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中语文知识点总结《语言文字运用》试题强化练习(2017年最新版)(八)
2017-01-18 01:26:05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语言运用题    近年来,酒后驾车引发的悲剧不断发生,为此政府加大了处罚力度,除拘留半个月外,还将在2010年4月1日实施新规定,酒后驾车加倍处罚,扣12分。为了提醒广大驾驶员,请你拟写一副对联。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示例:喝酒不开车,开车不喝酒
   朋友一口酒,亲人一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语言运用题  【题文】请根据大赛获奖作品的名称推断广东新闻协会举办的“五羊杯”广告创意大赛的主题。(10字以内) (4分)
一等奖:《用科技创建节约型社会》
二等奖:《节约能源 随处可做》《“鸟巢”》
三等奖:《节约可以改变人的命运》《建设节约型社会 请支持并选用节能家电产品》《一水多用》《“母亲河”的哭泣》《谁动了我们的“母乳”》
主题:                                                                        


参考答案:【答案】答案示例:建设节约型社会(“建设”等表行为的词语占2


本题解析:【解析】这是一道很新颖的题目。根据大赛获奖作品的名称推断大赛的主题,需要从获奖作品的题目中总结特点,而这个特点一定跟大赛主题相关。八个获奖作品的共同指向是“节约型社会”


本题难度:一般



3、语言运用题  把下面的散句改写为一组以“他”为开头的主要由四字句组成的整句,可以增删改换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4分)
难能可贵的是,在这样的艰难竭蹶中,他丝毫没有改变自己原来的志向,真可谓“穷且益坚”了。


参考答案:他艰难竭蹶,不改素志,穷且益坚,难得可贵。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写整句,很有难度,首先读好题目,是写四字句,其次明白句意的重心,四个停顿,三个可以直接归纳难能可贵、艰难竭蹶、穷且益坚,第三处总结一下解决这道题了。


本题难度:一般



4、阅读题  默写填空。(6分)
(1)真的猛士,?????????????????????????_______????????????? ______。这是怎样的哀痛者和幸福者?(鲁迅《记念刘和珍君》)
(2)《沁园春·长沙》下片中起过渡作用的句子是:??????????????????????????
???????????????????????????????
(3)子曰:“岁寒,?????????????????????????????????。”(《论语·子罕》)
(4)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
???????????????????。”(《论语·卫灵公》)


参考答案:
(1)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5、阅读题  把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十五解属文,笺上父友徐陵,陵大奇之。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今殆一月,方始翻覆,奸状分明,此何可舍。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其党辄牵曳,因遂害之。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他十五岁就开始有文字方面的能力,曾经写文笺给父亲的朋友


本题解析:(3)他的同伙就拉走善心,于是就害死了他。(辄、牵曳各1分,句意1分)无


本题难度:一般



Tags:高考 语文 语言文字运用 题库 知识点 汇总 高中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考语文知识点总结《名句名篇默..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