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阅读题 阅读下面这首七言绝句,根据要求写一段评析性的文字, 150字左右。 赤壁
[唐]杜牧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①。 【注】①二乔:即大乔、小乔,她们分别是东吴前国主孙策和军事统帅周瑜的夫人。对于这首诗的后两句,宋代的许颧非常反感。他在《彦周诗话》中批评说:孙权的霸业系此赤壁一战,若这一仗打败了,那么国家就要灭亡,百姓就要遭殃,而杜牧不担忧这些大事,只担心“二乔”会被捉去,实在是“措大(旧称贫寒失意的读书人)不识好恶”。你认为这一批评成立吗?为什么?如果把末句改为“国破家亡在此朝”,表达效果又如何?请就以上问题谈谈你的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许频的批评不成立。这是一个既浅薄又粗暴的批评。文学创作讲究以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阅读题 阅读下面的唐诗,按照要求,完成赏析。
贫交行
杜?甫
翻手为云覆手雨,纷纷轻薄何须数。
君不见管鲍贫时交,此道今人弃如土。
注?管鲍:管仲与鲍叔牙。
清杨伦《杜诗镜铨》引王嗣奭(shì)的话说,此诗“作‘行’,止此四句,语短而恨长,亦唐人所绝少者”。
请就本诗的主要表现手法和抒发的情感写一段赏析文字。
答:?????????????????????????????????????????????????????????????????????????????????????????????????????????????????????????????????????????????????????????????????????????????????????????????????????????????????????
?????????????????????????????????????????????????????????????????????????????????????????????????????????????????????????????????????????????????????????????????????????????????????????????????????????????????????????????
参考答案:本诗从现实入笔,转而思古。“今人”重势利之交,“轻薄”非常普
本题解析:
本题是诗歌鉴赏的常见题型,一般是给出几个赏析的角度,让学生任意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角度加以简析。分析诗歌的手法和感情也是常见的分析角度。
本诗从手法上说,先从现实写起“翻云覆雨”的背信弃义已经成为社会上常见的现象,纷纷皆是;接着作者笔锋一转,回忆古代“管鲍之交”的美谈,与今人的“假丑恶”以及人情反复形成强烈对比,以满腔愤慨鞭挞世情;诗歌最后再次回到现实——“管鲍之交”已经被人当做泥土一样弃掷,作者用夸张的手法把自己内心深处的悲愤、郁结、沮丧之情喷泄而出。
本题难度:一般
3、阅读题 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问题。 咏 风
王 勃
肃肃凉风生,加我林壑清。
驱烟寻涧户,卷雾出山楹。
去来固无迹,动息如有情。
日落山水静,为君起松声。 (1)这首诗的“诗眼”在颈联,是哪两个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首诗写“风”,主要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请简要分析其表达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简述你对这首诗的立意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有情
(2)拟人,诗人用“驱”、“卷”、“寻”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阅读题 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望江南
戴复古①
石屏老,家住海东云。本是寻常田舍子,如何呼唤作诗人?无益费精神。
千首富,不救一生贫。贾岛形模元自瘦,杜陵言语不妨村②。谁解学西昆③?
注:①戴复古(1167-?)南宋著名的江湖派诗人。字式之。常居南塘石屏山,故自号石屏。②西昆体诗人杨亿贬杜甫为村夫子。③西昆,指西昆体诗歌,形式上追求对仗与华丽,内容空虚。
(1)对比是本词最突出的表现手法,请指出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进行对比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作者在这首《望江南》序中说:“仆既为宋壶山说其自说未尽处,壶山必有答语,仆自嘲三解。”对作者的自嘲,你是怎样理解的?作者通过自嘲表达怎样的情怀和见解?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①“田舍子”与“诗人”对比。
②“富”与“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阅读题 阅读下面一首词,完成后面题目。(7分)????????????????????????????????????????????????
江城子
秦观
西城杨柳弄春柔。动离忧,泪难收。犹记多情,曾为系归舟。碧野朱桥当日事,人不见,水空流。
韶华①不为少年留。恨悠悠,几时休。飞絮落花时候、一登楼。便作②春江都是泪,流不尽,许多愁。
[注]①韶华:青春年华,又指美好的春光。②便作:纵使。
小题1:请结合“杨柳”“飞絮”两个意象分析这首词表达的思想情感。(3分)?????????????????????????????????????????????????????????????????????????????????????????????????????????????????????????????????????????
小题2:请从修辞手法角度赏析“便作春江都是泪,流不尽,许多愁。”(3分)古代写愁的名句很多,请写出用相同修辞手法写“愁”的诗句。(1分)
参考答案:
小题1:【示例】柳色,通常能使人联想到青春及青春易逝
本题解析:
小题1:
试题分析:对意象的鉴赏是诗词鉴赏中常考的内容,在复习中,要注意积累诗词中的常见意象及其代表含义。比如,月亮代表思乡,菊花代表孤傲高洁,梅花代表坚贞不屈,松柏象征孤高正直坚强等。因“柳”、“留”二字谐音,杨柳这个意象经常暗喻离别,而“柳色”多用以烘托春日的情思,通常使人联想到青春及青春易逝,而柳絮漫天飞舞的姿态又常常会撩乱人的思绪。(答出“青春易逝”“离愁别恨”各1分,结合意象分析1分。)
小题2:
试题分析:鉴赏诗词的表现手法答题时要先总述后分析。“便作春江都是泪,流不尽,许多愁。”“春江”有“泪”,江水似“愁”流不尽,比喻和夸张,写出了愁绪之多。(手法1分,具体解析1分,情感 1分。相同修辞的名句只要用比喻和夸张写愁,书写正确,均给分。注:修辞答出比喻即可。)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