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阅读题 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始闻秋风
刘禹锡
昔看黄菊与君别,今听玄蝉我却回。
五夜飕飗①枕前觉,一年颜状镜中来。
马思边草拳毛动,雕盼青云睡眼开。
天地肃清堪四望,为君扶病上高台。 【注】①飕飗(s ōu li ú):形容风势劲疾。
(1)首联中哪一个物象暗扣着题目?第二联运用了哪种表现手法,蕴含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前人称刘禹锡,“英迈之气,老而不衰”,三、四两联是如何表现诗人这一特点的?请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①玄蝉②对比,蕴含了诗人对时光流逝、年华老去的感慨。<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阅读题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2)题。 岁暮①
(唐)杜甫
岁暮远为客,边隅还用兵。烟尘犯雪岭②,鼓角动江城。
天地日流血,朝廷谁请缨?济时敢爱死?寂寞壮心惊! [注]①本诗作于唐代宗广德元年(763)末,时杜甫客居阆州(今四川阆中)。②雪岭:又名雪山,在成都(今四川成都)西。雪岭临近松州、维州、保州(均在今四川成都西北),杜甫作本诗时,三州已被吐蕃攻占。
(1)诗人为什么会发出“寂寞壮心惊”的感慨?请结合全诗作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首诗使用了多种表达技巧,请举出两种并作赏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边境发生战事,时局艰危,朝廷中无人为国分忧;岁末暮年,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阅读题 蝶恋花
范成大
春涨一篙添水面。芳草鹅儿,绿满微风岸。画舫夷犹①湾百转,横塘塔近依前远。
江国多寒农事晚。村北村南,谷雨才耕遍。秀麦连冈桑叶贱,看看②尝面收新茧。
注释:①夷犹:迟缓。②看看:即将。
本词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参考答案:对乡村美景的喜爱和赞美之情,对淳朴、宁静的农家生活的向往之情
本题解析:这首写苏州附近田园风光的词是作者退居江湖期间作的。此词当是作者退居石湖期间作,写的是苏州附近田园风光。
“春涨一篙添水面。芳草鹅儿,绿满微风岸。”“一篙”,是指水的深度,温庭筠《洞户二十二韵》:“池涨一篙深。”“添水面”,有两重意思,一是水面上涨二是水满后面积也大了。“鹅儿”,小鹅,黄中透绿,与嫩草色相似。“绿”,就是“绿柳才黄半未匀”那样的色调。春水涨满,一直浸润到岸边的芳草;芳草、鹅儿在微风中活泼泼地抖动、游动,那嫩嫩、和谐的色调,透出了生命的温馨与活力;微风轻轻地吹,吹绿了河岸,吹绿了河
本题难度:一般
4、阅读题 【题文】阅读下面诗歌,完成后面的题目(4分)
山寺夜起
(清)江
参考答案: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
5、阅读题 (2013·江苏扬州中学月考)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
南歌子
吕本中
驿路侵斜月,溪桥度晓霜。短篱残菊一枝黄,正是乱山深处过重阳。 旅枕元无梦,寒更每自长。只言江左好风光,不道中原归思转凄凉。
【注】 吕本中在宋高宗时做过中书舍人,因主张政治清明,收复失地,得罪秦桧被免职,这首词就是他被免职后在流徙途中写成的。
小题1:请赏析本词上片开头两句中“侵”和“度”这两个动词的妙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2:上片“驿路侵斜月,溪桥度晓霜”和下片“只言江左好风光,不道中原归思转凄凉”分别用了什么样的表达方式?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3:请结合本词的写作背景,赏析词的最后两句。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小题1:前者写斜月照射下的驿路被行旅者侵扰,后者是写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
小题1:本题考查鉴赏诗歌语言中的炼字。首先,用自己的语言对该字进行解读,“侵”写斜月照射下的驿路被行旅者侵扰,“度”写溪桥上的晓霜被行旅者踏破。然后,指出所描写的匆忙奔波的人物的形象特点。
试题分析:
小题2:表达方式主要有:记叙、议论、描写、抒情。上片“驿路侵斜月,溪桥度晓霜”是描写景色,下片“只言江左好风光,不道中原归思转凄凉”是抒发情感。
试题分析:
小题3: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从本词的写作背景中可以看出吕本中被免职后又被流放。“只言”和“不道”形成对比,虽然江左风光好,但是难免思归中原的凄凉之情。既说明了原因,又表现了作者的爱国精神和刚正品格。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