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考语文知识点汇总《文言文阅读》高频考点强化练习(2017年最新版)(四)
2017-01-19 03:34:20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阅读题  阅读文段,完成问题。
  遥襟甫畅,逸兴遄飞。爽籁发而清风生,纤歌凝而白云遏。雎园绿竹,气凌彭泽之樽;邺水朱华,光照临川之笔。四美具,二难并。穷睇眄于中天,极娱游于暇日。天高地迥,觉宇宙之无穷;兴尽悲来,识盈虚之有数。望长安于日下,目吴会于云间。地势极而南溟深,天柱高而北辰远。关山难越,谁悲失路之人?萍水相逢,尽是他乡之客。怀帝阍而不见,奉宣室以何年?
  嗟乎!时运不齐,命途多舛。冯唐易老,李广难封。屈贾谊于长沙,非无圣主;窜梁鸿于海曲,岂乏明时?所赖君子见机,达人知命。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酌贪泉而觉爽,处涸辙以犹欢。北海虽赊,扶摇可接;东隅已逝,桑榆非晚。孟尝高洁,空余报国之情;阮籍猖狂,岂效穷途之哭?
1.下列加粗字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
A.四美具,二并——关山越,准悲失路之人
B.兴尽悲来,识盈虚之有——口之家,可以无饥矣
C.北海虽,扶摇可接——时市百姓物,不还钱
D.怀帝阍而不见——远行多所怀
2.下列加粗词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
A.阮籍猖狂,岂效穷途之哭
B.时运不齐,命途多舛
C.沛公奉卮酒为寿,约为婚姻
D.童子何知,躬逢胜饯
3.下列句子与例句句式不相同的一项是(???? )
例:纤歌凝而白云遏
A.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
B.龟玉毁于椟中
C.若属皆且为所虏
D.皆以美于徐公
4.下列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A.“穷睇眄于中天”,引出“天高地迥”两句;“极娱游于暇日”引出“兴尽悲来,识盈虚之有数”。作者以委婉曲折的引述,吐露出内心深层的孤独感。
B.“望长安于日下”以下十句,联系个人身世,对此作多侧面的具体发挥。从“长安”“南溟”“北辰”“帝阍”诸语,可见个人宦途失意之悲,作者用的是全方位观望与“登临四望”的艺术手法。
C.“所赖”一提,振起全篇。“老当益壮”几句,勉励自己莫因年华易逝和处境困顿而自暴自弃,片言居要,为全篇警策。
D.从“时运不齐,命途多舛”的感慨,引出冯唐、李广、贾谊、梁鸿等人加以申述。借历代怀才不遇的人物,表达有志难伸的悲慨。
E.用《庄子·逍遥游》典,以大鹏作比,表明扶摇直上九霄的凌云之志;用《汉书·冯异传》“失之东隅,收之桑榆”的成语,表示早年虽然失意,但拯时济世的信心并没泯灭。
F.本段中,作者自如地驱遣历史典故,以跌宕之笔述志言情,典故繁多但贴切达意,气势充畅而语约意丰,展示了抑扬深沉的情感发展轨迹,披露了交织于内心的失望与希望、痛苦与追求、失意与奋进的复杂感情。


参考答案:1.D
2.B
3.D
4.AE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填空题  解释下列划线词在句中的意思。
①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  次:_______________
②高余冠之岌岌  高:_______________
③何可胜道也哉  胜:_______________
④纵一苇之所如,临万倾之茫然  如:_______________
⑤便可白公姥,及时相遣归  白:_______________
⑥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  徘徊: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①旁边;
② 加高;
③全、尽;
④往;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3、单选题  下列对加粗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缦立远视,而望焉 幸:封建时代皇帝到某处。
B.项王身亦十余创  被:遭受。
C.雷霆惊      乍:突然。
D.乃中《经首》之  会:指聚会。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4、阅读题  阅读下文,完成文后各题。
国君进贤,如不得已,将使卑逾尊,疏逾戚,可不慎与?左右皆曰“贤”,未可也;诸大夫皆曰“贤”,未可也;国人皆曰“贤”,然后察之;见贤焉,然后用之。左右皆曰“不可”,勿听;诸大夫皆曰“不可”,勿听;国人皆曰“不可”,然后察之;见不可焉,然后去之。左右皆曰“可杀”,勿听;诸大夫皆曰“可杀”,勿听;国人皆曰“可杀”,然后察之,见可杀焉,然后杀之。故曰,“国人杀之”也。如此,然后可以为民父母。(《孟子·梁惠王下》)
5.下列各项对选段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孟子认为国君任用贤人一定要谨慎,否则,就会使地位低的超过地位高的,关系疏远的超过关系亲近的。
B.孟子认为国君任用贤人不能听左右之人和大夫的意见,而要听国人的意见,只有国人的意见才是可靠的。
C.孟子认为国君在任用贤人的时候能做到一切都听从国人的意见,这样的国君就真正是百姓的父母之君了。
D.老百姓认为可以,就任用他;老百姓认为不可以,就不任用他,这是一个深具全民意识的观点。
6.在这里,孟子的民本思想体现出了现代人的民主思想,结合语段,谈谈你的理解。


参考答案:5、A
6、左右近臣与“国人”比,毕竟是少数的几个人


本题解析:5、孟子认为“国君任用贤人一定要谨慎”是指“国君任用贤人时,会出现地位低的超过地位高的,关系疏远的超过关系亲近的”这种情况,所以要谨慎。
6、结合译文。
译文:国君任用贤人,要谨慎,实在迫不得已要拔擢一些人的时候,有可能会使地位低的超过地位高的,关系疏远的超过关系亲近的,既如此,这怎能不慎重呢?假如大王左右的人都说某人贤德,还不能相信;假如大夫们都说某人贤德,还是不能就此相信。等到全国人民都说某人贤德,然后再仔细加以考虑,发现其确实贤德,然后才用之。又如,大王左右的人都说某人不可用,您不要去听他们的;大夫们也说某人不可用,您也不要去听他们的。等到全国人民都说某人不可用,然后仔细加以考察,发现他真的不可用,然后才弃置不用。还有一种情况,假如国王左右的人都说某人该杀,您不要听他们的;大夫们也说某人该杀,您也不要听他们的。等到全国人民都说该杀,然后再仔细加以考察,发现他确实该杀,这才把他杀掉。所以,应该说这是“全国人民同意杀掉他的”啊,做到这个样子,那才可以当国君作人民的父母。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对下列各句中加粗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行年四岁,舅母志??????夺:夺取
B.而刘夙疾病?? 婴:缠绕
C.臣具以表,辞不就职??闻:使知道
D.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沉重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Tags:高考 语文 文言文阅读 题库 知识点 汇总 高中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中语文知识点复习《语言文字运..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