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阅读题 阅读下面的课外文段,完成后面题(18分)
建中四年,项城为叛军困。县令李侃,不知所为。其妻杨氏曰:“君,县令也。寇至当守;力不足,死焉,职也。君如逃,则人谁肯固矣!”侃曰:“兵与财皆无,将若何?”曰:“如不守,县为贼所得矣,仓廪皆其积也,府库皆其财也,百姓皆其战士也,国家何有?夺贼之财而食其食,重赏以令死士,其必济!”
于是,召胥吏、百姓于庭,杨氏言曰:“县令,诚主也;虽然,岁满则罢去。非若吏人、百姓然。吏人、百姓,邑人也,坟墓存焉,宜相与致死以守其邑,忍失其身而为之虏耶?”众皆泣。得数百人,侃率之以乘城。
项城小邑也无长戟劲弩高城深沟之固贼气吞焉将超城而下有以弱弓射贼者中其帅坠马死。贼失势,遂散走,项城之人无伤焉。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力不足,死焉,职也职:职业
B.重赏以令死士,其必济济:成,有益
C.侃率之以乘城乘:登
D.贼失势,遂散走走:逃跑
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最接近的一组是( )(3分)
A.①贼气吞焉②项城之人无伤焉。
B.①君如逃,则人谁肯固矣!②高城深沟之固。
C.①兵与财皆无,将若何②非若吏人、百姓然。
D.①夺贼之财而食其食②项城之人无伤焉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项城县令李侃面对叛军的凌厉攻势束手无策,打算弃城逃跑,所幸其妻杨氏深明大义,及时劝阻。
B.杨氏认为项城虽兵力单薄,但是若发动民众与敌人誓死一搏,项城保卫战一定能取得胜利。
C.杨氏对项城的官员和百姓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成功地作了战前动员,并以身作则,临阵督战。
D.由于上下一心,众志成城,再加上叛军首领中箭身亡,项城军民奇迹般地取得了保卫战的胜利。
小题4:翻译下面语句(6分)
①如不守,县为贼所得矣,仓廪皆其积也(3分)
②县令,诚主也;虽然,岁满则罢去。(3分)
小题5: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3分)
项 城 小 邑 也 无 长 戟 劲 弩 高 城 深 沟 之 固 贼 气 吞 焉 将 超 城 而 下 有 以 弱 弓 射 贼 者 中 其 帅 坠 马 死
参考答案:
小题1:A
小题2:D
小题3:C
本题解析:
小题1:
试题分析:在文言文阅读当中,辨析重要词语的含义正确与否,有时就需要结合具体的语境,根据上下文猜测出词义,即文言猜读法。A解释不正确,由原文上下句内容大意可知,职:职责。所以选A。
小题2:
试题分析:此类文言虚词题,一般要结合具体语境,去判定某一虚词的具体用法和意义。A①代词,代“项城”;②语气词,表陈述语气。B①动词,固守;②形容词,险固;C①动词,对付,处置;②动词,像;D①②中的“之”均为助词,译为“的”。所以选D。
小题3:
试题分析:此题要在准确把握文意的基础上,带着选项回到原文进行比较分析,作出判定。C项中“以身作则,临阵督战”原文中无此信息。率军登城抵抗的是李侃。所以选C。
小题4:
试题分析:此题要在准确把握文意的基础上,直译为主,意译为辅,理解文中某些关键性语句,如重点实词、虚词意义、判断句、被动句、宾语前置、成分省略和词类活用等,用规范的现代汉语把它表达出来。此题翻译时需要注意的关键词句有:“为……所”被动,“其”“诚”“虽然”“罢去” “虽”译成“虽然”亦可。
小题5:
试题分析:明辨句读,要综合运用古汉语字词句及古代历史文化等方面的常识,因而断句能力高低,成了阅读文言文能力高低的一个重要标志。不要急于答题,应当先诵读这个篇段,通过诵读,力求对全文的内容有个大体的了解,凭语感将能断开的先断开,逐步缩小范围,然后再集中精力分析难断处,遵循先易后难的原则。找虚词、察对话、依总分、据修辞 、对称 、反复、辨句式。
参考译文:
建中四年(公元738年),项城被叛军围困。县官李侃不知怎么才好。他的妻子杨氏说: “您是县官,叛贼到当守卫;力量不足,即使死了,也是忠于职守。您假如逃跑,那么谁来守城?”李侃说:“军队与钱财都没有了,该怎么办?”杨氏说:“假如不守住,县城将被叛贼抢夺去?粮仓里储藏的都成了叛军的积蓄,政府的财库都成了他的财产,百姓都成了他们的士兵,国家还有什么呢?夺取贼兵的财物,吃他们的粮食,重赏鼓励敢死的士兵,那一定能成功的。”
于是在庭院召集胥吏百姓。杨氏说:“县官,确实是一城之主,虽然如此,任期满了就离职而去,不像吏人百姓那样。吏人百姓,都是本地人,祖坟在这里,应该相互出力死守这个县城,怎能忍心丧失自身而成为叛贼俘虏呢?”众人都流泪答应了。得到数百人,李侃带领他们登上了城墙。
项城是小地方,没有长戟劲弩精良武器,没有高城深沟来固守。判贼气焰嚣张,率领他们的士兵将要跳过城墙而攻下项城。此时守城士兵用普通的弓箭射贼人,射中了他们的统帅,落马而死。他们的统帅是李杀烈的女婿。叛贼失势了,接着全都逃跑了。项城的人没有伤亡。
本题难度:一般
2、阅读题 阅读《项脊轩志》选段,完成下面问题。
???????? 余既为此志,后五年,吾妻来归。时至轩中从余问古事,或凭几学书。?吾妻归宁,述诸小妹语曰:“闻姊家有阁子,且何谓阁子也?”其后六年,吾妻死,室坏不修。其后二年,余久卧病无聊,乃使人复葺南阁子。其制稍异于前,然自后余多在外,不常居。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盖矣。
1、下列句子中加粗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吾妻来归???????????????????嫁过来
B.吾妻归宁???????????????????回娘家
C.乃使人复葺南阁子???????????修葺
D.其制稍异于前???????????????制度
2、下列句中加粗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其后六年???????????????????其制稍异于前
B.余既为此志?????????????????为赋以吊屈原
C.乃使人复葺南阁子???????????乃不知有汉
D.然自后余多在外?????????????何为其然也
3、翻译选文中划横线的句子。
??????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盖矣。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D
2、B
3、庭院中种有枇杷树,是我妻子死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阅读题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
王及善,洺州邯郸人。父君愕,有沉谋。高祖入关,与君廓偕来,拜君愕大将军,封新兴县公,累迁左武卫将军。从太宗征辽,领左屯营兵,与高丽战驻跸山,死于阵。赠左卫大将军、幽州都督、邢国公,陪葬昭陵。
及善以父死事,授朝散大夫,袭邢国公爵。皇太子弘立,擢及善左奉裕率。太子宴于宫,命宫臣掷倒,及善辞曰:“殿下自有优人,臣苟奉令,非羽翼之美。”太子谢之。高宗闻,赐绢百匹。除右千牛卫将军,帝曰:“以尔忠谨,故擢三品要职。群臣非搜辟,不得至朕所。尔佩大横刀在朕侧,亦知此官贵乎?”病免。召为卫尉卿。垂拱中,历司属卿。山东饥,诏为巡抚赈给使。拜春官尚书。出为秦州都督、益州长史,加光禄大夫,以老病致仕。
神功元年,契丹扰山东,擢魏州刺史,武后劳曰:“逆虏盗边,公虽病,可与妻子行,日三十里,为朕卧治,为屏蔽也。”因延问朝政得失,及善陈治乱所宜,后悦曰:“御寇末也,辅政本也,公不可行。”留拜内史。来俊臣系狱当死,后欲释不诛,及善曰:“俊臣凶狡不道,引亡命,污戮善良,天下疾之。不剿绝元恶,且摇乱胎祸,忧未既也。”后纳之。庐陵王之还,密赞其谋。既为皇太子,又请出外朝,以安群臣。
及善不甚文,而清正自将,临事不可夺,有大臣节。时二张怙宠,每侍宴,无人臣礼,及善数裁抑之,后不悦曰:“卿年高,不宜侍游燕,但检校阅中。”及善即移病馀月,后不复问。叹曰:“中书令可一日不见天子乎?”遂乞骸骨,犹不许,改文昌左相、同凤阁鸾台三品。卒,年八十二,赠益州大都督,谥曰贞,陪葬乾陵。(选自《新唐书·列传第四十一》,有删改)
1.对下列句子中加粗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及善辞曰——辞:推辞
B.太子谢之——谢:感谢
C.密赞其谋——赞:辅佐
D.以老病致仕致——仕:辞官,退休
2.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明王及善深受器重的一组是(???? )
①皇太子弘立,擢及善左奉裕率
②山东饥,诏为巡抚赈给使
③逆虏盗边,公虽病,可与妻子行,日三十里,为朕卧治
④御寇末也,辅政本也,公不可行
⑤清正自将,临事不可夺,有大臣节
⑥卿年高,不宜侍游燕,但检校阁中
A.①③⑤
B.②④⑥
C.②③④
D.①④⑤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王及善认为,大臣们如果遵从太子的命令去翻跟头,不符合作为辅佐臣子的美行。
B.高宗提拔王及善做了左奉裕率,后来又提升他任三品要职,让他身佩大横刀在自己身旁立侍。
C.王及善认为来俊臣胡作非为、陷害忠良,是祸乱的根源,应予严惩。武后采纳了他的建议,处死了来俊臣。
D.当时“二张”依仗自己受宠,每次侍宴,没有做臣子的礼节,王及善多次批评制止他们,这让武后很不高兴。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俊臣凶狡不道,引亡命,污戮善良,天下疾之。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及善不甚文,而清正自将,临事不可夺,有大臣节。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B
2.C
3.B
4.(1)来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阅读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5分)
①求也退,故近之;由也兼人,故退之。
②子游曰:事君数,斯辱矣;朋友数,斯辱矣。
③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小题1:以上三条材料,可以用论语中的哪一个思想贯穿?(2分)
.?????????????????????????????????????????????????????????????????????????????
???????????????????????????????????????????????????????????????????????????.
小题2:选择其中一则材料对所体现的思想加以简析。(3分)
.???????????????????????????????????????????????????????????????????
????????????????????????????????????????????????????????????????.
.???????????????????????????????????????????????????????????????????
????????????????????????????????????????????????????????????????.
.???????????????????????????????????????????????????????????????????
????????????????????????????????????????????????????????????????.
参考答案:
小题1:中庸之道。(2分)
小题2:孔子认为与
本题解析:
小题1:试题分析:①孔子认为冉求做事退缩,所以要促一促他,使他积极一些,以接近“中行”;而仲由勇气过人,所以要压一压他,使他懂得谦让,也使他接近“中行”。 ② 子游说:“服事君主太频繁琐碎,反而会招来羞辱;与朋友相 交太频繁琐碎,反而会遭到疏远。”③质朴胜过了文饰就会粗野,文饰胜过了质朴就会虚浮,质朴和文饰比例恰当,然后才可以成为君子。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先秦诸子的言论的理解,也属于文言阅读的范畴。做这类的题,只要能理解通文意,然后再体会其中的思想内涵即可。
小题2:试题分析:还可以从其他两个角度去分析:孔子认为冉求做事退缩(即不及),所以要促一促他,使他积极一些,以接近“中行”;而仲由勇气过人(即“过”),所以要压一压他,使他懂得谦让,也使他接近“中行”。这既体现了孔子教育中因材施教的原则,也体现了中庸思想。孔子认为只有“文质彬彬”,和谐搭配,才能成为君子,在君子人格的养成方面,也体现了中庸的思想。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先秦诸子的言论的分析,该题也属于文言阅读的范畴。做这类的题,第一步先要理解通文意,然后再仔细分析文句所体现的思想内涵即可。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下列语句中加粗的词,古今意思不相同的一项是 [????? ] A.夫童心者,绝假纯真,最初一念之本心也??
B.苟童心常存,则道理不行,闻见不立??
C.诗何必古选,文何必先秦??
D.乃道学之口实,假人之渊薮也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