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中语文基础知识《古代诗歌鉴赏》高频考点预测(2017年最新版)(十)
2017-01-16 12:53:05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阅读题  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8分)
减字浣溪沙
贺铸
楼角初销一缕霞,淡黄杨柳暗栖鸦,玉人和月摘梅花
笑捻粉香归洞户,更垂帘幕护窗纱,东风寒似夜来些
小题1:词的上片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试简要分析。(4分)
?????????????????????????????????????????????????????????????????????????????????????
小题2:词的下片仍然写景,但景中有情。试简要分析其中的情。(4分)
?????????????????????????????????????????????????????????????????????????????????????
????????????????????????????????????????????????????????????????????????????????????


参考答案:
小题1:词的上片描绘了一幅初春庭院晚景图。杨柳初黄表


本题解析:
小题1:
试题分析:上片写户外之景。“楼角处销一缕霞”句,不写高楼全貌,只取一角,具有“动人春色不须多”之效。“处销”言时间上有个变化过程。“淡淡杨柳暗栖鸦”中“淡淡杨柳”交代出初春季节,“暗”字言藏之深,给人以清幽之感。更美的是“玉人和月摘梅花”句,玉人、月夜、梅花三者本身都是美的,现在组合到一起,相互映衬,构成一幅超凡脱俗的画面,该是何等美景啊!至此作者喜爱之情不言自明了。
小题2:
试题分析:这首小令为描述美人折梅、护梅寄情之作。全词只用42个字,勾画出一幅恬静淡雅的画面,表现了作者浓浓的喜爱之情,寄托了对怀春少女的无限同情。


本题难度:一般



2、阅读题  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10分)
游终南山
孟郊
南山塞天地,日月石上生。
高峰夜留景,深谷昼未明。
山中人自正,路险心亦平。
长风驱松柏,声拂万壑清。
即此悔读书,朝朝近浮名。
小题1:本诗前四句写出了终南山的哪些特点?(3分)
小题2:请赏析“长风驱松柏,声拂万壑清”两句中“驱”、“拂”二字的妙处。(4分)
小题3: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3分)


参考答案:
小题1:(3分)气势宏大(1分),高耸(1分),幽深


本题解析:
小题1:试题分析:诗的前四句的意思是终南山高大雄伟,塞满了整个天地,太阳和月亮都是从山中的石头上升起落下。当终南山其他地方都已被夜色笼罩时,高高的山峰上还留着落日的余晖;而当终南山其他地方都已经洒满阳光时,深深的幽谷中还是一片昏暗。由诗意可概括出终南山的特点:气势宏大,高耸,幽深。
小题2:试题分析:“长风驱松柏”,“驱”字下得“险”。然而山高则风长,长风过处,千柏万松,枝枝叶叶,都向一边倾斜,这只有那个“驱” 字才能表现得形神毕肖。“声”既无形又无色,当然不能看见它在“拂”。“声拂万壑清”,“拂”字下得“险”。然而那“声”来自“长风驱松柏”,长风过处,千柏万松,枝枝叶叶都在飘拂,也都在发声。说“声拂万壑清”,就把视觉形象和听觉形象统一起来了,使读者于看见万顷松涛之际,又听见万壑清风。
小题3:试题分析:律诗情感主旨的把握,要抓住律诗的最后一联。这首诗的尾联说,来到终南山见到如此险绝壮美的景色,我真后悔当初为什么要刻苦读书,天天去追求那些虚名浮利。由此结合全诗可以看出,诗人赞美终南的万壑清风,就意味着厌恶长安的十丈红尘;赞美山中的人正心平,就意味着厌恶山外的人邪心险。以“即此悔读书,朝朝近浮名”收束全诗,这种言外之意就表现得相当明显了。


本题难度:简单



3、阅读题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然后回答问题。 盟台夕照????
(明)戴珙 赵去秦亡岁月长,盟台空自委斜阳。
高堆影倒暮山紫,虚址光回秋草黄。
归鸟争巢喧雉堞,牧童横笛下牛羊。
英雄一代知何处,怀古令人空断肠。 注:盟台,渑池会秦赵会盟之处。
(1)这首诗的颔联和颈联在写景上有何特色?请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结合首联和尾联两次出现的“空”字,分析诗歌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有声有色,(视觉和听觉)动静相衬。颔联从视觉的角度来写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阅读题  阅读下面两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子夜吴歌
李白
秋歌
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
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
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
冬歌
明朝驿使发,一夜絮征袍。
素手抽针冷,那堪把剪刀。
裁缝寄远道,几日到临洮? (1)这两首诗共同表现了怎样的思想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表现手法上,两首诗有怎样的不同?请作具体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两首诗都表现了女子思念征夫的思想感情。
(2)《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阅读题  阅读下面的宋词,完成后面的题目。(8分)
渔家傲
李清照
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仿佛梦魂归帝所。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
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1)“九万里风鹏正举”一句化用的典故出自教材哪一篇文章?作者是谁?(2分)
???????????????????????????????????????????????????????????????????????????
(2)梁启超评此词说,此绝似苏辛派,不类《漱玉词》。你是什么看法?请结合全词分析。(6分)
????????????????????????????????????????????????????????????????????????


参考答案:
小题1:《逍遥游》???庄子(各1分)
小题2


本题解析:
小题1:
试题分析:此题较为简单,关键是要积累名著、名篇作者、文学形象、作品主题等文学常识。“九万里风鹏正举“这一句学生并不陌生,因为是课内篇目,很容易作出判断。
小题2:
试题分析:此题其实就是分析写作风格,学生一般都能熟知苏辛词风为豪放派,也了解李清照的词风,结合词中的“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和“九万里风鹏正举”两句不难作出分析。


本题难度:简单



Tags:高考 语文 古代诗歌鉴赏 题库 知识点 汇总 高中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中语文基础知识《文学类文本阅..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