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单选题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导演冯小刚对于战争题材的影片可谓驾轻就熟,他的代表作《红河谷》《黄河绝恋》都以画面大气阳刚、情节矛盾紧张而闻名。
B.有媒体刊发消息,对道路交通违法行为进行曝光,并配上当事人的照片,社会各界议论纷纷,不少人认为此举矫枉过正。
C.中国传统戏曲《钟馗》在唱腔上气宇轩昂与低婉深沉并重,将人鬼两界及人物感情表现的淋漓尽致,产生了极强的艺术感染力。
D.12月5日,南京市AQI指数达350,处于重度至严重污染水平。对此,市环保部门要求重点工业企业未雨绸缪,立即采取限排、限产等措施。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气宇轩昂,形容人精力充沛,风度不凡。应为慷慨激昂。A驾轻就熟,比喻对事情很熟悉,做起来很容易。B矫枉过正,指把弯的东西扳正,又歪到了另一边。比喻纠正错误超过了应有的限度。D未雨绸缪,比喻事先做好准备工作。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下列两个句子,与上下文衔接较好的一项是
(1)中国疫苗震惊世界,???????。①全球两亿流感病人有望受益。②光是美国一个国家就预定了7500万份这种疫苗)
(2)现代战争使用电子干扰的主要目的是让敌方变成“瞎子”、“聋子”和“哑巴”,??????。①摧毁其作战指挥的总系统,②推毁其“大脑神经网络”系统
A.①①
B.①②
C.②①
D.②②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1)句①②的顺序是正确的,因为①是承接上文讲全局事物所形成的结果,②进一步涉及个别事物。(2)句应连接②,因为上下文都是用比喻的方法讲的,①最后点明了比喻的本体
本题难度:一般
3、语言运用题 【题文】《舌尖上的中国》第二季延续了第一季的主题,探讨中国人与食物关系。150多个人物,300余种美食,一张张餐桌,见证生命的诞生、成长、相聚、别离。通过美食,人们可以有滋有味地认知古老的东方国度。随着首集《脚步》开门红,《舌尖2》24小时讨论量迅速攀至新浪微博话题榜首位,你如何看待这种热捧现象?请简要点评。要求:①观点明确;②语言表达简明、得体;③字数不超过50字。(4分)
参考答案:【答案】示例:美食是一种文化的传承。每一道精心的菜肴,都蕴含
本题解析:【解析】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对新闻等文体的点评能力。解答此题,首先要根据文段描述的对象进行点评,然后再结合着自己的理解进行论述。例如,这段文字描述的对象是美食,答题时,可从美食与文化之间的关系的角度来论述自己的看法。
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本题难度:一般
4、语言运用题 【题文】根据上下文,在下面文字的横线处补写出相应内容。要求语意连贯,表达明确,每处不超过15个字。(6分)
“中国式过马路”“中国式接孩子”“中国式制堵”……近,越越多的国人习惯被贴上“中国式”标签。① ,一个社会、一个时代,总有属于这个社会这个时代的流行语。通过流行语,我们多少能看出一些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看出人们的心理状态、思想状态和生活状态。在今天,② ,在旧的陋习尚未改掉的同时又滋生了许多新的不良习惯和不良思想,这一点应该引起我们的警醒和重视。但网络上出现的很多所谓“中国式”,都是一部分人和一些群体的不良习惯、不良思想、不良风气,③ 。
参考答案:【答案】(1)流行语折射出社会心态(2)随着社会的发展(3)
本题解析:【解析】
试题分析:解答此类题,要根据对文段内容的感知与理解,联系上下文具体语境分析作答。由①上文列举的种种现象和下文“一个社会、一个时代,总有属于这个社会这个时代的流行语”可知,应从“社会”和“流行语”的关系角度组织答案;由②下文“旧的陋习尚未改掉的同时又滋生了许多新的不良习惯和不良思想”是社会发展的结果,由此得出“随着社会的发展”;由③上文“但”引导的句子与前文的语意构成转折关系,既然前文语意是“都是一部分人和一些群体的不良习惯、不良思想、不良风气”,相对“一部分”后面自然应从“整体”的角度组织
本题难度:一般
5、语言运用题 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3分)
(1)今人yì(???)业专门学校,学成任事,此固势所必然。
(2)自由和平等的爽朗秋天如不到来,黑人义愤填yīng(???)的酷暑就不会过去。
(3)在北平即使不出门去吧,就是在皇城人海之中,租人家一chuán(????)破屋来住着……
参考答案:(1)肄(1分)(2)膺(1分)(3)椽(1分)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三个句子都出自课内,第一句出自《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第二句出自《我有一个梦想》,第三句出自《故都的秋》。平时学习要落实好重要的基础知识,同时识记字形要与意义密切联系。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