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考语文复习资料《古代诗歌鉴赏》试题预测(2017年最新版)(七)
2017-01-18 02:45:52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阅读题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杨柳枝词
白居易
一树春风千万枝,嫩于金色软于丝。
永丰西角荒园里,尽日无人属阿谁①?   [注]①阿谁,即“谁”。
(1)诗中的柳树有什么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简述三、四句抒发了作者什么情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阅读题  阅读下面的诗词名句,完成1—2题。 宣州谢罣楼饯别校书叔云?
李?白   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
1、①这首诗通过在谢罣楼与李云饯别的描写,抒发了诗人?的苦闷,也流露出了?的思想。诗歌开头采用的是?的抒情方式,将自己心中的“弃我”“?乱我”的郁结畅快地表现出来,这恰恰体现了李白诗歌?的浪漫主义特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长风万里送秋雁”这样一幅大自然的壮丽景象为什么会激起作者“?对此可以酣高楼”的兴致?联系整首诗歌以及李白的生平遭遇,谈谈你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名句默写?。某年中秋,我驻美使馆召开部分留美学生座谈会。?
①主持人的发言引用了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一诗中的名句:“?_______________。”?
②甲同学的发言引用了张九龄的诗句:“海上生明月,_______________。”?
③乙同学的发言引用了李白的诗句:“举头望明月,_______________。”?
④丙同学的发言引用了杜甫的诗句:“?_______________,月是故乡明。”?
⑤丁同学的发言引用了王安石的诗句:“?_______________,明月何时照我还。”?



3、阅读题  默写(8分,每空1分)
(1)鹰击长空,????????????????????????????。(毛泽东《沁园春·长沙》)
(2)那河畔的金柳,?????????????????;波光里的艳影,??????????????
(徐志摩《再别康桥》)
(3)?????????????????????,同向春风各自愁。(李商隐《代赠》)
(4)青鸟不传云外信,????????????????????。(李璟《浣溪纱》)
(5)真的猛士,?????????????????????????????。(鲁迅《记念刘和珍君》)



4、阅读题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相应问题。 孤 雁
杜甫
孤雁不饮啄,飞鸣声念群。
谁怜一片影,相失万重云?
望尽似犹见,哀多如更闻。
野鸦无意绪,鸣噪自纷纷。 1.这首诗描写的孤雁是什么样的形象?全诗通过这一形象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尾联写“野鸦”好像与“孤雁”无关,你怎么看?阅读全诗,分析诗歌尾联的表达效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其他题  古诗文填空。(8分)
(1)地崩山摧壮士死,___________________。
(2)寒衣处处催刀尺,___________________。
(3)飞湍瀑流争喧豗,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__?,血色罗裙翻酒污。
(5)?___________________?,此时无声胜有声。
(6)画图省识春风面,___________________。
(7)?___________________,潦倒新停浊酒杯。
(8)西当太白有鸟道,___________________。



Tags:高考 语文 古代诗歌鉴赏 题库 知识点 汇总 高中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考语文答题技巧《语言文字运用..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