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阅读题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
??????? 始汲黯为谒者①,以严见惮。河内失火,延烧千余家,上使往视之。还,报日:“家人失火,屋比延烧,不足忧也。臣过河南,贫人伤水旱万余家,或父子相食,臣谨以便宜,持节发仓粟以赈之。臣请归节,伏矫制之罪。”上贤而释之。以数切谏,不得留内,迁为东海太守。好清静,择丞史任之,责大指而已,不苛小。岁余,东海大治。
????????黯多病,赐告②者数,不愈。庄助复为请告,上日:“汲黯何如人哉?”助日:“使黯任职居官,无以逾人。然至其辅少主,守成深坚,招之不来,麾之不去,虽自谓贲、育③,亦不能夺之矣。”上日:“然。古有社稷之臣,至如黯,近之矣!”
????????天子使使者持大将军印,即军中拜青④为大将军,诸将皆属。尊宠于群臣无二,公卿以下皆卑奉之,独汲黯与亢礼。人或说黯日:“大将军尊重,君不可以不拜。”黯日:“夫以大将军有揖客⑤,反不重邪!”青闻,愈贤黯,数请问国家朝廷所疑,遇黯加于平日。青虽贵,有时侍中,上踞厕而视之。丞相弘燕见,上或时不冠,至如汲黯见,上不冠不见也。上尝坐武帐中,黯前奏事,上不冠,望见黯,避帷中,使人可其奏。(节选自《纲鉴易知录》卷十三)
【注】①谒者:官名。②告:休假。③贲、育:即孟贲、夏育,两人均为古代著名勇士。④青:卫青,汉武帝时名将。⑤揖客:只揖不拜之客。
对下列句子中加粗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屋比延烧,不足忧也????比:并排
B.臣请归节,伏矫制之罪??矫:假托
C.责大指而已????指:意旨
D.亦不能夺之矣????夺:强取
2、阅读题 武帝时,征北海太守诣行在所。有文学卒史王先生者,自请与太守俱,“吾有益于君”,君许之。诸府掾曹①白云:“王先生嗜酒,多言少实,恐不可与俱。”太守曰:“先生意欲行,不可逆。”
行至宫下,待诏宫府门。王先生徒怀钱沽酒,与卫卒仆射饮,日醉,不视其太守。???
太守入跪拜。王先生谓户郎曰:“幸为我呼吾君至门内遥语。”户郎为呼太守。太守来,望见王先生。王先生曰:“天子即问君何以治北海令无盗贼,君对曰何哉?”对曰:“选择贤材,各任之以其能,赏异等,罚不肖。”王先生曰:“对如是,是自誉自伐功,不可也。愿君对言,非臣之力,尽陛下神灵威武所变化也。”太守曰:“诺。”???
召入,至于殿下,有诏问之曰:“何以治北海,令盗贼不起?”叩头对言:“非臣之力,尽陛下神灵威武之所变化也。”武帝大笑,曰:“於乎②!安得长者之语而称之!安所受之?”对曰:“受之文学卒史。”帝曰:“今安在?”对曰:“在宫府门外。”有诏召拜王先生为水衡丞,以北海太守为水衡都尉。
传曰:“美言可以市尊,美行可以加人。君子相送以言,小人相送以财。”
(节选自《史记?滑稽列传》)
注:①掾曹:官府属官的名称,因分曹治事,故称。?????②於乎:呜呼。
小题1:下列各组句子中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4分)
A.①自请与太守俱 ②夫人之相与
B.①幸为我呼吾君至门内遥语②齐彭殇为妄作
C.①各任之以其能 ②犹不能不以之兴怀
D.①安得长者之语而称之②余之力尚足以入
小题2:下列语句分别表现王先生的“说话艺术”和“不羁个性”的一项是(???)(4分)
A.①愿君对言,非臣之力,尽陛下神灵威武所变化也
②王先生徒怀钱沽酒,与卫卒仆射饮,日醉
B.①何以治北海,令盗贼不起②吾有益于君
C.①幸为我呼吾君至门内遥语②先生意欲行,不可逆
D.①对如是,是自誉自伐功,不可也②有诏召拜王先生为水衡丞
小题3:下列有关原文内容的分析和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4分)
A.汉武帝召见北海太守,王先生以“我对你有好处”为由随行,太守答应了他。
B.王先生到京城后,每天喝得烂醉,甚至都不去看望一下北海太守。
C.北海太守把自己的治理之功归于汉武帝,汉武帝猜到是别人教他这样说的。
D.王先生教北海太守说谎话,没想到却弄了个官做,可见汉武帝的做事轻率、随意。
小题4:翻译画线句子(每小题2分,共4分)
(1)天子即问君何以治北海令无盗贼,君对曰何哉?
(2)美言可以市尊,美行可以加人。君子相送以言,小人相送以财。
3、阅读题 类文阅读。 赵威后问齐使 ??? 齐王使使者问赵威后。书未发,威后问使者曰:“岁①亦无恙耶?民亦无恙耶?王亦无恙耶?”使者不说,曰:“臣奉使使威后,今不问王,而先问岁与民,岂先贱而后尊贵者乎?”威后曰:“不然。苟无岁,何有民?苟无民,何有君?故有问,舍本而问末者耶?”
乃进而问之曰:“齐有处士②曰钟离子,无恙耶?是其为人也,有粮者亦食,无粮者亦食;有衣者亦衣,无衣者亦衣。是助王养其民者也,何以至今不业也?叶阳子无恙乎?是其为人,哀鳏寡,恤孤独,振困穷,补不足。是助王息其民者也,何以至今不业也?北宫之女婴儿子无恙耶?撤其环填,至老不嫁,以养父母。是皆率民而出于孝情者也,胡为至今不朝③也?此二士弗业,一女不朝,何以王齐国、子万民乎?於陵子仲④尚存乎?是其为人也,上不臣于王⑤,下不治其家,中不索⑥交诸侯。此率民而出于无用者,何为至今不杀乎?”
【注释】①岁:收成。②处士:有才能而隐居不出来做官的人。③朝:上朝。古代妇女有封号的才能上朝,所以这里的“不朝”是指未加封号。④子仲:齐国的隐士。⑤臣于王:不向王称臣,就是不做官。⑥索:求。
1.对下面两句中的“使”字意义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
(1)齐王使①使②者问赵威后
(2)臣奉使③使④威后
A.使①与使③相同,使②与使④相同
B.使①与使③不同,使②与使④相同
C.使①与使③不同,使②与使④不同
D.使①与使③相同,使②与使④不同
2.下列各句中加粗的“以”字和例句中加粗的“以”字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
例句:愿得将军之首以献秦
A.乃令从者毋以兵
B.是以众议举宠为督
C.楚战士无不一以当十
D.至老不嫁,以养父母
3.对“岂先贱而后尊贵者乎”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 )
A.难道把卑贱的放在前面,而把尊贵的放在后面吗?
B.难道把卑贱的百姓放在前面,而把我们国君放在后面吗?
C.难道是先轻视我们国王而后再尊重他吗?
D.难道是把你们国君放在前面而后再尊重我们国君吗?
4.下列对本文内容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本文反映了赵威后看重农业(收成)和人民生活而轻视齐王的态度。
B.本文反映了赵威后把农业(收成)和人民生活看得比国君还重要的民本思想。
C.本文表达了赵威后认为要治理好国家,就必须任用贤能、提倡孝道的治国主张。
D.赵威后认为,只有收成好了,人民生活才能安定;人民生活安定了,国王的统治才能巩固;贤能的隐士被任用了,老百姓都孝顺父母,国家才能治理好。
4、阅读题 刘权,字世略,彭城丰人也。祖轨,齐罗州刺史。权少有侠气,重然诺,藏亡匿死,吏不敢过门。后更折节好学,动循法度。初为州主簿,仕齐,释褐奉朝请、行台郎中。及齐灭,周武帝以为假淮州刺史。高祖受禅,以车骑将军领乡兵。后从晋王广平陈,以功进授开府仪同三司,赐物三千段。宋国公贺若弼甚礼之。开皇十二年,拜苏州刺史,赐爵宗城县公。于时江南初平,物情尚扰,权抚以恩信,甚得民和。炀帝嗣位,拜卫尉卿,进位银青光禄大夫。大业五年,从征吐谷浑,权率众出伊吾道,与贼相遇,击走之。逐北至青海,虏获千馀口,乘胜至伏俟城。帝复令权过曼头、赤水,置河源郡、积石镇,大开屯田,留镇西境。在边五载,权于权要请托,长吏贪残,据法直绳,无所阿纵。诸羌怀附,贡赋岁入,吐谷浑馀烬远遁,道路无壅。征拜司农卿。加位金紫光禄大夫。寻为南海太守。行至鄱阳,会群盗起,不得进,诏令权召募讨之。权率兵与贼相遇,不与战,先乘单舸诣贼营,说以利害。群贼感悦,一时降附,帝闻而嘉之。既至南海,甚有异政,修建城郭,绥集夷夏。数岁,遇盗贼群起,数来攻郡,豪帅多愿推权为首,权竟尽力固守以拒之。子世彻又密遣人赍书诣权,称四方扰乱,英雄并起,时不可失,讽令举兵。权召集佐僚,面斩其使,竟无异图,守之以死。卒官,时年七十。
世彻倜傥不羁,颇为时人所许。大业末,群雄并起,世彻所至之处,辄为所忌,多拘禁之,后竟为兗州贼帅徐圆朗所杀。
史臣曰:刘权淮楚旧族,早著雄名,属扰攘之辰,居尉佗①之地,遂能拒子邪计,无所觊觎,足为守节之士矣。选自《隋书·列传第二十八》有删改
注:尉佗:原名赵佗,原为南海郡的龙川县令,秦末他兼并了桂林和象郡,立自己为南越武王,文中指南越。
1.对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周武帝以为假淮州刺史——假:代理
B.宋国公贺若弼甚礼之——礼:礼遇
C.子世彻又密遣人赍书诣权——赍:送
D.时不可失,讽令举兵。——讽:讽刺
2.以下句子中,全都表现刘权坚守正义的一组是 [???? ] ①藏亡匿死,吏不敢过门
②时江南初平,物情尚扰,权抚以恩信,甚得民和
③在边五载,权于权要请托,长吏贪残,据法直绳,无所阿从
④从征吐谷浑,与贼相遇,击走之
⑤豪帅多愿推权为首,权竟尽力固守以拒之
⑥ 权召集佐僚,面斩其使,竟无异图,守之以死
A.①②⑤
B.③⑤⑥
C.④⑤⑥
D.②③⑤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刘权人生经历丰富,曾在北齐、北周、隋朝为官。尤其在隋朝为官之时,他秉公执法,造福百姓,深受朝廷的器重和人民的喜爱。
B.刘权是淮楚旧族,很早就英名显著,年少的时候有侠义之气,看重许诺的事。后来他改变不好的习惯变得好学,一举一动都遵照法度。
C.他的儿子刘世彻暗中派人联系他,让刘权乘着天下大乱之势起兵,刘权拒绝了儿子的建议,一直到死都没有反叛,实在是守节之士。
D.刘权在任南海太守之时,遇见盗贼多次前来攻打,当地的豪杰推举他为首领,让他率领大家出城迎战,他竟然在城内固守。
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从征吐谷浑,权率众出伊吾道,与贼相遇,击走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权召集佐僚,面斩其使,竟无异图,守之以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阅读题
《论语》选段(7分)
子贡曰:“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可谓仁乎?”子曰:“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论语·雍也篇》)
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 (《论语·里仁篇》)
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曰:“请问其目①。”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 (《论语·颜渊篇》)
小题1:以上三则材料中,孔子从哪些角度来论述“仁”?(4分)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