。(
本题解析:
小题1:首先回答“催”“逼”二字的句中意,再答出手法是拟人,最后回答情感—功名未就的忧虑焦急而又无奈辛酸的复杂感情。
小题1:回答“松月夜窗虚”的作用,要注意题干中的“结构上的作用”,即照应补充上句的“永怀愁不寐”,再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本题难度:一般
5、阅读题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面问题。 早 秋
许 浑
遥夜泛①清瑟,西风生翠萝。残萤栖玉露,早雁拂金河②。
高树晓还密,远山晴更多。淮南一叶下,自觉洞庭波③。 【注】①泛:弹,犹流荡。②拂:掠过。金河:银河。③淮南两句,引用《淮南子·说山训》“见一叶落而知岁焉”和《楚辞·九歌·湘夫人》“洞庭波兮木叶下”的意思。
1.诗歌的颔联和颈联是怎样描写景物的?请加以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评论家认为首联和尾联颇具浪漫色彩,请选一联分析其妙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颔联由俯察到仰视,颈联由近看到远望,从高低远近来描绘早秋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