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阅读题 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文言语段
及至始皇,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执敲扑而鞭笞天下,威振四海。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百越之君,俯首系颈,委命下吏。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却匈奴七百余里;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士不敢弯弓而报怨。于是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隳名城,杀豪杰;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销锋镝,铸以为金人十二,以弱天下之民。然后践华为城,因河为池,据亿丈之城,临不测之渊,以为固。良将劲弩守要害之处,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天下已定,始皇之心,自以为关中之固,金城千里,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
小题1:下列各句加线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及至始皇,奋六世之余烈奋:发展
B.于是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言:言语
C.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兵:军队
D.却匈奴七百余里却:击退
小题2:从句式的角度判断,不同的一项是(??)(3分)
A.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
B.据亿丈之城,临不测之渊,以为固
C.百越之君,俯首系颈,委命下吏
D.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
小题3:根据文意判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秦自开国以来至于始皇而有六代。
B.随着秦始皇的统一,标志着秦由攻势转为守势。因此,这段主要是说秦的守策。
C.秦初对外依然表现为进攻的态势,南服百越,北却匈奴。
D.这段文字义正辞严,充分揭露了秦始皇的暴虐无道,为本文结句“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张本。
小题4:翻译下列句子(10分)
(1)??????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却匈奴七百余里。(5分)
(2)?铸以为金人十二,以弱天下之民。(5分)
参考答案:
小题1:B
小题1:D
小题1:A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2、阅读题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
庞统字士元,襄阳人也。少时朴钝,未有识者。颖川司马徽清雅有知人鉴,统弱冠往见徽。徽采桑于树上,坐统在树下,共语自昼至夜,徽甚异之,称统当为南州士之冠冕,由是渐显。后郡命为功曹。性好人伦,勤于长养。领南郡太守。先主见与善谈,大器之,以为治中从事。遂与亮并为军师中郎将。亮留镇荆州。统随从入蜀。
益州牧刘璋与先主会涪,统进策日:"今因此会,便可执之,则将军无用兵之劳而坐定一州也。"先主曰:"初入他国,恩信未著,此不可也。"璋既还成都,先主当为璋北征汉中,统复说曰:"阴选精兵,昼夜兼道,径袭成都;璋既不武,又素无预备,大军卒至,一举便定,此上计也。杨怀、高沛,璋之名将,各仗强兵,据守关头,闻数有笺谏璋,使发遣将军还荆州。将军未至,遣与相闻,说荆州有急,欲还救之,并使装束,外作归形;此二子既服将军英名,又喜将军之去,计必乘轻骑来见,将军因此执之,进取其兵,乃向成都,此中计也。退还白帝,连引荆州,徐还图之,此下计也。若沉吟不去,将致大困,不可久矣。"先主然其中计,即斩怀、沛,还向成都,所过辄克。
于涪大会,置酒作乐,谓统曰:"今日之会,可谓乐矣。"统曰:"伐人之国而以为欢,
非仁者之兵也。"先主醉,怒曰:"武王伐纣,前歌后舞,非仁者邪?卿言不当,宜速起出!"
于是统逡巡引退。先主寻悔,请还。统复故位,初不顾谢,饮食自若。先主谓日:"向者之论,阿谁为失?"统对曰:"君臣俱失。"先主大笑,宴乐如初。
进围?县,统率众攻城,为流矢所中,卒,时年三十六。先主痛惜,言则流涕。拜统父议郎,迁谏议大夫。追赐统爵关内侯,谥曰靖侯。
(节选自《三国志·蜀书·庞统传》
小题1:对下列句子申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阴选精兵,昼夜兼道阴:暗地里
B.大军卒至,一举便定卒:通 "猝",突然
C.闻数有笺谏璋数:屡次
D.统复故位,初不顾谢谢:推辞
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伐人之国而以为欢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B.又喜将军之去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
C.遂与亮并为军师中郎将吾属今为之虏矣
D.于涪大会,置酒作乐 "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小题3:下列各句,都能表现庞统足智多谋的一组是
①性好人伦,勤于长养 ?②今因此会,便可执之 ?③并使装束,外作归形 ?④先主
痛惜,言则流涕 ?⑤阴选精兵,昼夜兼道 ?⑥将军因此执之,进取其兵
A.①③⑥
B.②③⑤
C.②④⑤
D.③④⑥
小题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庞统年少时老实憨钝,20岁时去拜见司马徽,司马徽说庞统应该是南州读书人
中最好的,从此他渐渐出了名。
B.庞统足智多谋,在攻取益州的策略上,早就成竹在胸,一口气给了刘备上中下
三条计策,由其选择。
C.杨怀、高沛是刘璋的著名将领,倚仗自己兵强马壮,又占据着重要关隘,曾多
次劝谏刘障攻打荆州。
D.庞统大度耿直,面对刘备做得不对的事情,他能直言不讳地指出来,事后仍然
坚持原则,不向刘备道歉。
小题5: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徽采桑于树上,坐统在树下,共语自昼至夜,徽甚异之。(3分)
(2)今因此会,便可执之,则将军无用兵之劳而坐定一州也。(3分)
(3)先主然其中计,即斩怀、沛,还向成都,所过辄克。(4分)
参考答案:
小题1:D
小题1:A
小题1:B
本题解析:
小题1:("谢":道歉,谢罪)
小题1:(A、却,表转折;B、 助词,取消句子独立性/指示代词,相当于"这";C、动
词,担任/,介词,表被动;D、介词,在/介词,对于)
小题1:(①庞统生性注重伦理关系,勤恳奉养父母,属于品行端正。②刘备痛惜流涕是因为庞统为国捐躯,英年早逝)
小题1:("曾多次劝谏刘障攻打荆州"错,原意是曾多次写信劝刘障打发刘备回荆州)
小题1:略
附[参考译文]
庞统字士元,襄阳人。他年少时老实憨钝,没有人了解他。颖川人司马徽高雅,有鉴定人才的名声,庞统成年的时候前去拜见司马徽,司马徽正在树上采桑,让庞统坐在树下,两人一起谈论从自天到夜里。司马徽感到他非常奇异,说庞统应该是南州读书人之首,从此渐渐出名。
后来南州郡任命他为功曹。庞统生性注重伦理关系,勤奋奉养父母。庞统后来担任南郡太守。刘备会见了他并和他长谈,非常器重他,任命他为治中从事。对他的待遏仅次于诸葛亮,最后他和诸葛亮共同担任军师中郎将。诸葛亮留守荆州,庞统随刘备进入蜀地。
益州牧刘璋和刘备在涪陵会面,庞统献策说:"现在趁会面的机会,就把刘璋擒住,那么您不用打仗就能得到益州。"刘备说:"刚来到别人境内,还没有恩信,不能这样做。"刘璋回到成都后,刘备要替刘璋北征汉中,庞统又劝他说:"暗地选技精兵,日夜兼程,直接偷袭成都;刘璋不会打仗,平时又没有防备,我们的大军突然来到,一举就能拿下益州,这是上计。杨怀、高沛,是刘璋的名将,各自凭借精兵,镇守关头,听说多次写信劝刘璋,让刘璋打发您回荆州。您还没到成都的时候,派人告诉他,就说荆州有紧急情况,打算回兵救援,并假扮打点行装,表面上做出要回去的意向;杨怀、高沛二人既佩服您的英名,又因为您的回去而高兴,估计必定会带少量骑兵来见您,您因此把他们拿住,进而收降他们的军队,进军成都,这是中计。撤退到自帝城,和荆州连成一线,慢慢地谋划攻打他,这是下计。如果犹豫不决,就会带来大祸,不能长期这样。"刘备觉得他的中计不错,就杀了杨怀、高沛,进军成都,经过的地方都攻打了下来。
在涪陵集会,置酒作乐,对庞统说:"今天的集会,真是高兴啊。"庞统说:"征伐别人
的国家却很高兴,这不是仁义之人的军队。"刘备喝醉了,大怒说:"武王伐纣,有歌有舞,
他不是仁者吗?你的话不对,赶紧出去!"于是庞统起身告退。刘备不久就后悔了,请他回
来。庞统回到他的酒席,一点也不谢罪,喝酒吃饭依然如故。刘备问庞统:"刚才的话,是谁不对?”庞统回答说:"我们君臣两个都有不对。"刘备大笑,酒宴又回到原来的欢乐气氛。
刘备进军围攻雒县,庞统率部队攻城,被飞箭射中,死了,享年三十六岁。刘备非常悲痛惋惜,一说起来就流泪。封庞的父亲为议郎,又升任谏议大夫。追赐庞统为关内侯,谥号叫做靖侯。
本题难度:一般
3、阅读题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
阳球字方正,渔阳泉州人也。家世大姓冠盖。球能击剑,习弓马。性严厉,好申、韩之学。郡吏有辱其母者,球结少年数十人,杀吏,灭其家,由是知名。初举孝廉,补尚书侍郎,闲达故事,其章奏处议,常为台阁所崇信。出为高唐令,以严苛过理,郡守收举,会赦见原。
辟司徒刘宠府,举高第。九江山贼起,连月不解。三府上球有理奸才,拜九江太守。球到,设方略,凶贼殄破,收郡中奸吏尽杀之。迁平原相。时天下大旱,司空张颢条奏长吏苛酷贪污者,皆罢免之。球坐严苦,征诣廷尉,当免官。灵帝以球九江时有功,拜议郎。时中常侍王甫、曹节等奸虐弄权,扇动外内,球尝拊髀发愤曰:“若阳球作司隶,此曹子安得容乎?”
光和二年,迁为司隶校尉。王甫休沐里舍,球诣阙谢恩,奏收甫及中常侍淳于登、袁赦、封易等,及子弟为守令者,奸猾纵恣,罪合灭族。太尉段颎谄附佞幸,宜并诛戮。于是悉收甫、颎等送洛阳狱,及甫子永乐少府萌、沛相吉。球自临考甫等,五毒备极。萌谓球曰:“父子既当伏诛,少以楚毒假借老父。”球曰:“若罪恶无状,死不灭责,乃欲求假借邪?”萌乃骂曰:“尔前奉事吾父子如奴,奴敢反汝主乎!今日困吾,行自及也!”球使以土窒萌口,棰朴交至,父子悉死杖下。颎亦自杀。乃僵磔甫尸于夏城门,大署牓曰“贼臣王甫”。尽没入财产,妻、子皆徙比景。
时顺帝虞贵人葬,百官会丧还,曹节见磔甫尸道次,慨然抆泪曰:“我曹自可相食,何宜使犬舐其汁乎?”语诸常侍,今且俱入,勿过里舍也。节直入省,白帝曰:“阳球故酷暴吏,前三府奏当免官,以九江微功,复见擢用。愆过之人,好为妄作,不宜使在司隶,以骋毒虐。”帝乃徙球为卫尉。时球出谒陵,节敕尚书令召拜,不得稽留尺一。
其冬,司徒刘郃与球议收案张让、曹节,节等知之,共诬白郃等。遂收球送洛阳狱,诛死,妻子徙边。(选自《后汉书·卷七十七·酷吏列传》)
1.对下列句子中加粗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罪合灭族——合:应该
B.于是悉收甫、颎等送洛阳狱——收:逮捕、拘押
C.少以楚毒假借老父——假借:借助、帮助
D.行自及也——行:将
2.下列各组句子中,全都表现马伸“勇于为义”的一组是(???? )
①结少年数十人,杀吏,灭其家 ②收郡中奸吏尽杀之 ③自临考甫等,五毒备极
④设方略,凶贼殄破 ⑤尝拊髀发愤曰:“若阳球作司隶,此曹子安得容乎?”
⑥使以土窒萌口,棰朴交至
A.①③⑥
B.①④⑤
C.②④⑤
D.②③⑥
3.下列对文中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阳球家世代为大姓和官僚,他能击剑,善骑射,生性严厉,有个郡吏侮辱了他母亲,阳球纠集了几十个年轻人,杀了那个郡吏,灭了他全家,因此出了名。
B.阳球为人严苛,喜欢申不害、韩非的法家思想,作议郎时看到曹节、王甫奸虐弄权,便发愤铲除,后来果然作了司隶校尉,于是将王甫、段颎等人抓起来囚在洛阳大狱。
C.史书把阳球归为“酷吏”,但他极端仇视不法豪强,有极分明的是非观念,极强烈的爱憎情感,他为国锄奸,为民除害,这种酷吏,也着实可敬。
D.曹节看见道旁王甫被车裂的尸体,悲慨地擦拭眼泪,在皇帝面前进谗言,于是阳球被贬,在曹节、刘郃等人的诬告下,阳球被逮捕送洛阳狱处死。
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出为高唐令,以严苛过理,郡守收举,会赦见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阳球故酷暴吏,前三府奏当免官,以九江微功,复见擢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C
2.D
3.D
4.(1)出京任高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阅读题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问题。
孙权,字仲谋。兄策既定诸郡,时权年十五,以为阳羡长。郡察孝廉,州举茂才。(建安)五年,策薨,以事授权,权哭未及息,策长史张昭谓权曰:“孝廉,此宁哭时邪?且周公立法而伯禽不师①,非欲违父,时不得行也。况今奸宄竞逐,豺狼满道,乃欲哀亲戚,顾礼制,是犹开门而揖盗,未可以为仁也。”乃改易权服,扶令上马,使出巡军。是时,惟有会稽、吴郡、丹杨、豫章、庐陵,然深险之地犹未尽从,而天下英豪布在州郡,宾旅寄寓之士以安危去就为意,未有君臣之固。张昭、周瑜等谓权可与共成大业,故委心而服事焉。曹公表权为讨虏将军,领会稽大守,屯昊,使丞之郡行文书事。待张昭以师傅之礼,而周瑜、程普、吕范等为将率。招延俊秀,聘求名士,鲁肃、诸葛瑾等始为宾客。分部诸将,镇抚山越,讨不从命。
(建安十三年)荆州牧刘表死,鲁肃乞奉命吊表二子,且以观变。肃未到,而曹公已临其境,表子琮举众以降。刘备欲南济江,肃与相见,因传权旨,为陈成败。备进住夏口,使诸葛亮诣权,权遣周瑜、程普等行。是时曹公新得表众,形势甚盛。诸议者皆望风畏惧,多劝权迎之。惟瑜、肃执拒之议,意与权同。瑜、普为左右督,各领万人,与备俱进,遇于赤壁,大破曹公军。公烧其余船引退,士卒饥疫,死者大半。备、瑜等复追至南郡。
十六年,权徙治秣陵。明年,城石头,改秣陵为建业。闻曹公将来侵,作濡须坞②。十八年正月,曹公攻濡须,权与相拒月余。曹公望权军,叹其齐肃,乃退。(《三国志·吴主传》)
[注]①周公立法而伯禽不师:周公制定的礼法制度,他的儿子、受封于鲁国的伯禽却没有遵守。按照古人的解释,伯禽在服丧期间。徐戎(周代居住在今徐州一代的少数民族)作乱,伯禽就停止服丧而率兵讨伐,平定了徐戎。②濡须坞:修建在濡须口的堡坞,夹濡须水而筑。
对下列句子中加粗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权哭未及息——息:停止
B.领会稽太守——领:兼任
C.曹公表权为讨虏将军——表:任命
D.故委心而服事焉——委:托付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倍】下列各选项中选出与“事倍功半”中的“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鸿门宴》(通“背”,背叛)
B.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鸿门宴》(一倍)
C.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副词,越发,更加,倍加)
D.丧主即位,周室父兄子孙倍之。《穆天子传》(督péi,陪伴,伴随。)
参考答案:B.一倍,原数基础上增加的相等数。
本题解析:(A.通“背”,背叛?;C.副词,越发,更加,倍加;D.读péi,陪伴,伴随。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