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阅读题 阅读下面文字,回答问题:
于是项王乃欲东渡乌江。乌江亭长檥船待,谓项王曰:“江东虽小,地方千里,众数十万人,亦足王也。愿大王急渡。今独臣有船,汉军至,无以渡。”项王笑曰:“天之亡我,我何渡为!且籍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今无一人还,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纵彼不言,籍独不愧于心乎?”乃谓亭长曰:“吾知公长者。吾骑此马五岁,所当无敌,尝一日行千里,不忍杀之,以赐公。”乃令骑皆下马步行,持短兵接战。独籍所杀汉军数百人。项王身亦被十余创。顾见汉骑司马吕马童曰若非吾故人乎马童面之指王翳曰此项王也项王乃曰:“吾闻汉购我头千金,邑万户,吾为若德。”乃自刎而死。
小题1:下面句子中“之”的用法与“天之亡我,我何渡为”,相似的一组是(???)
A.杳不积压其所之也
B.秦人视之亦不甚惜
C.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
D.使秦复爱六国之人
小题2:加横线句子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顾见汉骑│司马吕马童曰│若非吾故人乎│马童面之│指王翳曰│此项王也
B.顾见汉骑司马吕马童│曰│若非吾故人乎│马童面之│指王翳曰│此项王也
C.顾见│汉骑司马吕马童│曰│若非吾故人乎│马童面之指王翳曰│此项王也
D.顾见汉骑司马吕│马童│曰│若非吾故人乎│马童面之指王翳曰│此项王也
小题3:下面句子中没有词类活用现象的一句是(??)
A.于是项王乃欲东渡乌江
B.从数十万人,亦足王也
C.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
D.若非吾故人乎
小题4:下面判断错误的一项是(??)
A.“江东虽小,地方千里”,其中“地方”是古今异义词,为“土地方圆”之意。
B.“项王笑曰”之中的“笑”,是对项王神态的一处细节描写,展示出他淳朴、真挚、重义的形象特点。
C.这段文字写项羽江边拒渡、赠马、赐头,表现了他知耻重义、视死如归的性格。
D.辛弃疾“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的诗句,对项羽拒渡的英雄壮举进行了高度的评价。
2、阅读题
孟子曰:“杨子取为我①,拔一毛而利天下,不为也。墨子兼爱,摩顶放踵利天下,为之。子莫执中②。执中为近之。执中无权,犹执一也。所恶执一者,为其贼道也,举一而废百也。”
选自卷十三第二十六篇
注释:
①杨子:即杨朱,战国时期魏国人。其学说重在爱己,不为外物所累。
②子莫:人名。
1、将文中画线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①执中为近之。执中无权,犹执一也。
② 所恶执一者,为其贼道也,举一而废百也
2、请问孟子在选段中用三个例子从正反两面论述了什么问题?
3、阅读题 吕元膺,字景夫,郓州东平人。质度瑰伟,有公侯之器。出为蕲州刺史,颇著恩信。尝岁终阅郡狱囚,囚有自告者曰:“某有父母在,明日元正不得相见。”因泣下。元膺悯焉,尽脱其械纵之,与为期。守吏曰:“贼不可纵。”元膺曰:“吾以忠信待之。”及期,无后到者。由是群盗感义,相引而去。
元和初,迁谏议大夫、给事中。规谏驳议,大举其职。及镇州王承宗之叛,宪宗将以内臣吐突丞璀为招讨处置使。元膺与给事中穆质等八人抗论不可。指谕明切,宪宗纳之,为改使号,然犹专戎柄,无功而还。出为同州刺史,及中谢,上问时政得失,元膺论奏,辞气激切,上嘉之。翌日谓宰相曰:“元膺有谠言直气,宜留在左右,使言得失,卿等以为何如?”李籓、裴垍贺曰:“陛下纳谏,超冠百王,乃宗社无疆之休。臣等不能广求端士,又不能数进忠言,孤负圣心,合当罪戾。请留元膺给事左右。”
度支使潘孟阳与太府卿王遂迭相奏论,孟阳除散骑常侍,遂为邓州刺史,皆假以美词。元膺封还诏书,请明示枉直。江西观察使裴堪奏虔州刺史李将顺赃状,朝廷不覆按,遽贬将顺道州司户。元膺曰:“廉使(官名)奏刺史赃罪,不覆检即谪去,纵堪之词足信,亦不可为天下法。”又封诏书,请发御史按问,宰臣不能夺。
十年七月,郓州李师道留邸伏甲谋乱。师道伏甲百余于邸院,将焚宫室而肆杀掠。已烹牛飨众,明日将出。会小将李再兴告变,元膺追兵伊阙,围之……及穷按之,嘉珍、门察皆称害武元衡者。元膺以闻,送之上都。元膺因请募山河子弟以卫宫城,从之。盗发之日,都城震恐,留守兵寡弱,不可倚。而元膺坐皇城门,指使部分,气意自若,以故居人帖然。
数年,充河中节度等使。时方镇多事姑息,元膺独以坚正自处,监军使及往来中贵,无不敬惮。入拜吏部侍郎,因疾固让,改太子宾客。元和十五年二月卒。 (选自《旧唐书》,有删改)
1.对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有公侯之器——器:才能
B.宰臣不能夺——夺:争夺
C.及穷按之——按:查办
D.因疾固让——固:坚决
2.以下句子中,全都表明吕元膺“大举其职”的一组是 [???? ] < style="WORD-BREAK: break-all" border="0" cellspacing="0" width="650">①尽脱其械纵之 ②元膺与给事中穆质等八人抗论不可 ③皆假以美词 ④请明示枉直 ⑤纵堪之词足信,亦不可为天下法 ⑥元膺追兵伊阙,围之
A.①③⑤
B.①④⑥
C.②⑤⑥
D.②③④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吕元膺任蕲州刺史时体恤囚犯思家之苦,允许他们春节回乡与家人团聚,当地的盗贼因此而感动,主动离开了蕲州。
B.吕元膺反对吐突丞璀为招讨处置使,致使出兵无功而返,险些被贬到同州,后因正气直言受赏识,才又留在皇上身边。
C.吕元膺除了能尽心规谏外,还具有军事才能,曾在平定李师道叛乱时表现出色。
D.吕元膺在任河中节度使等职时,地方掌权的军官处理政务多不守原则,只有他坚持正道,因此监军使及往来办事的宦官都很敬畏他。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臣等不能广求端士,又不能数进忠言,孤负圣心,合当罪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而元膺坐皇城门,指使部分,气意自若,以故居人帖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阅读题 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题目。
铁铉,邓人,洪武中,由国子生授礼科给事中,调都督府断事。尝谳疑狱,立白。太祖喜,字之曰“鼎石”。
建文初,为山东参政。李景隆之北伐也,铉督饷无乏。景隆兵败白沟河,单骑走德州,城戍皆望风溃。铉与参军高巍感奋涕泣,自临邑趋济南,偕盛庸、宋参军等誓以死守。燕兵攻德州,景隆走依铉。德州陷,燕兵收其储蓄百余万,势益张。遂攻济南,景隆复大败,南奔。铉与庸等乘城守御。燕兵堤水灌城,筑长围,昼夜攻击。铉以计焚其攻具,间出兵奋击。又遣千人出城诈降。燕王大喜,军中皆欢呼。
铉伏壮士城上,候王入,下铁板击之。别设伏、断桥。既而失约,王未入城板骤下。王惊走,伏发,桥仓卒不可断,王鞭马驰去。愤甚,百计进攻。凡三阅月,卒固守不能下。
当是时,平安统兵二十万,将复德州,以绝燕饷道。燕王惧,解围北归。燕王自起兵以来,攻真定二日不下,即舍去。独以得济南,断南北道,即画疆守,金陵不难图。故乘大破景隆之锐,尽力以攻,期于必拔,而竟为铉等所挫。
帝闻大悦,遣官慰劳,赐金币,封其三世。铉入谢,赐宴。凡所建白皆采纳。擢山东布政使。寻进兵部尚书。以盛庸代景隆为平燕将军,命铉参其军务。是年冬,庸大败燕王于东昌,斩其大将张玉。燕王奔还北平。
自燕兵犯顺,南北日寻干戈,而王师克捷,未有如东昌者。自是燕兵南下由徐、沛,不敢复道山东。比燕兵渐逼,帝命辽东总兵官杨文将所部十万与铉合,绝燕后。文师至直沽,为燕将宋贵等所败,无一至济南者。四年四月,燕军南缀王师于小河,铉与诸将时有斩获。
连战至灵璧,平安等师溃被擒。既而庸亦败绩。燕兵渡江,铉屯淮上,兵亦溃。
燕王即皇帝位,执之至。反背坐廷中嫚骂,令其一回顾,终不可,遂磔于市。年三十七。?????????????????????????????????
(节选自《明史》)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偕盛庸、宋参军等誓以死守偕:和……一起
B.凡三阅月阅:查看
C.南北日寻干戈寻:挑起
D.铉屯淮上屯:驻扎
小题2:以下句子中,全都表明铁铉“足智多谋”的一组是(3分)
①铉督饷无乏?????????????????????????②铉以计焚其攻具,间出兵奋击
③又遣千人出城诈降???????????????????④铉屯淮上,兵亦溃
⑤铉伏壮士城上,候王入,下铁板击之???⑥反背坐廷中嫚骂
A.①②⑤
B.②③⑤
C.①②⑥
D.③④⑤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由于铁铉机智灵敏善决疑狱,太祖朱元璋赐字“鼎石”。建文初年,他被任命为山东参政。
B.大将军李景隆率军北伐时,铁铉负责督运粮饷从无匮乏。李景隆兵败后,各城守军皆望风而溃,铁铉与参军高巍感奋涕泣,从临邑赶到济南,偕盛庸、宋参军等誓死守卫。
C.燕王朱棣连续三月攻打济南,主要是企图攻占济南后,即可割断南北,占有整个中原地区,进而图谋金陵,但是没料到被铁铉挫败,只好兵退北平。
D.朱棣攻济南时,筑堤挡水,引河水灌城。铁铉决定以诈降之计,诱杀朱棣,但可惜计划失败,引发了燕军更加疯狂的攻势。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故乘大破景隆之锐,尽力以攻,期于必拔,而竟为铉等所挫。(5分)
(2)燕军南缀王师于小河,铉与诸将时有斩获。(5分)
5、阅读题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 滕待制宗谅墓志铭
范仲淹 君讳宗谅,字子京。大中祥符八年春,与予同登进士第,始从之游,然未笃知其为人。及君历滩、连、泰三州从事,在泰日,予为盐官于郡下,见君职事外,孜孜聚书作文章,爱宾客。又与予同护海堰之役,遇大风至,即夕潮上,兵民惊逸,吏皆苍惶,不能止,君独神色不变,缓谈其利害,众意乃定。予始知君必非常之才而心爱焉。
君去海陵,得召试学士院,迁殿中垂。时明肃太后晚年未还政间,君尝有鼓议。暨明肃厌代,朝廷摧当时敢言者,赠右司谏,拜左正言,迁左司谏。西戎犯塞,边牧难其人,朝廷进君刑部员外郎、知泾州,赐金紫。及葛怀敏败绩于定州,寇兵大入,诸郡震骇,君以城中乏兵,呼农民数千,皆戎服登城,州人始安。又以金缯募敢捷之士,昼夜探伺,知寇远近及其形势。君手操简檄,关白诸郡,日二三次,诸郡莫不感服。予时为环庆路经略部署,闻怀敏之致,引藩汉兵为三道以助泾原之康,时定州事后,阴翳近十日,士皆沮怯,君咸用牛酒迎劳,霈然霑足,士众莫不增气。又泾州士兵多没于定州,君悉籍其姓名,列于佛寺,哭而祭之。复抚其妻孥,各从其欲,无一失所者。及君去泾之日,其战卒妻孥数百口,环其亭馆而号送之,观者为流涕。
会御史梁坚奏动君用度不节,至本路费库钱十六万婚。及遣中使检察,乃君受署之始,诸部属羌之长千余人皆来谒见,悉遣劳之,其费近三千缗,盖故事也。坚以诸军月给并而言之,诬以其数尔。予时待罪政府,尝力辫之。降一官,仍充天章阁待制、知镜州,又徙知岳州。君知命乐职,庶务毕葺。迁知苏州,俄感疾,以某年月日,薨于郡之黄堂,享年五十七。(选自《范仲淹全集》,有改动)
1.对下列句子中加粗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君尝有鲤议?鲤:刚直。???
B.复抚其妻攀?抚:抚养。
C.盖故事也???故事:旧例。
?D.庶务毕葺?葺:整治。
2.下列句子中,全部直接表现滕宗谅为“非常之才”的一组是(???? )
①与予同登进士第
②君独神色不变,缓谈其利害
③呼农民数千,皆戎服登城
④君咸用牛酒迎劳,需然雳足
⑤环其亭馆而号送之
⑥君知命乐职,庶务毕葺。
A.1/3/5?
B.1/4/6?
C.2/3/6?
D.2/4/5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作者在泰州做官时,看到滕宗谅勤勉地搜集图书写作文章,喜欢结交宾客,又见到他守护海堤时的表现,才从内心喜欢他。
B.西边的少数民族侵犯边塞,朝廷为谁来做守卫边疆的行政长官为难,就晋升滕宗谅为刑部员外郎、径州知州,赐给他金鱼袋及紫服。
C.葛怀敏在定州打了败仗,贼兵大规模进犯,各郡都惊惧,滕宗谅因为定州城内缺乏士兵,就喊来几千个农民,都穿上军服登上城墙,州中的人民才安定下来。
D.御史梁坚上奏章弹劫滕宗谅用度不节俭,皇帝派遣使者检察,才知道是滕宗谅刚上任的时候,依照旧例花费了近三千缉钱,并非十六万络钱。
4.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与予同登进士第,始从之游,然未笃知其为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又以金增募敢捷之士,昼夜探伺,知寇远近及其形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坚以诸军月给并而言之,诬以其数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