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阅读题 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小题。
裴矩字弘大,河东闻喜人,襁褓而孤,为伯父让之所鞠。及长,博学,早知名。隋文帝为定州总管,召补记室,甚亲敬之。文帝即位,累迁吏部侍郎。大业初,西域诸番款①张掖塞与中国互市,炀帝遣矩监其事。矩乃访西域风俗及山川险易、君长姓族、物产服章,入朝奏之。帝大悦,每日引至御座,顾问西方之事。帝幸东都,矩以蛮夷朝贡者多,讽帝大征四方奇技,作鱼龙曼延、角觚②于洛邑,以夸诸戎狄,终月而罢。又令三市店肆皆设帷帐,盛酒食,遣掌番率蛮夷与人贸易,所至处悉令邀延就座,醉饱而散。夷人有识者,成私哂其矫饰焉。帝称矩至诚,日:“裴矩大识朕意,凡所陈奏,皆朕之成算,朕未发顷,矩辄以闻。自非奉国用心,孰能若是?”矩后从幸江都。及叉兵入关,帝问矩方略,矩日:“太原有变,京畿不静,遥为处分,恐失事机。唯銮舆早还,方可平定。”矩见天下将乱,恐为身祸,每遇人尽礼,虽至胥吏,皆得其欢心。是时,帝既昏侈逾甚,矩无所谏诤,但悦媚取容而已。太宗初即位,务止奸吏,或闻诸曹案典,多有受赂者,乃遣人以财物试之。有司门令史受馈绢一匹,太宗怒,将杀之,矩进谏日:“此人受赂,诚合重诛。但陛下以物试之,即行极法,所谓陷人以罪,恐非导德齐礼之义。”太宗纳其言,因召百僚谓曰:“裴矩遂能廷折,不肯面从。每事如此,天下何忧不治!”贞观元年卒,赠绛州刺史,谥日敬。 (选自《旧唐书·裴矩传》)
臣光日:“古人有言:君明臣直。裴矩佞于隋而忠于唐,非其性之有变也。君恶闻其过,则忠化为佞,君乐闻直方,则佞化为忠。是知君者表③也,臣者景也,表动则景随矣。”(选自《资治通鉴·唐纪八》)
[注] ①款:至,到。②鱼龙曼延、角觚:均为古代杂戏名。③表:测量日影以计时的标竿。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讽帝大征四方奇技讽:劝告。
B.成私哂其矫饰焉哂:讥笑。
C.恐为身祸,每遇人尽礼遇:优待。
D.太宗初即位,务止奸吏务:致力。
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划线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
A.①为伯父让之所鞠②身死国灭,为天下笑。
B.①以夸诸戎狄,终月而罢②还军霸上,以待将军来
C.①成私哂其矫饰焉②犹且从师而问焉
D.①太宗纳其言,因召百僚谓曰②府吏闻此变,因求暂假归
小题3:下列各组句子中,分别表明裴矩“佞于隋”和“忠于唐”的一组是(??? )
A.①又令三市店肆皆设帷帐,盛酒食②此人受赂,诚合重诛
B.①凡所陈奏……矩辄以闻②但陛下以物试之……恐非导德齐礼之义
C.①每遇人尽礼,虽至胥吏,皆得其欢心。②裴矩遂能廷折,不肯面从
D.①矩无所谏诤,但悦媚取容而已②每事如此,天下何忧不治
小题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裴矩自幼而孤,在伯父身边长大,由于博学而很早知名。隋文帝、炀帝都十分赏识他,委以要职;炀帝更因他熟悉西域风土民情,经常向他咨询西方之事。
B.裴矩工于心计,投炀帝之所好,为向戎狄夸耀强盛,建议作奇技、杂戏于洛邑,又热情款待以笼络其心;尽管“夷人有识者”对此不以为然,但深得炀帝欢心。
C.义兵入关之后,裴矩向炀帝献计,主张当即平定,以免错失良机;又见天下将乱,为全身远祸计,对人尽皆礼遇,对炀帝更是“无所谏诤”“但悦媚取容而已”。
D.唐太宗是开明的君王,但难免有失误,他先以行贿试探,后又欲诛受贿之人;裴矩直言谏劝,认为是陷入以罪,不合礼义,使太宗收回成命,并受到高度赞扬。
小题5: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裴矩遂能廷折,不肯面从。
(2)君恶闻其过,则忠化为佞;君乐闻直言,则佞化为忠。
2、阅读题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
聂政者,轵深井里人也。杀人避仇,与母、姊如齐,以屠为事。
久之,濮阳严仲子事韩哀侯,与韩相侠累有郤。严仲子恐诛,亡去,游求人可以报侠累者。至齐,齐人或言聂政勇敢士也,避仇隐于屠者之间。严仲子至门请,数反,然后具酒自畅聂政母前。
久之,聂政母死。既已葬,除服,聂政曰:“嗟乎!政乃市井之人,鼓刀以屠;而严仲子乃诸侯之卿相也,不远千里,枉车骑而交臣。臣之所以待之,至浅鲜矣,未有大功可以称者,而严仲子奉百金为亲寿,我虽不受,然是者徒深知政也。夫贤者以感忿睚眦之意而亲信穷僻之人,而政独安得嘿然而已乎!且前日要政,政徒以老母;老母今以天年终,政将为知己者用。”乃遂西至濮阳,见严仲子曰:“前日所以不许仲子者,徒以亲在;今不幸而母以天年终。仲子所欲报仇者为谁?请得从事焉!”严仲子具告曰:“臣之仇韩相侠累,侠累又韩君之季父也,宗族盛多,居处兵卫甚设,臣欲使人刺之,终莫能就。今足下幸而不弃,请益其车骑壮士可为足下辅翼者。”聂政曰:“韩之与卫,相去中间不甚远,今杀人之相,相又国君之亲,此其势不可以多人,多人不能无生得失,生得失则语泄,语泄是韩举国而与仲子为仇,岂不殆哉!”遂谢车骑人徒,聂政乃辞独行。
杖剑至韩,韩相侠累方坐府上,持兵戟而卫侍者甚众。聂政直入,上阶刺杀侠累,左右大乱。聂政大呼,所击杀者数十人,因自皮面决眼,自屠出肠,遂以死。
(节选自《史记·刺客列传》)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杀人避仇,与母、姊如齐???????????????如:到…去
B.不远千里,枉车骑而交臣???????????????枉:白白地
C.且前日要政,政徒以老母???????????????要:邀请
D.臣欲使人刺之,终莫能就???????????????就:完成
2.下列句子中,全都表现聂政“士为知己者死”侠义性格的一组是???????
①政独安得嘿然而已乎
②遂谢车骑人徒,聂政乃辞独行
③因自皮面决眼,自屠出肠,遂以死???????
④避仇隐于屠者之间
⑤游求人可以报侠累者???????????????
⑥多人不能无生得失,生得失则语泄
A.①②③??????????? B.②④⑥??????????? C.①④⑤??????????? D.③⑤⑥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聂政在作为一名刺客以前是以屠宰为业的,他之所以与母亲等人逃跑到齐国去,是因为他杀了人后为了躲避仇敌的报复。
B.聂政被严仲子看中,是因为严仲子在齐国访求能向韩相侠累报仇的人时,有人向他介绍了有勇气、有胆量的聂政这个人。
C.聂政之所以愿意去刺杀侠累,原因是严仲子登门拜访以及来往几次后,备下酒席,亲自向聂政母亲敬酒的举动打动了他。
D.聂政是市井小民,面对身为卿相的严仲子的真诚请求,他非常激动,于是不顾亲友的反对和阻拦,毅然前去刺杀了侠累。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夫贤者以感忿睚眦之意而亲信穷僻之人,而政独安得嘿然而已乎!
译文:????????????????????????????????????????????????????????????
(2)遂谢车骑人徒,聂政乃辞独行。
译文:????????????????????????????????????????????????????????????
3、单选题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粗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 A.金就砺则利(金:金属制的刀剑等;砺:磨刀石)/而致千里(致:到达)/非能水也,而绝江河(水:动词,游水;绝:横渡)
B.是故圣益圣(前后两个“圣”都是形容词,指圣明)/吾师道也(师:动词,学习)/六艺经传皆通习之(六艺:书,数,礼,乐,射,御)
C.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之:这些;贤:才干)/而耻学于师(耻:认为可耻)/惑之不解(解:解决)
D.爱其子,择师而教之(其:自己;教,教育)/小学而大遗(小:小的东西,形容词作名词)/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是故:因此)
4、单选题 下列加粗字释义有误的一项是 [???? ] A.尝为晋君赐矣(恩惠) 又欲肆其西封(疆界)
以乱易整,不武(符合武德) 拔剑切而啖之(吃)
B.因人之力而敝之(损害) 发图(打开)
比诸侯之列(并,列) 荆轲废(倒下)
C.少假借之(稍微) 以其所奉药囊提轲(掷击)
鲰生(浅陋、卑微) 臣愿得谒之(进见)
D.见陵之耻(被) 素善留侯张良(友善、交好)
厚遗秦王宠臣中庶子蒙嘉(赠送) 而右手揕其胸(刺)
5、阅读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10题。
古弼为人,忠慎质直;尝以上谷苑囿太广,乞减太半以赐贫民,入见魏主,欲奏其事。帝方与给事中刘树围棋,志不在弼;弼侍坐良久,不获陈闻。忽起,捽树头,掣下床,搏其耳,殴其背,曰:“朝廷不治,实尔之罪!”帝失容,舍棋曰:“不听奏事,朕之过也,树何罪!置之!”弼具以状闻,帝皆可其奏。弼曰:“为人臣无礼至此,其罪大矣。”出诣公车,免冠徒跣请罪。帝召入,谓曰:“吾闻筑社之役,蹇蹶而筑之,端冕而事之,神降之福。然则卿有何罪!其冠履就职。苟可以利社稷,便百姓者,竭力为之,勿顾虑也。”
太子课民稼穑,使无牛者借人牛以耕种,而为之芸田以偿之,凡耕种二十二亩而芸七亩,大略以是为率。使民各标姓名于田首以知其勤惰,禁饮酒游戏者。于是垦田大增。
八月,乙丑,魏主畋于河西,尚书令古弼留守。诏以肥马给猎骑,弼悉以弱者给之。帝大怒曰:“笔头奴敢裁量朕!朕还台,先斩此奴!”弼头锐,故帝常以笔目之。弼官属惶怖,恐并坐诛,弼曰:“吾为人臣,不使人主盘于游畋,其罪小;不备不虞,乏军国之用,其罪大。今蠕蠕方强,南寇未灭,吾以肥马供军,弱马供猎,为国远虑,虽死何伤!且吾自为之,非诸君之忧也。”帝闻之,叹曰:“有臣如此,国之宝也。”赐衣一袭,马二匹,鹿十头。(选自《资治通鉴》第一百二十四卷)
小题1:选出加点词语解释正确的一项(8分)(???)
A.帝方与给事中刘树围棋,志不在弼志:志向。
B.忽起,捽树头,掣下床捽:捶打。
C.苟可以利社稷,便百姓者,竭力为之便:便利,方便。
D.为之芸田以偿之芸:代之种植蔬菜的田地。
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8分)(???)
?
A.尝以上谷苑囿太广
乞减太半以赐贫民

B.不听奏事,朕之过也
有臣如此,国之宝也
C.朝廷不治,实尔之罪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D.八月,乙丑,魏主畋于河西
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
小题3: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直接表现古弼“质直”的一组是(8分)(???)
①尝以上谷苑囿太广,乞减太半以赐贫民
②捽树头,掣下床,搏其耳,殴其背
③苟可以利社稷,便百姓者,竭力为之,勿顾虑也
④弼官属惶怖,恐并坐诛
⑤诏以肥马给猎骑,弼悉以弱者给之
⑥今蠕蠕方强,南寇未灭,吾以肥马供军,弱马供猎,为国远虑,虽死何伤
A.①②⑤⑥
B.①③④⑤
C.②③④⑥
D.②③⑤⑥
小题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8分)( )
A.魏主因为古弼请求他把皇家苑囿一半的占地赐给百姓而对其不满,当古弼再次进宫上奏时,魏王借与刘树下围棋而对他置之不理。
B.古弼在魏王面前公然打骂刘树,可见古弼对魏王也根本没放在眼里。
C.古弼督促百姓种庄稼,让没有牛的人家去向有牛的人家借牛来耕种,然后再替有牛的人家锄地来作为偿还,还禁止百姓喝酒和游玩。因此,开垦的农田大大增加。
D.古弼几次冲撞魏王,但魏王都未因此而治他的罪,反而对其大加赞赏与恩赐。
小题5: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8分)
⑴吾闻筑社之役,蹇蹶而筑之,端冕而事之,神降之福。然则卿有何罪!(9分)
译文:???????????????????????????????????????????????????????????????????????
⑵今蠕蠕方强,南寇未灭,吾以肥马供军,弱马供猎,为国远虑,虽死何伤!(9分)
译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