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阅读题 阅读文段,完成问题。
遥襟甫畅,逸兴遄飞。爽籁发而清风生,纤歌凝而白云遏。雎园绿竹,气凌彭泽之樽;邺水朱华,光照临川之笔。四美具,二难并。穷睇眄于中天,极娱游于暇日。天高地迥,觉宇宙之无穷;兴尽悲来,识盈虚之有数。望长安于日下,目吴会于云间。地势极而南溟深,天柱高而北辰远。关山难越,谁悲失路之人?萍水相逢,尽是他乡之客。怀帝阍而不见,奉宣室以何年?
嗟乎!时运不齐,命途多舛。冯唐易老,李广难封。屈贾谊于长沙,非无圣主;窜梁鸿于海曲,岂乏明时?所赖君子见机,达人知命。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酌贪泉而觉爽,处涸辙以犹欢。北海虽赊,扶摇可接;东隅已逝,桑榆非晚。孟尝高洁,空余报国之情;阮籍猖狂,岂效穷途之哭?
1.下列加粗字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
A.四美具,二难并——关山难越,准悲失路之人
B.兴尽悲来,识盈虚之有数——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
C.北海虽赊,扶摇可接——时赊市百姓物,不还钱
D.怀帝阍而不见——远行多所怀
2.下列加粗词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
A.阮籍猖狂,岂效穷途之哭
B.时运不齐,命途多舛
C.沛公奉卮酒为寿,约为婚姻
D.童子何知,躬逢胜饯
3.下列句子与例句句式不相同的一项是(???? )
例:纤歌凝而白云遏
A.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
B.龟玉毁于椟中
C.若属皆且为所虏
D.皆以美于徐公
4.下列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A.“穷睇眄于中天”,引出“天高地迥”两句;“极娱游于暇日”引出“兴尽悲来,识盈虚之有数”。作者以委婉曲折的引述,吐露出内心深层的孤独感。
B.“望长安于日下”以下十句,联系个人身世,对此作多侧面的具体发挥。从“长安”“南溟”“北辰”“帝阍”诸语,可见个人宦途失意之悲,作者用的是全方位观望与“登临四望”的艺术手法。
C.“所赖”一提,振起全篇。“老当益壮”几句,勉励自己莫因年华易逝和处境困顿而自暴自弃,片言居要,为全篇警策。
D.从“时运不齐,命途多舛”的感慨,引出冯唐、李广、贾谊、梁鸿等人加以申述。借历代怀才不遇的人物,表达有志难伸的悲慨。
E.用《庄子·逍遥游》典,以大鹏作比,表明扶摇直上九霄的凌云之志;用《汉书·冯异传》“失之东隅,收之桑榆”的成语,表示早年虽然失意,但拯时济世的信心并没泯灭。
F.本段中,作者自如地驱遣历史典故,以跌宕之笔述志言情,典故繁多但贴切达意,气势充畅而语约意丰,展示了抑扬深沉的情感发展轨迹,披露了交织于内心的失望与希望、痛苦与追求、失意与奋进的复杂感情。
参考答案:1.D
2.B
3.D
4.AE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填空题 解释下列划线词在句中的意思。
①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 次:_______________
②高余冠之岌岌 高:_______________
③何可胜道也哉 胜:_______________
④纵一苇之所如,临万倾之茫然 如:_______________
⑤便可白公姥,及时相遣归 白:_______________
⑥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 徘徊: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①旁边;
② 加高;
③全、尽;
④往;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3、单选题 下列对加粗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缦立远视,而望幸焉 幸:封建时代皇帝到某处。
B.项王身亦被十余创 被:遭受。
C.雷霆乍惊 乍:突然。
D.乃中《经首》之会 会:指聚会。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4、阅读题 阅读下文,完成文后各题。
国君进贤,如不得已,将使卑逾尊,疏逾戚,可不慎与?左右皆曰“贤”,未可也;诸大夫皆曰“贤”,未可也;国人皆曰“贤”,然后察之;见贤焉,然后用之。左右皆曰“不可”,勿听;诸大夫皆曰“不可”,勿听;国人皆曰“不可”,然后察之;见不可焉,然后去之。左右皆曰“可杀”,勿听;诸大夫皆曰“可杀”,勿听;国人皆曰“可杀”,然后察之,见可杀焉,然后杀之。故曰,“国人杀之”也。如此,然后可以为民父母。(《孟子·梁惠王下》)
5.下列各项对选段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孟子认为国君任用贤人一定要谨慎,否则,就会使地位低的超过地位高的,关系疏远的超过关系亲近的。
B.孟子认为国君任用贤人不能听左右之人和大夫的意见,而要听国人的意见,只有国人的意见才是可靠的。
C.孟子认为国君在任用贤人的时候能做到一切都听从国人的意见,这样的国君就真正是百姓的父母之君了。
D.老百姓认为可以,就任用他;老百姓认为不可以,就不任用他,这是一个深具全民意识的观点。
6.在这里,孟子的民本思想体现出了现代人的民主思想,结合语段,谈谈你的理解。
参考答案:5、A
6、左右近臣与“国人”比,毕竟是少数的几个人
本题解析:5、孟子认为“国君任用贤人一定要谨慎”是指“国君任用贤人时,会出现地位低的超过地位高的,关系疏远的超过关系亲近的”这种情况,所以要谨慎。
6、结合译文。
译文:国君任用贤人,要谨慎,实在迫不得已要拔擢一些人的时候,有可能会使地位低的超过地位高的,关系疏远的超过关系亲近的,既如此,这怎能不慎重呢?假如大王左右的人都说某人贤德,还不能相信;假如大夫们都说某人贤德,还是不能就此相信。等到全国人民都说某人贤德,然后再仔细加以考虑,发现其确实贤德,然后才用之。又如,大王左右的人都说某人不可用,您不要去听他们的;大夫们也说某人不可用,您也不要去听他们的。等到全国人民都说某人不可用,然后仔细加以考察,发现他真的不可用,然后才弃置不用。还有一种情况,假如国王左右的人都说某人该杀,您不要听他们的;大夫们也说某人该杀,您也不要听他们的。等到全国人民都说该杀,然后再仔细加以考察,发现他确实该杀,这才把他杀掉。所以,应该说这是“全国人民同意杀掉他的”啊,做到这个样子,那才可以当国君作人民的父母。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对下列各句中加粗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行年四岁,舅夺母志??????夺:夺取
B.而刘夙婴疾病?? 婴:缠绕
C.臣具以表闻,辞不就职??闻:使知道
D.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笃:沉重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