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单选题 下列各组加粗词含义不同的一项是
[???? ]
A.穷岛屿之萦回
B.响穷彭蠡之滨
C.穷睇眄于中天
D.觉宇宙之无穷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2、阅读题 文言文
又谓逵曰:“馆中禄薄,能以家来乎?”逵曰:“亲老不能涉险远。”桧徐曰:“当以百金为助。”逵唯唯而已。又遣所亲申前言,讽逵往谢,逵不答,桧滋怒,欲挤之,未及而死。帝临哭桧还,即迁逵著作佐郎兼权礼部员外郎。帝如景灵宫,秘省起居惟逵一人。帝屡目逵,即日命引见上殿,帝迎谓曰:“卿知之乎?始终皆朕自擢。自卿登第后,为大臣沮格,久不见卿。秦桧日荐士,未尝一语及卿,以此知卿不附权贵,真天子门生也。”诏充普安郡生府教授。逵奏:“言路久不通,乞广赐开纳,勿以微贱为间,庶几养成敢言之气。”帝嘉之。二十六年,迁著作郎,寻除起居郎。入谢,帝又曰:“秦桧炎炎,不附者惟卿一人。”逵曰:“臣不能效古人抗折权奸,但
不与之同尔,然所以事丞相礼亦不敢阙。”又曰:“受陛下爵禄而奔走权门,臣不惟不敢,亦且不忍。”明年同知贡举,尽公考阅,以革旧弊,遂得王十朋、阎安中。……逵以疾求外,帝命国医王继先视疾,不可为矣。卒年四十一。帝为之抆泪叹息。逵尝自谓司马温公不近非色不取非财吾虽不肖庶几慕之。
小题1:下列句子中加线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而逵对独当帝意当:适合
B.亲老不能涉险远亲老:亲人和老人
C.逵不答,桧滋怒滋:更加
D.寻除起居郎寻:不久
小题2:下列各句中“以”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
①侩以实对??????????②能以家来乎????????③当以百金为助??
④以此知卿不附权贵??⑤勿以微贱为间??????⑥尽公考阅,以革旧弊
⑦逵以疾求外
A.①③⑤
B.②④
C.⑤⑦
D.③④⑥
小题3:以下句子分别编为四组,能够表现赵逵不附权贵的一组是(???)(3分)
①?论君臣父子之情甚切,擢第一。??②逵单车赴阙。????③逵唯唯而已。
④讽逵往谢,逵不答。
?????????????⑤帝为之抆泪叹息。
A.①④
B.②③⑤
C.①②⑤
D.③④
小题4:下列叙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A.赵逵读书能考察历代兴衰治乱事迹和当代名人贤士的行为节操,深入探讨研究,尊崇接近那些贤人。
B.赵逵中进士后因言论不合秦桧的心意而被罢免官职,后经皇帝询问才被任命为朝官,赴朝廷时,征税者迎合秦桧的心意搜查他的行囊。
C.赵逵在朝任官,秦桧既出言打击又想施惠拉拢,赵逵不为所动。秦桧死后,赵逵受皇帝信任升官。
D.赵逵直言奏告皇帝应广开言路使人敢言,后来他主管科举考试,能完全公正地考核察看考生,革除旧弊,选到了王十朋等人才。
小题5:断句和翻译。(9分)
(1)用“/”给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线的句子断句。(3分)
逵尝自谓司马温公不近非色不取非财吾虽不肖庶几慕之
(2)翻译下面的句子。(6分)
①秦桧炎炎,不附者惟卿一人。
②臣不能效古人抗折权奸,但不与之同尔,然所以事丞相礼亦不敢阙。
参考答案:
小题1:B
小题2:C
小题3:D
本题解析:
参考译文:
赵逵接着皇帝写的《芝草诗》写诗,他的诗中有“皇心未敢宴安图”的句子,秦桧见到这诗句发怒说:“赵逵还认为不太平吗?”又对赵逵说:“你在馆阁中俸禄少,能把家迁来吗?”赵逵说:“我的父母亲年老不能走又险又远的路。”秦桧缓了缓说:“我会用百两银子帮助你。”赵逵只是连声应答而已。过后秦桧又派他亲近的人重复前面的话,暗示赵逵去感谢秦桧,赵逵不答复,秦桧更加愤怒,想要陷害他,没有来得及做他就死了。皇帝参加了秦桧的丧礼回来,立即提升赵逵为著作佐郎兼代理礼部员外郎。皇帝去景灵宫,尚书省随宰相入见皇帝的只有赵逵一个人。皇帝多次注视赵逵,
当天命令引见赵逵上殿,皇帝迎上去对他说:“您知道吗?始终都是我自己提拔你。自从您中进士后,被大臣们阻止,我很久见不到您。秦桧每天推荐人,不曾一句话提到您,凭这个知道您不依附权贵,您真是天子的门生啊。”下令赵逵充任普安郡王府教授。赵逵上奏:“言路很久不通了,请求您批准广开言路采纳意见,不要因为进言的人身份微贱形成阻隔,有希望养成人们敢于说话的风气。”皇帝认为他说得好。绍兴二十六年,赵逵提升为著作郎,不久任命为起居郎。赵逵入宫感谢,皇帝又说:“秦桧势力很大,不依附他的只有您一个人。”赵逵说:“我不能效仿古人抗拒驳斥权贵奸佞,只是不跟他们同流合污而已,然而用来侍奉宰相的礼节也不敢缺失。”他又说:“接受陛下的官位和俸禄却奔走在权贵的门下,我不仅不敢这样做,而且也不忍心这样做。”第二年赵逵与礼部长官一同主管科举考试,赵逵能完全公正地考核察看考生,革除了旧时的弊端,于是选到了王十朋、阎安中。……赵逵因为疾病请求调出朝廷,皇帝命令国医王继先给他看病,他的病已经不能治了。他去世时年四十一。皇帝为他擦眼泪叹息。赵逵曾对自己说:“司马温公不接近不该接近的女色,不取不该取的钱财,我虽然没有德才,希望自己能仰慕他。
本题难度:简单
3、语言运用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①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论语·里仁》)
②闻道者,必真知而笃信之,吾辈自己不能自信,心中已无把握,焉能闻道?(《曾文正公全集》)
简要分析上述两段文字所体现的精神,联系现实谈谈你的理解。字数200字左右。(12分)
参考答案:第一段文字表达了一个人要想立志于追求真知,不要把物欲追求放在
本题解析:对文章的分析综合能力。
本题难度:一般
4、阅读题 把下列《论语》中的文段翻译成现代汉语
颜渊、季路侍。子曰:“盍各言尔志?”子路曰:“愿车马衣轻裘,与朋友共,敝之而无憾。”颜渊曰:“愿无伐善,无施劳。”子路曰:“愿闻子之志!”子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
参考答案:
颜渊、季路侍立在孔子身旁。孔子说:“何不各人说说自己
本题解析:
子路:他在这里表达的是一种“公有”的思想,同时也表现了他胸襟广阔、仗义疏财的品格。
颜渊:他的志向其实是道德修养的自我完善。既表现了一种高尚的奉献精神,也表现了他为人比较谦虚谨慎的处世方式和生活态度。
孔子:孔子立志所推行的“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的大同思想。孔子讲的是以仁复天下,是圣者之事,这自然就更难得了。
本题难度:简单
5、阅读题 车千秋,本姓田氏,其先齐诸田徙长陵。千秋为高寝郎。会卫太子为江充所谮败,久之,千秋上急变讼太子冤,曰:“子弄父兵,罪当笞;天子之子过误杀人,当何罪哉!臣尝梦见一白头翁教臣言。”是时,上颇知太子惶恐无他意,乃大感寤,召见千秋。谓曰:“父子之间,人所难言也,公独明其不然。此高庙神灵使公教我,公当遂为吾辅佐。”立拜千秋为大鸿胪。数月,遂代刘屈氂为丞相,封富民侯。千秋无他材能术学,又无伐阅功劳,特以一言寤意,旬月取丞相封侯,世未尝有也。
千秋为人敦厚有智,居位自称,逾于前后数公。初,千秋始视事,见上连年治太子狱,诛罚尤多,群下恐惧,思欲宽广上意,尉安众庶。乃与御史、中二千石共上寿颂德美,劝上施恩惠,缓刑罚,玩听音乐,养志和神,为天下自虞乐。上报曰:“朕之不德,自左丞相与贰师阴谋逆乱,巫蛊之祸流及士大夫。朕日一食者累月,乃何乐之听?痛士大夫常在心,既事不咎。虽然,巫蛊始发,诏丞相、御史督二千石求捕,廷尉治,未闻九卿、廷尉有所鞫也。曩者,江充先治甘泉宫人,转至未央椒房,以及敬声之畴、李禹之属谋人匈奴,有司无所发,令丞相亲掘兰台蛊验,所明知也。至今余巫颇脱不止,阴贼侵身,远近为蛊,朕愧之甚,何寿之有?敬不举君之觞!谨谢丞相、二千石各就馆。书曰:‘毋偏毋党,王道荡荡。’毋有复言。”
后岁余,武帝疾,立皇子钩弋夫人男为太子,拜大将军霍光、车骑将军金日磾、御史大夫桑弘羊及丞相千秋,并受遗诏,辅道少主。武帝崩,昭帝初即位,未任听政,政事一决大将军光。千秋居丞相位,谨厚有重德。每公卿朝会,光谓千秋曰:“始与君侯俱受先帝遗诏,今光治内,君侯治外,宜有以教督,使光毋负天下。”千秋曰:“唯将军留意,即天下幸甚。”终不肯有所言。光以此重之。每有吉祥嘉应,数褒赏丞相。讫昭帝世,国家少事,百姓稍益充实。
千秋为相十二年,薨,谥曰定侯。
(节选自《汉书?车千秋传》,有删改)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特以一言寤意特:只。
B.见上连年治太子狱狱:案件。
C.朕之不德,自左丞相与贰师阴谋逆乱德:恩德。
D.巫蛊之祸流及士大夫流:殃及。
小题2: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直接表明车千秋“敦厚有智”的一组是(???)(3分)
①千秋上急变讼太子冤??????????????②公独明其不然
③思欲宽广上意,尉安众庶 ????????④劝上施恩惠,缓刑罚
⑤居位自称,逾于前后数公??????????⑥千秋居丞相位,谨厚有重德
A.①③④
B.①⑤⑥
C.②④⑤
D.②③⑥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车千秋为人敦厚,敢于直言。他在担任护卫汉高祖陵寝郎官期间,恰遇卫太子受江充谗害而败亡,事情过了很久,仍没有放弃上呈奏书为太子申诉冤情。
B.车千秋“特以一言寤意”而取相封侯。皇上看了车千秋的上书,认为是高庙的神灵让他来开导自己,于是立即封车千秋为大鸿胪,不久又任命他为丞相。
C.车千秋处事智谋,居位尽责。看到武帝对太子一案无法释怀,就借祝寿机会宽解皇上;还经常赞颂皇上的美德,劝皇上广施恩惠,减缓刑罚,怡养精神。
D.车千秋位居丞相,顾全大局。武帝驾崩,他与霍光一起接受遗诏辅佐幼主,朝政全部由大将军霍光决断,他对此始终没有发表异议,因此很被霍光敬重。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 朕日一食者累月,乃何乐之听?痛士大夫常在心,既事不咎。(5分)
???????????????????????????????????????????????????????????????????????
(2) 始与君侯俱受先帝遗诏,今光治内,君侯治外,宜有以教督,使光毋负天下。(5分)
??????????????????????????????????????????????????????????????????????
参考答案:
小题1:C
小题2:A
小题3:C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
小题1:德:施恩德。“德”前有否定副词“不”,可判断“德”不能解释为名词,应为动词,施加恩惠,施恩德。
小题2:②是皇上对他的称赞,故可排除CD两个选项;⑤ ⑥都是对他的评价,故可排除BCD三个选择项。
小题3:不是经常宽解皇上,他和别人一起给武帝祝寿。
小题4:先把这两个句子放到原文中去,借助上下文的具体语境知晓句子的大意,然后在这个基础上注意把握句子的句式和关键词。(1)句“乃何乐之听”为宾语前置句,具体翻译时要将宾语“何乐”放到谓语“听”的后面,还听什么音乐呢?食,吃饭;痛,为动用法,为……而哀痛;咎,追究。(2)句:始,开始,起初;有以,有办法,有……;负,辜负。
点评:文言文阅读考题的解答,不管是理解文言实词、筛选文中信息、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还是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都要紧紧抓住具体的语境。有了具体的语境,归根结底还是要能力理解这一具体的语境。所以,这就要求答题者平时能做好文言相关知识的积累工作,并能在文言文的阅读过程中实现迁移;除此之外,还要掌握一些具体的方法,比如文言实词推断的方法等等。
译文:
车千秋,本来姓田,他的祖先齐国的田氏各族迁居长陵县。车千秋担任护卫汉高祖陵寝的郎官。碰上卫太子受江充谗害而败亡,过了很久,车千秋上呈事关重大的紧急情况的奏书,为太子辩冤,说:“儿子不正当使用父亲的军队,按罪应判受鞭刑;皇上的儿子因过失而误杀了人,该判什么罪呢?我曾经在梦中看见一位白发老人,告诉我该怎样定罪。”这时,武帝已经清楚地知道太子发兵是出于惶恐,并没有反叛的意图,看了车千秋的上书,就深有感触而醒悟过来,于是召见了车千秋。对他说:“父子之间的事情,别人是很难说话的,只有您明白其实不是这样。这是高庙的神灵让您来开导我,您就应当成为我的辅佐。”立即下令封车千秋为大鸿胪。过了几个月,就接替刘屈氂担任了丞相,封为富民侯。车千秋没有别的才能经术学问,也没有什么功绩和资历,只不过凭一句话使武帝醒悟到太子死得冤枉,旬月之间就做丞相封侯,世上未曾有过。
车千秋为人敦厚,富有智谋,在丞相的位子很称职,超过他前后的几位。当初,车千秋刚开始主持丞相工作,看到武帝连年追究太子冤死一案,被杀和受罚的人非常多,群臣百姓都提心吊胆,车千秋想使皇上宽心,安慰广大吏民。于是就和御史、中二千石一起给武帝祝寿,赞颂皇上的美德,劝皇上广施恩惠,减缓刑罚,欣赏音乐,怡养精神,为了天下人民而自寻欢乐。武帝答复说:“我不施恩德,开始于左丞相刘屈氂和贰师将军李广利暗中谋逆作乱,后来巫盅之祸殃及士大夫。我已经好几个月一天只吃一顿饭了,还听什么音乐呢?经常在心里为那些死去的士大夫哀痛,已经过去的事情,也不再追究了。虽然这样,巫盅之祸刚发生时,诏令丞相、御史督责郡守寻找收捕,廷尉审理,但也没听到九卿、廷尉查问出来什么。从前,江充先审讯甘泉宫的人,又转到未央宫皇后住的椒房殿,以及后来公孙敬声之辈、李禹之流阴谋勾引匈奴,有关官员也没有发现什么罪证,让丞相亲自挖掘兰台查验巫盅,清楚地知道有巫盅存在。直到现在还有巫师施行巫盅妖术不止,邪贼侵身,远近都有巫师暗施巫盅,我感到很惭愧,还有什么值得祝贺的呢?敬谢你们的好意,我不端你们献的祝寿酒!请告知丞相、二千石官各回各的官舍。《尚书》上说:‘不要偏执,不要袒护,圣王之道,坦荡无阻。’不要因为这件事再上奏了。”
一年多以后,武帝病重,立钩弋夫人生的皇子为太子,命大将军霍光、车骑将军金日磾、御史大夫桑弘羊和丞相车千秋,一起接受遗诏,辅助教导幼主。汉武帝驾崩。昭帝刚即位时,不能处理政事,朝政全部由大将军霍光决断。车千秋位居丞相,忠谨敦厚而有德。每逢公卿大臣朝会,霍光就对车千秋说:“当初和您一起接受先帝遗诏,现在我处理内政,您处理外事,应该有什么来教导、督促我,使我不要辜负了天下人民(的重托)。”车千秋说:“请将军多留心,就是天下极大的幸运了。”始终不肯对霍光专权发表异议。霍光因此很敬重车千秋。每次遇上吉祥嘉应出现,都褒奖赏赐丞相车千秋。直到昭帝去世,国家少事,百姓逐渐富裕充实。
车前秋做了十二年丞相,死后,谥号称为定侯。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