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阅读题 【题文】阅读下面这两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绝句二首(其二)
杜甫
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
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
寒 食
孟云卿
二月江南花满枝,他乡寒食远堪悲。
贫居往往无烟火,不独明朝为子推
[注]寒食,即寒食节,传说是为了纪念春秋贤士介子推,这一天家家户户只吃冷食。
【小题1】从情与景的关系角度看,杜诗和孟诗在艺术手法的运用上有什么相同之处?请简要说明。(4分)
答:
【小题2】杜诗和孟诗所抒发的感情有何异同?请简要说明。(4分)
答:
参考答案:【答案】
【小题1】这两首诗都用了以乐景写哀情(或“反
本题解析:【解析】
【小题1】
试题分析:
这是一道考查赏析表达技巧的题目,此类题目的解题思路是先指出所用表达手法,再结合文本内容具体分析,最后点出其表达效果。
考点: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试题分析:
孟诗的情感更为丰富和复杂,由己及人。
考点: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选出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
A.元杂剧有一套较严格的体制:在结构上一般由四折一楔子构成一本,演述一个完整的故事;角色有旦、末、净、杂四类;音乐方面每一折戏,唱同一宫调的一套曲子,剧本由唱、科、白三部分构成,。元杂剧一本戏限定由男角或女角来唱,由男主角唱的叫末本戏,女主角唱的叫旦本戏,如《窦娥冤》。
B.宋词和唐诗、元曲一样为一代之文学,分婉约和豪放两派。柳永和李清照是婉约词的代表人物,柳永是历史上第一位专业词人,其词铺叙刻画,情景交融,语言通俗,音律谐婉,因而风行天下,所谓“凡有井水饮处,即能歌柳词”。
C.《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班固经过二十多年努力,写成我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汉书》。
D.“遂通五经,贯六艺”中“五经”是指:诗、书、礼、易、左传;“六艺”是指:礼、乐、射、御、书、数。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3、单选题
“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中“二十四桥”在今天的哪里?
A.镇江
B.扬州
C.杭州
D.苏州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析:
出自杜牧《寄扬州韩绰判官》。“二十四桥”在今 扬州。
本题难度:一般
4、阅读题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1-2题。 浪淘沙·夜雨
梁寅
檐溜泻泉声,寒透疏棂。愁如百草雨中生。谁信在家翻似客,好梦先惊。
花发恐飘零,只待朝晴。彩霞红日照山庭。曾约故人应到也,同听啼莺。 1.词中主人公为何而“愁”?“彩霞”、“红日”、“啼莺”这些意象表现出他怎样的心境?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画线词句是怎样写“愁情”的?请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①为“花发恐飘零”而愁。②表现出他豁达、愉悦的心境。 <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阅读题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问题。 途中见杏花
吴融
一枝红艳出墙头,墙外行人正独愁。
长得看来犹有恨,可堪逢处更难留。
林空色暝莺先到,春浅香寒蝶未游。
更忆帝乡千万树,澹烟笼日暗神州。 注:吴融晚唐诗人,昭宗龙纪元年(889年)登进士第。曾随宰相韦昭度出讨伐川,任掌书记,累迁侍御史。一度去官,流落荆南。
1.诗的首联运用了哪些表达技巧?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林空色暝莺先到,春浅香寒蝶未游”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赏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以“红艳”代指“杏花”(借代),突出了杏花的娇艳与热烈,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