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中语文基础知识《语言文字运用》高频考点巩固(2017年最新版)(七)
2017-01-16 13:45:41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阅读题  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处。(6分,每空1分)
(1)剑阁峥嵘而崔嵬,????????????,???????????。?(李白《蜀道难》)
(2)闲云潭影日悠悠,????????????????????。?????(王勃《滕王阁诗》)
(3)今两虎共斗,????????????????。吾所以为此者,???????????????????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4)天行健,???????。(《诗经》)



2、单选题  【题文】下列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
A.我本想这次能在家乡同你见面,回家后才知道由于你正忙着搞科研,不回来了。
B.为什么对于这种浪费人才的现象,至今没有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呢?
C.无论干部和群众,毫无例外,都必须遵守社会主义法制。
D.经过老主任再三解释,才使他怒气逐渐平息,最后脸上勉强露出一丝笑容。



3、单选题  填入下面文段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

站在政治的立场,我们曾批评过孟子的义利之辨,______________。
①他把一个属于道德的原则,予以扩广越位地运用了 ②义利之辨不仅是保住人格的一道防线
③那是因为 ④站在道德的立场 ⑤且是知识分子和非知识分子之间辨识的一个标准
A.④①③②⑤
B.③②⑤④①
C.③①④②⑤
D.④②⑤③①



4、单选题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 A.丰盈 中西和璧 水到渠成 牛头不对马嘴
B.归隐 化为乌有 江河日下 身教重于严教
C.见外 纸短情长 玩世不恭 百思不得其解
D.辐员 放任自流 固执己见 老死不相往来



5、语言运用题  下面是一位朝圣者在布达拉官前对心中的神倾诉的“心曲”,请仿照示例,以一位远行者的口吻、身份、视角写一段话。 ????
  示例:那一月我摇动所有的经筒,不为超度,只为触摸你的指尖;那一年我磕长头在山路,不为觐见,只为贴着你的温暖;那一世我迈开双脚转山,不为修来世,只为途中见你容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Tags:高考 语文 语言文字运用 题库 知识点 汇总 高中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考语文知识点《文言文阅读》答..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