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终军十八岁就被选为博士弟子,去长安过关时,拒绝接受通行证,认为自己此去一定不会再返回。 B.徐偃受命出使外国,不遵守法纪,独断专行,事后还巧言狡辩,终军受命审理此 案,严厉地驳斥了徐偃,使他理屈词穷。 C.当要派使者前往匈奴时,终军表示:自己过去没有什么功劳,现在愿意出使匈奴,全力以赴,当好使者的助手,保证完成任务。 D.终军请缨赴南越,且成功地完成了说服南越王的任务,只是因为南越发生了内乱,使他功败垂成,年仅二十多岁就为国捐躯。
参考答案: 小题1:A 小题2:C 小题3:B
本题解析: 小题1:行:巡视、巡察 小题2:以:连词,均表目的。A.其:他的(终军的)/语气副词表推测;B.而:表承接关系/表转折关系;D.于是,就/却、反而,竟 小题3:徐偃被派遣在国内而不是出国巡视风俗民情 参考译文: 终军,字子云,是济南人,他十八岁时,就被选为博士弟子.太守认为他是奇才,就与他结交认识,终军给太守行了拱手礼节后就离开 了.到长安上书谈论国家大事,汉武帝认为他的文章与众不同,任命他为谒者给事中.当初,终军从济南步行进函谷关,守关官吏给他一块布帛.终军问:"拿这东西有什么用 "那个官吏说:"这是返回的凭证,回来时应该拿它合符."终军说:"大丈夫往西到国都游历,决不返回."把那块帛放下就走了. 徐偃被派出巡视风俗民情,他假托皇帝的命令,让胶东,鲁国一带熬盐炼铁.御史大夫张汤弹劾徐偃假托皇帝的命令危害极大,依法应判死罪.徐偃认为大夫出京都公干,有关国家安定,万民生存的事情,可以独断专行.皇帝下诏终军审问,终军责问徐偃:"古时候诸侯各国,国情民情不同,百里之间就不通消息,时常有访问会盟的事情,国家的安危,瞬息万变,所以可以不受君命而独断行事;现在天下统一,到处都一样.你在国家疆域之内巡视,(反而对人)说是出国(指到诸侯国),这是为什么况且盐铁,那些郡都有积蓄,(熬盐炼铁)国家也不能靠它得到好处,你却拿使国家安定万民生存为借口,这是为什么你竟然假托皇帝的命令作威作福,来迎合百姓的心意,求取个人名誉.对这样的作为,皇帝一定要加以惩罚的."徐偃理屈词穷. 当委派使者前往匈奴时,终军主动请求说:"我没有驰骋疆场的功劳,却能担任宫中侍卫,白吃了五年俸禄.边境时常有警报,我应该穿坚甲拿利器,冒流箭飞石,冲锋在前.我不熟悉军事,今 天听说要派遣赴匈奴的使者,我愿意振作精神全力以赴,辅佐使者,在单于面前讲明是非利害.我年轻低能,不熟悉位臣之职,不足胜任大使,自己心中有难以承受的郁闷怨恨(对自己)."皇上觉得他的回答很不一般,就升他为谏大夫.南越与汉朝和亲,皇帝就派终军出使南越,去说服南越王,想让南越王来朝拜,作汉王朝的诸侯国.终军主动请求说:"我希望得到一根长绳子,一定捆住南越王把他送到朝廷来."于是终军前往游说南越王,南越王听信了终军的话并且答应,要求整个国家都附属汉朝.南越宰相吕嘉不愿归顺汉朝,便发兵攻击南越王以及出使南越的汉朝使者,南越王和汉朝使者都被杀死了.终军死时年仅二十多岁,所以世人称他为"终童".
本题难度:简单
5、阅读题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题。 李芾字叔章,其先广平人。芾生而聪警。初以荫补安南司户,辟祁阳尉,出振荒,即有声。摄祁阳县,县大治,辟湖南安抚司幕官。时盗起永州,招之,岁余不下。芾与参议邓炯提千三百人破其巢,禽贼魁蒋时选父子以归,余党遂平。摄湘潭县,县多大家,前令束手不敢犯,芾稽籍出赋,不避贵势,赋役大均。 咸淳元年,入知临安府。时贾似道当国,前尹事无巨细先关白始行。芾独无所问。福王府有迫人死者,似道力为营救,芾以书往复辩论,竟置诸法。尝出阅火具(火攻战具),民有不为具者,问之,曰:“似道家人也。”立杖之。似道大怒,使台臣黄万石诬以赃罪,罢之。 大军(元兵)取鄂州,始起为湖南提刑。时郡县盗扰,民多奔窜,芾令所部发民兵自卫,县予一皂帜,令曰:“作乱者斩帜下。”民始帖然。乃号召发兵,择壮士三千人,使土豪尹奋忠将之勤王,别召民兵集衡阳为守备。未几,似道兵溃芜湖,乃复芾官,知谭州兼湖南安抚使。时湖北州郡皆已归附,其友劝芾勿行,芾泣曰:“吾岂昧于谋身哉?第以世受国恩,今幸用我,我以家许国矣。”时其所爱女死,一恸而行。 德佑元年七月,至潭州,潭州兵调且尽,游骑已入湘阴、益阳诸县,仓卒召募不满三千人,命刘孝忠统诸军。十月兵攻西壁,孝忠辈奋战,芾亲冒矢石以督之。有中伤者,躬自抚劳,日以忠义勉其将士。死伤相藉,人犹饮血乘城殊死战。有来招降者,芾杀之以徇。 芾为人刚介,不畏强御,临事精敏,奸猾不能欺。且强力过人,自旦治事至暮无倦色,夜率至三鼓始休,五鼓复起视事。平生居官廉,家无余赀。 (《宋史?卷四百五十》,有改动) 小题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摄祁阳县,县大治摄:代理、管理 B.民始帖然帖:安定 C.人犹饮血乘城殊死战乘:趁机 D.芾杀之以徇徇:示众 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①芾与参议邓炯提千三百人破其巢②其若是,孰能御之? B.①至潭,潭兵调且尽②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 C.①吾岂昧于谋身哉?②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D.①芾亲冒矢石以督之②怀王乃悉发国中兵以深入击秦 小题3:下列句子编为四组,全部表现李芾“临事精敏”的一组是 ①芾与参议邓炯提千三百人破其巢 ②芾独无所问 ③芾令所部发民兵自卫,县予一皂帜,令曰:“作乱者斩帜下。” ④使土豪尹奋忠将之勤王,别召民兵集衡阳为守备 ⑤时其所爱女死,一恸而行 ⑥平生居官廉,家无余赀
A.①②⑤ B.①③④ C.②④⑥ D.③⑤⑥ 小题4:下列对原文的叙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面对湘潭县的豪门大户,他不像前任县令那样畏首畏尾,而是清查户籍摊派赋税。 B.在处置福王府逼人致死的事件中,李芾用写信的方式向贾似道再三申明自己的观点,最终依法处理此事。 C.贾似道兵败芜湖后,朝廷只好恢复李芾官职,李芾在朋友的劝说下才出任潭州知州兼任湖南安抚使。 D.李芾常常是从早上办理公务直到晚上仍无疲倦之色,并且晚上也大都工作到三更天才去休息,五更天就又起处理公务。 小题5:将下列文言文句子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第以世受国恩,今幸用我,我以家许国矣。(3分) 译文: (2)有中伤者,躬身自抚劳,日以忠义勉其将士。?(3分) 译文: (3)自矜功伐,奋其私智而不师古。(2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刑于寡妻,至于兄弟,以御于家邦。(2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小题:C 小题:D 小题:B 小题
本题解析: 小题:D (D项“以”,连词,来。A项,其,代词,他的/连词,表假设,如果;B项,且,副词,将近/副词,尚且;C项,于,介词,对于/介词,从) 小题:B(②表明李芾“不畏强御”。⑤表现其“以家许国”。⑥表现其为官清廉。) 小题: C(应为“朋友劝说李芾不要前去上任”) 小题:(1)只因(我)世代蒙受国恩,现在幸亏朝廷任用我,我更应该把全家奉献给国家。(重点词语“第”“以”“幸”“许”) (2)对于受伤的将士,他都亲自去安抚慰劳,每天用忠义之道勉励他的将士(重点词语“躬”“日”“勉”) (3)(项羽)夸耀自己的功绩,逞个人的才智却不向古代的先贤学习。(重点词语“矜”“奋”“师”) (4)给自己的妻子做榜样,推及到兄弟,进而治理好一家一国。(重点词语“刑”“至于”“御”) 参考译文: 李芾字叔章,他的祖上是广平人。他从小就聪敏机警。早年靠先人的业绩补缺做南安司户,后被征召做了祁阳尉,出外救济灾荒,不久就在当地有了好名声。(随后)代理祁阳县知县,该县被治理得很好,(又)被征召做了湖南安抚司幕官。当时永州盗寇四起,(官府)招降他们,一年多都未成功。李芾跟参议邓炯领一千三百人攻破了盗寇的巢穴,活捉贼首蒋时选父子而回,他们余党也随之平息。后又做湘潭县知县,该县有不少豪门大户,前任县令像捆住手脚步一样不敢冒犯,李芾清查户籍摊派赋税,不躲避权势,(使得)赋税劳役极为公平。 咸淳元年,调回临安府做府尹。当时权相贾似道主持朝政,前任府尹事无巨细都事先禀告才去实行。唯独李芾不禀报什么。福王府有逼人致死的事,贾似道竭力营救,李芾用写信的方式去再三申明自己的观点,最终还是依法处置。李芾曾经外出视察火攻战具的生产情况,民有不生产这种战具的,问他为什么,回答道:“是贾似道的家人。”李芾立即用杖责打他。贾似道知道以后大怒,让谏官黄万石以贪赃罪诬告,(随之)罢免了他。 元军队攻取鄂州,朝廷才起用李芾做湖南提刑。当时湖南各县盗寇骚扰,百姓大多四散奔逃,李芾下令所属各部征调百姓武装自卫,县里授予他们一面黑旗,下令道:“作乱者斩于旗下。”另召民兵聚集在衡阳一带做防守准备。不久,贾似道兵败芜湖,于是朝廷恢复李芾官职,让他掌握潭州兼任湖南安抚使。当时湖北州郡都已被元军占领,他的朋友劝他别去上任,李芾流泪道:“我怎能在考虑自身的问题上犯湖涂呢?只因(我)世代蒙受国恩,现在幸亏朝廷任用我,我更应该把全家奉献给国家。”当时他的爱女死了,他痛哭了一场就上任去了。 德祜元年七月,李芾到潭州,潭州的军队将被调尽,元军的先头部队已经进入湘阴、益阳各县。仓卒中李芾召募了不到三千人,命令刘孝忠统率各军。十月敌兵攻打西壁,孝忠等人奋力迎战,李芾亲自冒着流箭和滚石的危险亲自督战。对于受伤的将士,他都亲自去安抚慰劳,每天用忠义之道勉励他的将士。死伤的人多到堆叠在一起,人们还是登城拼死一战。元军方面有来招降的,李芾杀了他来示众。 李芾的为人刚直不阿,不畏强权,处事精明机敏,奸猾的人骗不了他。并他还精力过人,常常是从早上办理公务直到晚上仍无疲倦之色,晚上常常工作到三更天才去休息,五更天就又起处理公务。他平生为官清廉,家无余财。
本题难度:一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