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考语文知识点汇总《古代诗歌鉴赏》高频试题巩固(2017年最新版)(十)
2017-01-16 14:32:20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阅读题  阅读下面一首诗
滁州西涧 ?????????韦应物
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小题1:诗的第一句表明了作者对涧边草的什么情感?最能体现这一情感的是哪个字?(5分)
小题2:后两句历来为人们称道,这两句描绘了哪些景物?这些景物又创设出一种怎样的意境?表达出作者什么样的感情。


参考答案:
小题1:(4分)情感:喜爱 ????体现情感的字是:


本题解析:1、本题考查对诗歌情感和炼字的把握。 “独怜”是偏爱的意思,偏爱幽草,流露着诗人对幽草的喜爱和恬淡的胸怀。“怜”字最能体现此情。
2、本题考查重要诗句的理解分析。后二句是说:傍晚下雨潮水涨得更急,郊野的渡口没有行人,一只渡船横泊河里。这雨中渡口扁舟闲横的画面,蕴含着诗人对自己无所作为的忧伤,引人思索。末两句以飞转流动之势,衬托闲淡宁静之景,可谓诗中有画,景中寓情。


本题难度:一般



2、阅读题  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从军行
杨炯
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
牙璋辞凤阙,铁骑绕龙城。
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
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
问:最后两句采用的是___________的抒情方式,既表现了作者_________
  的思想,也反映了当时唐王朝强盛国势下的____________的民族心态,读来令人豪情满怀。“牙璋”“凤阙”“铁骑”“龙城”采用的都是_______的修辞方法。


参考答案:
直抒胸臆的表达方式;忠君报国和建功立业的思想;举国上


本题解析:尾联“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写得极为豪壮,这是盛唐气象的表现。考生由此并结合标题“从军行”来分析即可。


本题难度:简单



3、阅读题  【题文】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题目。
慈姥矶①   何逊 
暮烟起遥岸,斜日照安流。
一同心赏夕,暂解去乡忧。
野岸平沙合,连山远雾浮。
客悲不自已,江上望归舟。
【注】①这首诗写作者辞家出门,有友人送至矶下。
【小题1】诗的颈联中,有两个字用得十分传神,请找出来加以赏析。(6分)
【小题2】诗人的情感有怎样的变化?请结合全诗分析。(5分)


参考答案:【答案】
【小题1】“合”“浮” (2分) “合” 字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



4、阅读题  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两首古诗,然后回答问题。
齐安郡中偶题
杜牧
两竿落日溪桥上,半缕轻烟柳影中。
多少绿荷相倚恨,一时回首背西风。
暮热游荷池上
杨万里
细草摇头忽报侬,披襟拦得一西风。
荷花入暮犹愁热,低面深藏碧伞中。
这两首诗都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来刻画“荷”的形象?


参考答案:拟人手法。前一首的“绿荷”有“恨”而“背西风”,含有诗人之恨


本题解析:同为拟人的手法,却因为诗人的感情不一样而塑造了不同的意象。艺术手法的分析,不仅要分析用了什么手法,还要分析运用这种手法所起的作用。


本题难度:一般



5、阅读题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上林春令·十一月三十日见雪
毛滂
蝴蝶初翻帘绣,万玉女、齐回舞袖。落花飞絮蒙蒙,长忆著、灞桥①别后。
浓香斗帐自永漏②,任满地、月深云厚。夜寒不近流苏,只怜他、后庭梅瘦。   [注]①灞桥:唐朝时,在灞桥上设立驿站,凡送别亲人与好友东去,多在这里分手。②永漏:即古时计时器水漏。
(1)词的标题中有“见雪”,但词句中却不见一字写雪,又处处见雪,请作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优秀的咏物作品是咏物而不滞于物,请分析下阕以梅花衬托雪景的深远意义。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上阕中的“蝴蝶”、“玉女”、“落花飞絮”都是用来比喻飞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Tags:高考 语文 古代诗歌鉴赏 题库 知识点 汇总 高中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考语文知识点总结《文学类文本..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