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中语文基础知识《语言文字运用》考点强化练习(2017年练习版)(一)
2017-01-18 01:08:14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单选题  下列各种表述中,语言得体的一句是(???)
A.某校学生会的科普小报征稿启事中说:“由于我们的思想水平有限,本报难免有缺点和错误,欢迎批评指正。恳切希望老师和同学们帮助我们,为办好《科学小报》尽一点绵薄之力。”
B.林海正在草拟“失物启事”,他写道:“昨天我在教室丢失了一本《名言词典》,如有拾获,请从速交还。”
C.电视台综艺节目主持人说:“最后,感谢嘉宾和我们一起度过了这段欢乐的时光,也祝贺他荣幸地加入了综艺之友俱乐部!”
D.学生给一位刚刚病愈的老师写信,最后的致敬语是:敬祝痊安。



2、单选题  把下面的句子填到横线上,最恰当的一组是 [???? ]   哦,大海,你多么广阔!称雄陆地的喜马拉雅山,不是在你的怀中长大的吗?它是你的第几个儿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发出动人心魄的声响。
①你创造了多少奇迹,蕴藏了多少力量,你的心胸的容量到底有多大?
②你蕴藏了多少力量,创造了多少奇迹,你的心胸的容量到底有多大?
③在无边的大海面前,人和自然交融,使人万念俱寂,精神解脱,得到净化和升华。
④在无边的大海面前,人和自然交融,万念俱寂,精神解脱,得到净化和升华。
⑤这里,听不到战马的嘶鸣,更没有勇士的荣耀,只有蓝色的海水拍打岩石,激起丛丛白色的浪花。
⑥这里,听不到战马的嘶鸣,更没有勇士的荣耀,只有蓝色的海水激起的丛丛白色的浪花,拍打岩石。
A、①③⑥
B、②④⑤
C、②③⑤
D、①④⑥



3、单选题  依次填人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1)水是万物之源,能否从根本上____“旱魔”,成为我区发展的重大课题。这个沉甸甸的任务,责无旁贷地落在了水管站全体技术人员的肩上。 ??
(2)一位的士司机遭到了3名自称是“城管”的男子的殴打。事后,虽有警方到场????并将打人者控制,但得知此事的数百名的士司机仍迅速聚集到现场,围住打人者齐声要求其道歉。???
(3)当下有些人对茶的重视很不够,????形成偏见,以为中国的茶只是普通人解渴的东西,档次不如一些进口饮料。 ??
A.降伏 处置 甚至????
B.降服 处治 甚至 ??
C.降服 处置 因而???
D.降伏 处治 因而



4、单选题  下列各项中,标点符号的使用不符合规范的一项是 [???? ] A.这是一句禅语啊!幸福指数全在自己掌握。如果我们对自己说一句“已经很好了啊”(这是应该经常说的),那么我们生活的枝头也会挂满幸福的露珠儿了吧。
B.某夜,独坐窗前,翻看读书笔记,无意中看到几句话:“素食则气不浊,独窗则神不浊,默坐则心不浊,读书则口不浊”。细细玩味,顿觉神清气爽。
C.一粥一饭是清淡,健康、温暖、妥帖;一瓢一箪是清淡,随意、自在、安心。奢华也罢,绚丽也罢……生命终究归于平淡。
D.如果你茶饭不思,沉湎于“魔兽世界”不能自拔,如果你忽视现实社会,游走于网络虚拟社区,那么,你——可能“病”了!



5、语言运用题  【题文】读讽刺小品《在劫难逃》,为它续写一个结尾,不超过20字。
一经济学家与弟子对话,解答疑问。
弟   子:老百姓不肯花钱拉动GDP怎么办?
经济学家:他们要住房不?
弟   子:要啊!
经济学家:那就抬高房价好了!
弟   子:可房价高了他们买不起怎么办?
经济学家:那他们要坐车不?
弟   子:要啊!
经济学家:这不就得了,调高油价!
弟   子:要是他们都不坐车,改骑车,步行了怎么办。
经济学家:那他们用不用天然气?
弟   子:要啊!
经济学家:那就把天然气价格涨上去!
弟   子:如果他们用不起天然气,全部改用电炉怎么办?
经济学家:很好办,把电价涨上去!
弟   子:如果他们连天然气和电都不用,改烧煤球炉怎么办?
经济学家:很好办,再把煤价涨上去!
弟   子:要是他们改用柴火做饭怎么办?
经济学家:如果他们连煤都不用,那就考虑调高水价嘛,看他们喝不喝水!
弟   子:要是他们向上甘岭的英雄学习,坚持不喝呢?
经济学家:不喝?不喝水他们就要脱水,脱水就要送医院,对不?
弟   子:你的意思是?
经济学家:笨啊,还用我教你啊?把医疗费涨上去!
弟   子:要是他们看不起病,宁可在家等死怎么办?
经济学家:……



Tags:高考 语文 语言文字运用 题库 知识点 汇总 高中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考语文知识点《古代诗歌鉴赏》..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