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阅读题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19分)
张煌言,字玄箸,浙江鄞县人,明崇祯十五年举人。时以兵事急,令兼试射,煌言三发皆中。慷慨好论兵事。顺治二年,师①定江宁,煌言与里人钱肃乐、沈宸荃、冯元飏等合谋奉鲁王以海。煌言迎于天台,授行人。至绍兴,称“监国”,授翰林院修撰。入典制诰,出领军旅。
三年,师溃。归与父母妻子决,从王次石浦。四年,集义旅屯上虞平冈。诸山寨多出劫掠,独煌言与王翊履亩劝输,戢所部毋扰民。八年,闻父讣,浙江提督田雄书招降,却之。俄,师破舟山,乃奉王入金门,依郑成功。成功用唐王隆武号,事鲁王但月上豚、米。煌言尝谓成功曰:“招讨②始终为唐,真纯臣也!”成功亦曰:“侍郎③始终为鲁,与吾岂异趋哉?”故与成功所事不同,而其交能固,王亦赖以安居。
十四年,两江总督郎廷佐书招煌言,煌言以书报,略曰:“仆于将略原非所长,祗以读书知大义。左袒一呼,甲盾山立,济则赖君灵,不济则全臣节。凭陵风涛,纵横锋镝,今逾一纪矣,岂复以浮词曲说动其心哉?来书温慎,故报数行。若斩使焚书,适足见吾意之不广,亦所不为也。”煌言所过,秋毫无犯,经郡县,入谒孔子庙,坐明伦堂④,进长吏,考察黜陟,略如巡按行部故事,远近响应。
浙江总督赵廷臣复招煌言,煌言书谢之。煌言孤军势日促,或议入。康熙二年,鲁王殂,煌言恸曰:“孤臣栖栖海上,与部曲相依不去者,以吾主尚存也。今更何望?”三年,遂散遣其军,居悬澳。廷臣与提督张杰谋致煌言,得煌言故部曲,使为僧普陀,伺煌言,知踪迹,夜半,引兵攀岭入,执之。煌言至杭州,廷臣宾礼之。九月乙未,死于弼教坊,举目望吴山,叹曰:“好山色!”赋绝命词,坐而受刃。谥忠烈。
(节选自《清史稿·张煌言传》)
【注】①师,指清军。??②招讨,指郑成功???③侍郎,指张煌言。
④明伦堂,多设于古文庙、书院、的正殿,是读书、讲学、研究之所。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归与父母妻子决,从王次石浦。次:驻扎
B.入典制诰,出领军旅。典:主管,制定
C.事鲁王但月上豚、米。上:提供
D.赋绝命词,坐而受刃。坐:因犯……罪或错误
小题2: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直接表明张煌言“忠烈”的一组是(3分)(??)?
①慷慨好论兵事???????????????????②浙江提督田雄书招降,却之
③侍郎始终为鲁,与吾岂异趋哉?????④济则赖君灵,不济则全臣节
⑤煌言所过,秋毫无犯?????????????⑥赋绝命词,坐而受刃
A.①②④
B.②③⑤
C.②④⑥
D.③⑤⑥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张煌言志向远大,好谈兵。顺治二年,清军平定了江宁,张煌言与同乡钱肃乐等人一块谋划尊奉鲁王监国,并亲自到天台迎接鲁王,被授予“行人”的职务。
B.顺治四年,张煌言集结义军于上虞县平冈寨拒守。当时,有许多驻军出去抢劫掠夺,只有他和王翊到田地里鼓励百姓交纳赋税,安抚部下不要侵扰百姓。
C.顺治八年,清军浙江提督田雄写信让张煌言投降,张煌言打退了他。顺治十四年,两江总督郎廷佐又写信招降张煌言,被他回信拒绝了。
D.由于鲁王逝世,张煌言是失去了奋斗的目标和动力,一年之后,他就解散了义军人马。从此处我们可以看出,张煌言对鲁王非常效忠,他抗清事业的很大一部分动力也是来自于鲁王。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故与成功所事不同,而其交能固,王亦赖以安居。
(2)孤臣栖栖海上,与部曲相依不去者,以吾主尚存也。今更何望?
参考答案:
小题1:D
小题1:C
小题1:C
本题解析:
小题1:坐,坐着。
小题1:①说张煌言志向远大,喜欢谈兵。③是郑成功说的,侧???????面表现张煌言忠于鲁王。⑤张煌言军纪好,爱惜百姓。
小题1:“却之”指拒绝了田雄,不是“打退”。
小题1:本题考查翻译能力。关键点是:(1)“所事”“而”各1分,补出省略1分,大意对2分(2)“去”“以”“更”各1分,大意对2分
文言文翻译:
张煌言,字玄箸,浙江鄞县人,是崇祯十五年的举人。当时因军情紧急,考试要加试射箭,张煌言射箭三发三中。他胸怀大志,喜欢谈论军事。顺治二年,清军平定了江宁,张煌言与同乡钱肃乐、沈宸荃、冯元飏等人一块谋划尊奉鲁王朱以海监国。张煌言在天台迎接鲁王,被授予“行人”的职务。到了绍兴,被称为“监国”,授翰林院修撰。在朝廷上他主管制定制度和命令,在外则统率军队。
顺治三年,南明军队溃败。张煌言赶回故里,与老父、继母、妻儿子女诀别,追随鲁王驻扎在石浦。顺治四年,他集结义军于上虞县平冈寨拒守。当时,有许多驻军出去抢劫掠夺,只有他和王翊到田地里鼓励百姓交纳赋税,安抚部下不要侵扰百姓。顺治八年,张煌言听到父亲去世的消息,清军提督田雄写信让他投降,张煌言拒绝了他。不久,清军攻陷了舟山,才不得已保护鲁王到金门,依附郑成功军。郑成功使用唐王隆武年号,侍奉鲁王仅按月供给猪肉、大米之物,煌言曾经对郑成功说:“你一直效忠唐王,真是一个忠臣呀!”郑成功也说:“你一直效忠鲁王,难道和我的做法不一样吗?”因此,虽然和郑成功尊奉的主人不同,但他们交情可以牢固深厚,鲁王也依赖这在金门安稳地住了下来。
顺治十四年,两江总督朗廷佐写信招降张煌言,张煌言回信,大致是说:“带兵打仗本非我的特长,只因读了圣贤书,明白了做人的大义,才振臂一呼,披上盔甲,举起盾牌,像山一样保护明朝。事业成功那是皇帝在天之灵的保佑,事业不成功那是成全了我忠臣的气节。我起兵以来,在狂风巨涛中颠簸,在刀锋剑雨中驰骋,就这样过了十多年。你难道还能用动听的言辞、歪曲的道理动摇我的心志吗?你来信语气温和小心,所以给你回信几行。如果我杀掉劝降使者、烧掉劝降信,恰好更显得我没有器量,也是我不愿意做的。”张煌言军队经过的地方,对百姓秋毫不犯,经过郡府县城,就进去参拜夫子庙,坐在明伦堂,召见官吏,对他们进行考察,或贬退,或提升,大致就像以前巡按御史巡行所属部域一样,不管是远处还是近处的人们都积极响应他。
浙江总督赵挺臣再次写信招降煌言,煌言回信拒绝了他。煌言军力孤单,形势日渐危急,有人商量着投降。康熙二年,鲁王逝世,张煌言悲痛欲绝,说:“我孤单地奔劳在海上,和部下相互依靠不想离开,是因为我们的鲁王还在。现在还有什么希望呢?”康熙二年,张煌言就解散了义军人马,居住在悬澳岛上。赵廷臣和提督张杰谋划着捕获张煌言,抓到张煌言的一名部下,派他到普陀山当和尚,暗地打探到他住处后,逮捕了他。张煌言被关押到杭州,清廷大臣用宾客的礼节对待他。九月七日,张煌言被杀害在弼教坊,死前他遥望吴山,赞叹道:“多美的山呀!”写绝命词,坐着接受死刑。谥号忠烈。
本题难度:一般
2、阅读题 宝绘堂记
[宋]苏轼 君子可以寓意于物,而不可以留意于物。寓意于物,虽微物足以为乐,虽尤物不足以为病。留意于物,虽微物足以为病,虽尤物不足以为乐。老子曰:“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田猎令人心发狂。”然圣人未尝废此四者,亦聊以寓意焉耳。刘备之雄才也,而好结髦。嵇康之达也,而好锻炼①。阮孚之放也,而好蜡羼。此岂有声色臭味也哉,而乐之终身不厌。
凡物之可喜,足以悦人而不足以移人者,莫若书与画。然至其留意而不释,则其祸有不可胜言者。钟繇至以此呕血发冢,宋孝武、王僧虔至以此相忌,……皆以儿戏害其国,凶其身。此留意之祸也。始吾少时,尝好此二者,家之所有,惟恐其失之;人之所有,惟恐其不吾予也。既而自笑曰:吾薄富贵而厚于书,轻死生而重于画,岂不颠倒错缪失其本心也哉?自是不复好。见可喜者虽时复蓄之,然为人取去,亦不复惜也。譬之烟云之过眼,百鸟之感耳,岂不欣然接之,然去而不复念也。于是乎二物者常为吾乐,而不能为吾病。
附马都尉王君晋卿虽在戚里,而其被服礼义,学问诗书,常与寒士角。平居攘去膏粱,屏远声色,而从事于书画。作宝绘堂于私第之东,以蓄其所有,而求文以为记。恐其不幸而类吾少时之所好,故以是告之,庶几全其乐而远其病也。
熙宁十年七月二十二日记。(本文有删节)
[注]①锻炼:打铁。
1.对下列句子中加粗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虽尤物不足以为病——病:祸害
B.然去而不复念也——去:归去
C.常与寒士角——角:较量
D.以蓄其所有——蓄:收藏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粗词的意义和用法不同的一组是(???? )
A.皆以儿戏害其国——几以捕系死
B.轻死生而重于画——不患贫而患不安
C.然为人取去——君为我呼入
D.譬之烟云之过眼——不知东方之既白
3.下列句子中,加粗词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足以悦人而不足以移人者
B.凶其身
C.吾薄富贵而厚于书
D.庶几全其乐而远其病也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文构思极具特色。作为记文,作者不从宝绘堂的建筑、景物着眼,而先以论点开篇,直到文末才交待为宝绘堂作记之事,可谓别开生面。
B.本文层次清晰,论证严密。先讲道理,再引历史人物正反论证,后又以个人经历佐证,紧扣可 “寓意于物”而不可“留意于物”这个中心展开论述。
C.本文以散句为主,兼用对偶、排比句式,整散交错,颇具气势;而比喻、用典等方法的运用,使文章言简意丰,文采斐然。
D.本文用老子之言,说明五色、五音、五味、田猎等可使人得到感官上的享受,但不能沉溺其中。圣人并未废此四者,也未“发狂”,就是这个道理。
5.把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然至其留意而不释,则其祸有不可胜言者。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人之所有,惟恐其不吾予也。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B
2.C
3.C
4.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阅读题 阅读下面的《论语》选段,完成下面问题。
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为政》)
季康子问:“使民敬.忠以劝,如之何?”子曰:“临之以庄则敬,孝慈则忠,举善而教不能则劝。”(《为政》)
子曰:“居上不宽,为礼不敬,临丧不哀,吾何以观之哉?” (《八佾》)
1.下列对选段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孝是孔子思想的重要内容。对赡养父母问题,孔子提出了与一般人不同的见解,认为子女仅仅赡养父母,这是不够的。
B.从政者应当对“孝”做出表率,以此去教育百姓,实现治国的理想。
C.从政者在道德上放松要求,造成社会礼崩乐坏,孔子对此感到痛心和悲伤。
D.多做善事,心存善念,老百姓就会感恩,社会风气就会好转。这是孔子提出的救世主张。
2.三则选段都有“敬”字,孔子在“敬”字上表达了哪些思想内容,请做简要说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D
2.尽孝对父母要恭敬。当政者要得到人民的敬重就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阅读题
阅读《论语》中的两则文字,然后回答问题。
子谓子贡曰:“女与回也孰愈?”对曰:“赐也何敢望回?回也闻一知十,赐也闻一知二。”子曰:“弗如也;吾与女,弗如也。”
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子贡曰:“《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子曰:“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告诸往而知来者。”
(1)颜回能“闻一知十”,说明他具有怎样的学习能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就这两则文字中孔子的某一教育特色作简要评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举一反三
(2)激励式教学;启发式教学;因材施教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宇宙的未来》这篇文章由26段组成。对文意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1--6段是文章的第一部分。指出科学预言与巫师和预言家的“预言”有本质的不同。宇宙的未来是可以被科学家预言的。
B.7--13段是文章的第二部分。指出尽管存在着我们不知道制约在极端条件下物体的精确的定律、物理方程的不稳定性、人类可能先于宇宙灭亡、宇宙运动处于一种混沌状态等困难情况,但由于宇宙的行为在非常大的尺度下是简单的,而不是混沌的,因此我们可以预言宇宙遥远的未来。
C.14--25段是文章的第三部分。指出预言宇宙的未来,关键在于要弄清宇宙的密度是多少。估算宇宙密度,特别是解释宇宙的初始密度,对认识宇宙未来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D.26段是文章的结尾部分。总结全文内容,指出宇宙的未来肯定是坍缩。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