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阅读题 阅读下面的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昭君怨
郑域
道是花来春未,道是雪来香异。竹外一枝斜,野人家。
冷落竹篱茅舍,富贵玉堂琼榭。两地不同栽,一般开。 (1)上阕吟咏的对象是什么?你判断的依据是什么?
????????????????????????????????????????????????????????????????????????????????????????
(2)请具体分析下阕运用的艺术手法及表达的思想感情。
??????????????????????????????????????????????????????????????????????????????????????? ?
2、阅读题 阅读下面这首词,按要求作答。(8分)
鹧鸪天 送廓之秋试①
【宋】辛弃疾
白苎②新袍入嫩凉。春蚕食叶响回廊,禹门③已准桃花浪,月殿先收桂子香。
鹏北海,凤朝阳。又携书剑路茫茫。明年此日青云去,却笑人间举子忙。
【注】①秋试:科举时代秋秀举行的考试。 ②白苎(zhù):用白色苎麻织成的布
③禹门:即龙六,古时以“鱼跃龙门”喻指考试得中。
小题1:“白苎②新袍入嫩凉”句中的“嫩”字带给你怎样的感觉?(2分)
小题2:“鹏北海,凤朝阳。又携书剑路茫茫”怎样体现了辛词的豪放特点?(3分)
小题3:请举一例分析本词虚实相生的艺术手法。(3分)
3、阅读题 【题文】阅读宋诗,回答问题
思王逢原(其二)
王安石
蓬蒿今日想纷披,冢上秋风又一吹。
妙质不为平世得,微言惟有故人知。
庐山南堕当书案,湓水东来入酒卮。
陈迹可怜随手尽,欲欢无复似当时。
【小题1】首联写景有哪些作用?(3分)
【小题2】请赏析颈联的妙处。(3分)
【小题3】诗中表达了哪些丰富的情感?试作简要概括。(4分)
4、阅读题 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8分)
最高楼
程垓
旧时心事,说着两眉羞。长记得、凭肩游。缃裙罗袜桃花岸,薄衫轻扇杏花楼。几番行,几番醉,几番留。
也谁料、春风吹已断。又谁料、朝云飞亦散。天易老,恨难酬。蜂儿不解知人苦,燕儿不解说人愁。旧情怀,消不尽,几时休。
小题1:这首词用“长记得”领起,选取了最为典型的事件,请说说用了哪些事,表达了作者的哪些感情?(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2:这首
词在表现手法上有哪些特点,请你任选一点加以分析(4分)
?
5、阅读题 读下面语段,完成下面的题。
低眉信手续续弹,说尽心中无限事。轻?? 甲? 慢??? 乙??? 丙??? 复??? 丁???? ,初为《霓裳》后《六幺》。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
1.诗中“甲、乙、丙、丁”四处,每处应填一个字,填入最恰当的一组是( )
A.挑 拢 捻 抹
B.抹 拢 挑 捻
C.拢 捻 抹 挑
D.拢 抹 捻 挑
2.对以上部分诗句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冰泉”“凝绝”两句写出了音乐的又一境界。幽咽之声,悲抑哽塞,好像“泉流冰下”,用视觉形象的冷涩强化了听觉形象。
B.“别有”“此时”两句写出了音乐结束后的余音袅袅、回味无穷的艺术境界,“无声胜有声”给听者留下了广阔的想象空间。
C.“银瓶”“铁骑”两句表现了“声暂歇”后力量的大爆发,同时,这两句也将音乐的魅力推向了高潮。
D.“曲终”“四弦”两句写出了音乐进入到高潮时戛然而止,乐曲虽终,但由音乐而产生的惊心动魄、回肠荡气的艺术魅力没有因此而消失。
3.试从鉴赏的角度说说“别有幽愁暗恨生”中的“幽”能否换成“忧”,为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