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阅读题 阅读下列文言文段,完成下列小题。
李 姬 传
李姬者名香,母曰贞丽。贞丽有侠气,尝一夜蹲,输千金立尽。所交接皆当世豪杰,尤与阳羡陈贞慧善也。姬为其养女,亦侠而慧,略知书,能辨别士大夫贤否,张学士溥、夏吏部允彝亟称之。少,风调皎爽不群。十三岁,从吴人周如松受歌玉茗堂四传奇,皆能尽其音节。
尤工琵琶词,然不轻发也。
雪苑侯生①,己卯来金陵,与相识。姬尝邀侯生为诗,而自歌以偿之。初,皖人阮大铖者,以阿附魏忠贤论城旦②,屏居金陵,为清议所斥。阳羡陈贞慧、贵池吴应箕实首其事,持之力。大铖不得已,欲侯生为解之,乃假所善王将军,日载酒食与侯生游。姬曰:“王将军贫,非结客者,公子盍叩之?”侯生三问,将军乃屏人述大铖意。姬私语侯生曰:“妾少从假母识阳羡君,其人有高义,闻吴君尤铮铮,今皆与公子善,奈何以阮公负至交乎!且以公子之世望,安事阮公!公子读万卷书,所见岂后于贱妾耶?”侯生大呼称善,醉而卧。王将军者殊怏怏,因辞去,不复通。
未几,侯生下第。姬置酒桃叶渡,歌琵琶词以送之,曰:“公子才名文藻雅不减中郎③。中郎学不补行,今琵琶所传词固妄,然尝昵董卓,不可掩也。公子豪迈不羁,又失意,此去相见未可期,愿终自爱,无忘妾所歌琵琶词也!妾亦不复歌矣!”
侯生去后,而故开府④田仰者,以金三百锾,邀姬一见。姬固却之。开府惭且怒,且有以中伤姬。姬叹曰:“田公岂异于阮公乎?吾向之所赞于侯公子者谓何?今乃利其金而赴之,是妾卖公子矣!”卒不往。
选自侯方域《李姬传》
注:①雪苑侯生:侯方域,号雪苑。②城旦:一种服苦役的刑罚。③中郎:指东汉蔡邕,曾官中郎。④开府:官名,用称督抚。
小题1:对下列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以阿附魏忠贤论城旦论:判罪
B.然尝昵董卓不可掩也昵:喜欢
C.公子盍叩之叩:打听
D.今乃利其金而赴之利:贪图
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①而自歌以偿之
②谨拜表以闻
B.①开府惭且怒
②死且不避
C.①乃假所善王将军
②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D.①吾向之所赞于侯公子者
②海运则徙于南冥
小题3:下面六句话,分编为四组,全都表现李香识见过人,品行高洁的一组是(?)
①能辨别士大夫贤否。
②十三岁,从吴人周如松受歌玉茗堂四传奇。
③姬尝邀侯生为诗,而自歌以偿之。
④王将军贫,非结客者,公子盍叩之?
⑤且以公子之世望,安事阮公!
⑥故开府田仰者,以金三百锾,邀姬一见。姬固却之。
A.①②⑤
B.②③⑤
C.④⑤⑥
D.①④⑤
小题4:下列各项对文章的叙述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李姬是阳羡陈贞慧的养女,由于深受陈贞慧的影响,也是一个聪明讲义气的豪爽的女中豪杰,她曾经一个晚上就输掉黄金千斤。
B.李姬精通音乐,尤其擅长琵琶词的演唱,但她从不轻易演唱,在与候生分别时演唱后,她就表示再也不唱琵琶词了,以致于开府田仰力邀她来府中一唱,但遭到李姬的拒绝。
C.阮大铖遭到时人的非议后,就直接去找当时的才子侯方域,要侯方域出面给他解围,侯方域只好去寻求王将军帮忙。
D.从李姬对侯方域的言行中,可以看出李姬虽然出身不是很高贵,但她是一个忠于爱情,不为权势所折,深明大义的女子。
小题5:根据原文内容,翻译下列句子(10分)
①王将军贫,非结客者,公子盍叩之(5分)
②此去相见未可期,愿终自爱,无忘妾所歌琵琶词也!(5分)
2、阅读题 阅读下文,完成下面问题。
白少傅居易,文章冠世,不跻大位。先是,刘禹锡大和中为宾客时,李太尉德裕同分司东都。禹锡谒于德裕曰:“近曾得白居易文集否?” 德裕曰:“累有相示,别令收贮,然未一披,今日为吾子览之。”及取看,盈其箱笥,没于尘坌。既启之而复卷之,谓禹锡曰:“吾于此人,不足久矣。其文章精绝,何必览焉。但恐回吾之心,所以不欲观览。”其见抑也如此。衣冠之士,并皆忌之,咸曰:“有学士才,非宰臣器。”识者于其答制中见经纶之用,为时所排,比贾谊在汉文之朝,不为卿相知。人皆惜之。
1.写出下列加粗词在句中的意思。
(1)文章冠世(???? ) (2)不跻大位(???? )
(3)盈其箱笥(???? ) (4)为时所排(???? )
2.下列句子加粗词不存在古今异义现象的一项是(???? )
A.刘禹锡大和中为宾客时
B.所以不欲观览
C.衣冠之士
D.从流飘荡,任意东西
3.把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吾于此人,不足久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累有相示,别令收贮,然未一披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从刘禹锡、李德裕德对话中,可以看出刘的意图是___________,李的态度是___________。
5.文中为什么要将白居易与贾谊相比?请联系全文加以说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阅读题 阅读下面文章,回答下列小题。
宝婺生传
(清)陆次云
宝婺①生,忘其名。顺治初,我师②破金华,宝婺生夫妇相散失。生卧积尸中,得免死。妇行不知所向,为健儿③所获。无何,健儿移师驻华亭。生觅耗于华亭,不可得。困乏无聊,坐叹于旅馆之侧。旅馆主人鉴其貌,怜而问之。生告以故,主人曰:“若识字乎?”曰:“识。”“习会计乎?”曰:“习。”主人曰:“盍留我馆中,勷④若事而徐访尔妻,可乎?”生曰:“得如是,诚幸甚。”生入馆,悉代主人劳。主人逸甚,而业加盛,利倍入。主人有女,欲妻之,而未发也。
一日者,旭始旦,一人急遽趋而来,至馆饭;饭毕,酬值,急遽趋而去。生视其有所遗,启之。灿然白镪⑤五十金也。以告主人,俟其返。日亭午,其人复急遽趋而来,汗渍衣,息喘喘,详视几地,茫然也。生问之,曰:“觅遗金。”生曰:“遗几何?”曰:“金五十。”生曰:“何用乎?”曰:“持向营中往娶妇,失之矣,将奈何?”生曰:“金固在,还之于子,无苦也。”即出金,其人受金拜谢去。越数日,失金者持二柬云:“蒙子还金,事谐矣。某日当婚,此婚君所赐也,敬请主人与君饮卮酒。”生固辞。主人曰:“吾勿暇,而尔不可却也。”
生秉主人之命至期往往见失金者之家乃亦一善族也日未晡⑥生闲步溪头遥见一叶扁舟半篙春水中有翠袖云鬟之人掩袖而坐云载新妇至。生偶举目视妇,俨然故妻也;妇偶举目视生,俨然故夫也。于是生一恸而偃于碧草之上,妇一恸而伏于孤篷之中。舟及门,促妇起,不能起也。问其故。曰:“适见一人如故夫,故伤悼欲绝耳。”问其人何若,妇言其仪表衣冠,宛然生也。娶妇者急觅生,见生悲卧不能起,问其故,不肯言。固问之,曰:“适见一人……”语未毕,哽咽不能续。娶妇者憬然⑦曰:“我知之,是妇即君妇也。君既得金,君之金矣。还金而赎妇,是天命我代君以完其偶也。君无悲,吾感君义,敢不以此为报乎?”生难之,娶妇者请其主人以为主。主人曰:“还金者,义士也;还妇者,义不在还金下。娶妇而失妇,不可也。吾有女,当妻还妇者;所娶妇。当返还金者。”闻者成以为善而两从之。更推主人之义,与二义士相鼎立。
(选自《虞初新志》卷九)
【注】①宝婺:浙江金华府的别称。②我师:指清军。③健儿:指清兵。④勷:同“襄”,相助。⑤白镪:白银。⑥晡:申时。即下午三时至五时。⑦憬然:醒悟的样子。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生觅耗于华亭耗:音信、消息
B.困乏无聊无聊:精神空虚
C.盍留我馆中盍:何不
D.生难之难:感到为难
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3分)
A.①勷若事而徐访尔妻②娶妇而失妇,不可也
B.①何用乎②问其人何若
C.①坐叹于旅馆之侧②金固在,还之于子
D.①生偶举目视妇,俨然故妻也②促妇起,不能起也
小题3:下列句子中,全都属于“义举”的一组是(??)(3分)
①主人有女,欲妻之???②以告主人,俟其返??③还之于子
④敬请主人与君饮卮酒?⑤敢不以此为报乎????⑥吾有女,当妻还妇者
A.①②③
B.①④⑥
C.②④⑤
D.③⑤⑥
小题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宝婺生在战乱中与妻子离散,一个旅店的主人收留了他。宝婺生为旅店的主人尽心操劳,店里生意越来越红火。
B.有个客人在旅店里吃早饭,匆忙中将五十两银子遗落在旅店里,宝婺生发现了银子,等那客人再次回来时如数奉还。
C.宝婺生如约参加失金客人的婚礼,发现新娘真像自己的妻子,新娘也认出了自己原来的丈夫,悲痛欲绝,不肯举行婚礼。
D.本文以宝婺生夫妇破镜重圆的故事为线索,赞美了宝婺生、店主、失金客人这三个普通人的美好情操和道义精神。
小题5:断句和翻译。(10分)
(1)用“/”给下列文段断句。(4分)
生 秉 主 人 之 命 至 期 往 往 见 失 金 者 之 家 乃 亦 一 善 族 也 日 未 晡 生 闲 步 溪 头 遥 见 一 叶 扁 舟 半 篙 春 水 中 有 翠 袖 云 鬟 之 人 掩 袖 而 坐 云 载 新 妇 至。
(2)翻译下面的句子(6分)
①妇行不知所向,为健儿所获。(3分)
???????????????????????????????????????????????????????????????
②吾勿暇,尔不可却也。(3分)
???????????????????????????????????????????????????????????????
4、阅读题 阅读下面文言文。
庞统字士元,襄阳人也。少时朴钝,未有识者。颍川司马徽清雅有知人鉴,统弱冠往见徽。徽采桑于树上,坐统在树下,共语自昼至夜,徽甚异之,称统当为南州士之冠冕,由是渐显。
后郡命为功曹。性好人伦,勤于长养。领南郡太守。先主见与善谭,大器之,以为治中从事。遂与亮并为军师中郎将。亮留镇荆州。统随从入蜀。
益州牧刘璋与先主会涪,统进策曰:“今因此会,便可执之,则将军无用兵之劳而坐定一州也。”先主曰:“初入他国,恩信未著,此不可也。”璋既还成都,先主当为璋北征汉中,统复说曰:“阴选精兵,昼夜兼道,径袭成都;璋既不武,又素无预备,大军卒至,一举便定,此上计也。杨怀、高沛,璋之名将,各仗强兵,据守关头,闻数有笺谏璋,使发遣将军还荆州。将军未至,遣与相闻,说荆州有急,欲还救之,并使装束,外作归形;此二子既服将军英名,又喜将军之去,计必乘轻骑来见,将军因此执之,进取其兵,乃向成都,此中计也。退还白帝,连引荆州,徐还图之,此下计也。若沉吟不去,将致大困,不可久矣。”先主然其中计,即斩怀、沛,还向成都,所过辄克。
于涪大会,置酒作乐,谓统曰:“今日之会,可谓乐矣。”统曰:“伐人之国而以为欢,非仁者之兵也。”先主醉,怒曰:“武王伐纣,前歌后舞,非仁者邪?卿言不当,宜速起出!”于是统逡巡引退。先主寻悔,请还。统复故位,初不顾谢,饮食自若。先主谓曰:“向者之论,阿谁为失?”统对曰:“君臣俱失。”先主大笑,宴乐如初。
进围雒县,统率众攻城,为流矢所中,卒,时年三十六。先主痛惜,言则流涕。拜统父议郎,迁谏议大夫。追赐统爵关内侯,谥曰靖侯。
(节选自《三国志·蜀书·庞统传》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阴选精兵,昼夜兼道阴:暗地里
B.大军卒至,一举便定卒:通“猝”,突然
C.闻数有笺谏璋数:多次
D.统复故位,初不顾谢谢:推辞
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伐人之国而以为欢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B.又喜将军之去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
C.遂与亮并为军师中郎将今不速往,恐为操所先
D.于涪大会,置酒作乐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小题3:下列各句,都能表现庞统足智多谋的一组是(?)
①性好人伦,勤于长养???????②今因此会,便可执之??????
③并使装束,外作归形???????④先主痛惜,言则流涕
⑤阴选精兵,昼夜兼道???????⑥将军因此执之,进取其兵
A.①③⑥
B.②③⑤
C.②④⑤
D.③④⑥
小题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庞统年少时老实憨钝,20岁时去拜见司马徽,司马徽说庞统应该是南州读书人中最好的,从此他渐渐出了名。
B.庞统足智多谋,在攻取益州的策略上,早就成竹在胸,一口气给了刘备上中下三条计策,由其选择。
C.杨怀、高沛是刘璋的著名将领,倚仗自己兵强马壮,又占据着重要关隘,曾多次劝谏刘璋攻打荆州。
D.庞统大度耿直,面对刘备做得不对的事情,他能直言不讳地指出来,事后仍然坚持原则,不向刘备道歉。
小题5: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徽采桑于树上,坐统在树下,共语自昼至夜,徽甚异之。(3分)
(2)今因此会,便可执之,则将军无用兵之劳而坐定一州也。(3分)
(3)先主然其中计,即斩怀、沛,还向成都,所过辄克。(4分)
5、阅读题 阅读文本选段,完成下面的题。
余年十五六,即学为诗。后以奔走四方,东西南北,驰驱少暇,几几束之高阁。然以笃好深嗜之故,亦每以余事及之。虽一行作吏,未遽废也。士生古人之后,古人之诗,号专门名家者,无虑百数十家。欲弃去古人之糟粕,而不为古人所束缚,诚戛戛乎其难。虽然,仆尝以为诗之外有事,诗之中有人,今之世异于古,今之人亦何必与古人同?尝于胸中设一诗境:一曰复古人比兴之体;一曰以单行之神,运排偶之体;一曰取《离骚》乐府之神理而不袭其貌;一曰用古文家伸缩离合之法以入诗。其取材也:自群经、三史,逮于周秦诸子之书,许、郑诸家之注,凡事名、物名切于今者,皆采取而假借之。其述事也:举今日之官书、会典、方言俗谚,以及古人未有之物、未辟之境,耳目所历,皆笔而书之。其炼格也:自曹、鲍、陶、谢、李、杜、韩、苏讫于晚近小家,不名一格,不专一体。要不失乎为我之诗。诚如是,未必遽跻古人,其亦足以自立矣。然余固有志焉,而未能逮也。诗有之日:“虽不能至,心向往之。”聊书于此,以俟他日。
1.下列语句中加粗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几几束之高阁/几几:几乎。
B.无虑百数十家/无虑:大约。
C.皆采取而假借之/假借:借用。
D.取《离骚》乐府之神理/神理:哲理。
2.下列语句中加粗的词,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①余年十五六,即学为诗②而不为古人所束缚
B.①然以笃好深嗜之故②然余固有志焉,而未能逮也
C.①尝于胸中设一诗境②今之世异于古
D.①皆采取而假借之②取《离骚》乐府之神理而不袭其貌
3.下列语句编成四组,能具体体现黄遵宪在诗歌方面主张的一项是(????)
①欲弃去古人之糟粕,而不为古人所束缚
②以单行之神,运排偶之体
③取《离骚》乐府之神理而不袭其貌
④用古文家伸缩离合之法以入诗
⑤凡事名、物名切于今者,皆采取而假借之
⑥未必遽跻古人,其亦足以自立矣
A.②③④⑥
B.①②④⑤
C.②③④⑤
D.①②⑤⑥
4.下列有关文意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人从少年开始学习作诗,后虽为官四方,到处奔波,却每每在业余时间笔耕不辍。这是介绍《入境庐诗草》诗集内容的由来。
B.诗人认为,在古代的诗人中,能称得上专门名家的,大约有数百家。想抛弃古人的糟粕,而不被古人所束缚,是很困难的事情。
C.在“诗境”“取材”“叙事”三者中,“诗境”强调语言体式和表达技巧方面的问题,“取材”和“叙事”强调内容方面的问题。
D.诗人认为,古代诗人“不名一格,不专一体”,今人的诗歌也应熔炼出自己的风格,有自己独特的体式,“要不失乎为我之诗”。
5.把文中画横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1)然以笃好深嗜之故,亦每以余事及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诚如是,未必遽跻古人,其亦足以自立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