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考语文知识点总结《古代诗歌鉴赏》考点强化练习(2017年练习版)(八)
2017-01-19 03:23:11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阅读题  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后面的问题。 溪居即事
崔道融
篱外谁家不系船,春风吹入钓鱼湾。
小童疑是有村客,急向柴门去却关。   注:却关:打开门闩。
(1)分析诗人描写景物的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简要分析小童的形象,本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用白描手法写水中和岸上的场景,生动地表现了春日河湾景象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阅读题  阅读下面的宋词,然后回答问题。(7分)
鹧鸪天
【宋】张炎
楼上谁将玉笛吹,山前水阔暝云低。劳劳①燕子人千里,落落梨花雨一枝。
修禊②近,卖饧③时,故乡惟有梦相随。夜来折得江头柳,不是苏堤④也皱眉。
【注】①劳劳:遥远。②修禊:古俗春季于水滨设祭。③卖饧:清明前后卖糖粥。④苏堤:作者家乡杭州的名胜,以柳闻名。
小题1:作者在词的上片是怎样借景抒情的?(4分)
小题2:作者为什么说“不是苏堤也皱眉”?请结合词的下片分析。(3分)


参考答案:
小题1:借楼上笛声、迷蒙山水、千里燕子、雨中梨花,用


本题解析:
小题1:本题侧重了对表达技巧赏析的能力。根据题意,要结合上片之景,分析所抒之情。答题的基本思路是先把握上片写了哪些景,这需要提炼概括,主要是提炼出诗人所选取的典型意象。题干中有“怎样”的表述,这就需要考虑这些意象的特点,也就是诗人在这些意象的运用上融入了哪些具体的手法,比如从形式上的对仗,意象本身的来源等等。最后要结合这些景分析出所抒之情。情感的抒发,有时可以从所写之景看出来,当然有时还需要联系题目、诗人和背景信息。
【考点定位】本题考查学生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
小题2:本题侧重了对诗歌思想内容的赏析能力。题目的发问角度是一句诗,但是分析的范围是整首诗。这一句,应该说是全诗深化思想情感表达的一句,诗句中涉及了分别时的“苏堤”,还提到了“皱眉”这一最能展示诗人内心感受的一个细节。结合全诗,无疑是要联系整首诗所表现的思乡愁绪,把分别时的惜别和现实的乡愁结合起来去分析。
【考点定位】本题考查学生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能力。


本题难度:一般



3、阅读题  
小题1:这首词的上片是怎样表现“断肠”的?(3分)
小题2:“天可老,海能翻,消除此恨难”运用了哪种表现手法?请作简要分析(3分)
小题3:这首词表达了词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4分)
?????????????????????????????????????????????????????????????????
????????????????????????????????????????????????????????????????


参考答案:
小题1:①起笔设境,渲染氛围:江南江北,大雪漫天,阴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4、阅读题  下列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身无彩凤双飞翼,_____________。李商隐《无题》
2_____________,何须生入玉门关。戴叔伦《塞上曲》
3位卑未敢忘忧国,_____________。陆游《病起抒怀》


参考答案:1、心有灵犀一点通 2、愿得此身常报国 3、事定犹须待阖棺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5、阅读题  阅读下面诗,完成下面问题。 清 明①
【宋】黄庭坚
佳节清明桃李笑,野田荒垅自生愁。
雷惊天地龙蛇蛰,雨足郊原草木柔。
人乞祭余骄妾妇,士甘焚死不公侯②。
贤愚千载知谁是,满眼蓬蒿共一丘。   【注】①该诗写于宋徽宗崇宁二年,时黄庭坚因新旧党争被罗织罪名,再贬广西宜州,十个月后,诗人溘然长逝。②介子推事晋公子重耳19 年,重耳返国即位,介子推便入山,不仕。后晋文公重耳放火烧山,介子推宁愿烧死,也不出山为官。
1.简要分析这首诗的主要表现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诗歌尾联抒发了什么样的感慨?请作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这首诗主要使用了对比、用典和拟人等表现手法。首联,拟人兼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Tags:高考 语文 古代诗歌鉴赏 题库 知识点 汇总 高中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考语文知识点《语言文字运用》..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