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中语文基础知识《语言文字运用》高频考点巩固(2017年最新版)(六)
2017-01-16 13:45:41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单选题  【题文】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芸斋主人说:鲁迅先生有言: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
B.“和”并不是善恶不分,是非莫辨,不是简单的混同。正如孔子所说:“君子和而不同。”
C.大陆同胞、台湾、香港、澳门同胞,还有海外侨胞,都是中华民族的子孙。
D.中国的文艺创作,文艺鉴赏也是注重整体把握,所谓气象、神韵、格调等等,都是文艺作品给予欣赏者的总体感受。


参考答案:【答案】B


本题解析:【解析】
试题解析:A项,主人说之后的冒号应改为逗号,因为一句话内不能有两个冒号。C项的“大陆同胞”后面本应用逗号,却用了顿号,搅乱了语义层次关系。D项,“气象”“神韵”“格调” 之间顿号取消,三个词都打双引号。
考点:正确使用标点符号。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 A.演译 化妆品 欢度良宵 置之死地而后生
B.嘉宾 荧光屏 眼花缭乱 冤家易解不易结
C.威慑 绿茵场 电影角本 磨刀不误砍柴工
D.安分 家具城 万古长青 宰相肚里能撑船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3、单选题  下列词语书写全都正确的一项是(??)(2分)
A.萍水相逢舸舰迷津高鹏满座时矫首而暇观
B.逸兴遄飞躬逢胜饯投笔从戎川泽纡其骇瞩
C.义愤填赝天高地炯钟鸣顶食恨晨光之曦微
D.俊采星弛藕断丝联穷且益艰饮壶觞以自酌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A项中“高鹏满座”应为“高朋满座”;C项中“义愤填赝”应为“义愤填膺”,“ 钟鸣顶食”应为“钟鸣鼎食”;D项中“藕断丝联”应为“藕断丝连”。


本题难度:简单



4、单选题  【题文】下列依次填在横线处的句子,语意和衔接都最恰当的一项是(  )
“传统笔墨根基”,一般人总是想到皴染、斧劈、刮铁、乱柴、乱麻等等一类的笔墨技法;但是人们却往往忘记了,“中国画”之所谓“中国画”的最根基性的东西:诗书画合一,与诗书画同步。前者,指的是画幅的文本呈现:                   。也就是宗白华先生所说的“                                      ”。后者,则是要求创作者的“内外兼修”,               ,使形式与内容同步俱进,因之,作者笔墨传送的就不仅仅只是山水具象,而且是意幽境远的精神文化内涵。
①即把诗、书、画放在同一个技法层面上去追求、去训练、去经营
②中国画以书法为骨干
③诗境是绘画的内容
④以诗境为灵魂
⑤而书法是绘画的形式表现手段
⑥诗、书、画同在一境层

A.③⑤②④⑥①
B.①④③⑤⑥②

C.③①②④⑤⑥
D.①③⑥②④⑤


参考答案:【答案】A


本题解析:【解析】
试题分析:③⑤讲的是诗书画的合一,②④⑥讲的是诗书画如何合一,①讲的是诗书画如何同步。这些句子和前面的题干部分前后呼应,所以选A。这样的题最好用排除法,通过题干和备选的句子的照应可以首先排除B.D两项,然后再根据句子的内容排除C.人们在表情达意过程中,常常要借助一定的手法使文句显得衔接自如、宛转流畅。除了常见的依照时间顺序、空间顺序和逻辑顺序让语言衔接起来外,话题一致等也是使语言衔接的重要手段。找到了这些手段,就找到了解答语言衔接题的突破口。
考点:语言表达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下列各项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洪水可以冲走我们的房屋、庄稼和各种财产,但它冲不走我们的意志和决心。
B.爱迪生这个名字对我国人民是不陌生的。
C.许多父母对孩子过于溺爱,饭来张口,衣来伸手,这对孩子的成长是十分不利的。
D.卡特林原先学的是法律,后来改学画肖像,有很长一段时间在北美洲的印第安人中生活并学习。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此类题目要在理解句意的基础上,仔细分析病句的类型,如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等。A.种属概念不能并列。B.主客倒置。C.分类标准不统一。前三者按句子的语气和用途分类,后者主谓句是按句子的结构特点分。所以选D。


本题难度:简单



Tags:高考 语文 语言文字运用 题库 知识点 汇总 高中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考语文知识点《文言文阅读》答..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