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中语文答题技巧《语言文字运用》高频考点强化练习(2017年最新版)(十)
2017-01-18 03:01:07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语言运用题  【题文】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6分)
那次梦中,火车刚站起来,他就被后娘的扫炕笤帚打醒了。后娘让他去河里挑水。笤帚打在他屁股上,不痛,只有热乎乎的感觉。打屁股的声音好象在很远的地方有人用棍子抽一麻袋棉花。他把扁担钩儿挽上去一扣,水桶刚刚离开地皮。担着满满两桶水,他听到自己的骨头"咯崩咯崩"地响。肋条跟胯骨连在了一起。爬陡峭的河堤时,他双手扶着扁担,摇摇晃晃。上堤的小路被一棵棵柳树扭得弯弯曲曲。柳树干上象装了磁铁,把铁皮水桶吸得摇摇摆摆。树撞了桶,桶把水撒在小路上,很滑,他一脚踏上去,象踩着一块西瓜皮。不知道用什么姿势他趴下了,水象瀑布一样把他浇湿了。                                      
                                                                              
请结合具体环境,运用细节描写写出“他”挑水摔跤后的样子与情形。(150字左右)


参考答案:【答案】:他的脸碰破了路,鼻子尖成了一个平面,一根草梗在平面


本题解析:【解析】
试题分析:此题根据文本内容,可以围绕一个角度或某一点深入评论,也可以从多个角度评论。注意在概括新闻事实的基础上进行评论。
考点: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


本题难度:一般



2、语言运用题  【题文】阅读下面三段新闻采访记录,按要求完成题目。
①村民马女士:我的母亲去年查出患有肺癌,随后开始进行药物治疗。一个月算下来至少要几千元药费。推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后,政府给予了我们适当的经济补贴,现在扣除每月500元基本医疗费用后,药费最多可以报销70%,大大减轻了我们的经济负担。
②蔬菜批发商:由于国家支农政策好,现在农民种植的蔬菜品种多了,因此10年来,我批发的蔬菜品种已由原来的大葱、大蒜发展到数十个品种。老百姓的菜篮子越来越丰富了,可以说想吃啥都能买得到。
③市民吴大爷:我们一家三口原来同住在人均不足6平方米的平房中,由于住房问题,儿子30多岁还没有谈对象。全国开工建设各类保障性住房后,像我们这种城镇低收入、住房困难的家庭才有机会住进这么宽敞的楼房。现在,儿子的婚姻问题也解决了。
【小题1】请你分别概括出百姓的生活发生了哪些变化。(每点限6个字以内)(6分)
                  ②                  ③                   
【小题2】综合以上三个采访对象所谈及的内容,选取一个角度,写一段新闻短评。(6分)
要求:①综合以上三段话的内容选取角度。②150字左右。


参考答案:【答案】
【小题1】①医疗有保障 ②菜篮子丰富了 ③住


本题解析:【解析】
【小题1】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文意概括的题目,概括要明确主体事件,然后找到特征,主体事件分别为“医疗”“菜篮子”“住房”,特征是都相应的改善。
考点: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小题2】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新闻评论的题目,答题时注意观点明确,结合新闻材料论述,条理清楚。
考点: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能力层级为探究F。


本题难度:一般



3、写作题  【题文】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答题。(3分)
相传金圣叹之子自幼聪慧,善长对对子。一次他去参加童子试,途中采得鲜花一朵,边走边闻,不知不觉到了考场。老宗师(主考官)坐在堂上,他赶紧将鲜花藏入袖中。谁知主考官早已看到,随口 ① (xì  xuè)道:“小童子暗藏春色。”他一听,知道事情已无法隐瞒,于是就对道:老宗师   ②  。”老宗师听了,大笑了起来。
(1)找出文中的一个错别字,并加以改正。         改为         (1分)
(2)根据拼音在①处写出汉字。         _(1分)
(3)请在②处填上一个恰当的成语          ,使之与“小童子暗藏春色。”形成一个对子。(1分)


参考答案:【答案】(1) “善”改为“擅”(l分)(2)戏谑(1分)(


本题解析:【解析】
试题分析:“善长”应改为“擅长”,该词属于常容易出错的词;“戏谑”这个词,容易跟“虐待”的“虐”混淆;第三题考查语言应对得体及对成语的掌握能力,可结合上下句具体语境可得出答案,答题时要注意句式上的对偶,。
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本题难度:一般



4、阅读题  补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
1.相顾无言,?????????????。(苏轼《江城子》)
2.????????????????,明月夜,短松冈。(苏轼《江城子》)
3.夕阳无限好,??????????。(李商隐《乐游原》)
4.???????????,志在千里。(曹操《龟虽寿》)


参考答案:
1 .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苏轼《江城子》)

本题解析:无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下列有关《三国演义》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2分)
A.在官渡之战中,曹操虽然实力较弱,但他知人善任;袁术虽然兵多粮足,但他优柔寡断,目光短浅。因此,曹操掌握了主动,烧了袁术的粮草,使得袁术兵败如山倒,逃回了翼州。
B.《三国演义》第三十六回中有“伏龙、凤雏两人得一,可安天下”之说,其中“伏龙”指诸葛亮,“凤雏”指徐庶。徐庶后虽被曹操用老母骗取,但终生不曾为曹操设一谋,因此后有“徐庶进曹营——一言不发”的歇后语。
C.刘关张于张角乱军中救了董卓,董卓却因三人出身低微极为怠慢,因此激怒了张飞,欲杀掉董卓,刘备关羽及时阻止。最后三人连夜引军投了别处。
D.“煮酒论英雄”一节里,曹操杀吕布后,带着刘、关、张三人回到许昌,谋臣劝说曹操早日赶走刘备,免得他日后做大来争位子。曹操说:“实在吾掌握之内,吾何惧哉?”这表明他对刘备没有丝毫的顾虑。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A是袁绍,不是袁术;B项,第一个“徐庶”,应为“庞统”; D项,“赶走刘备”“对刘备没有丝毫的顾虑”的说法有误。这是一道考核名著内容的题目,平时要注意积累,尤其注意课本后面名著导读的内容。


本题难度:一般



Tags:高考 语文 语言文字运用 题库 知识点 汇总 高中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中语文基础知识《古代诗歌鉴赏..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