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考语文答题技巧《古代诗歌鉴赏》试题巩固(2017年最新版)(十)
2017-01-19 03:42:11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阅读题  【题文】阅读下面一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11分)
送友人归       郑思肖
年高雪满簪,唤渡浙江浔。花落一杯酒,月明千里心。
凤凰身宇宙,麋鹿性山林。别后空回身,冥冥烟树林。
[注]郑思肖:南宋末年有气节的诗人。宋亡后,自称“孤臣”,住在苏州一个庙里,坚持不出来做官,连坐卧的方向都不朝着北面。
【小题1】颔联写到“落花”“酒”“月”等意象,各有什么作用?请结合诗的内容简要分析。(6分)
【小题2】颈联表现了友人和诗人怎样的节操?是如何表现的?请简要阐述。(5分)


参考答案:【答案】
【小题1】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阅读题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后面题目。(11分)
一?剪?梅
刘克庄①
(序:余赴广东,实之②夜饯于风亭。)
束缊宵行十里强,挑得诗囊,抛了衣囊。天寒路滑马蹄僵,元是王郎,来送刘郎。
酒酣耳热说文章,惊倒邻墙,推倒胡床。旁观拍手笑疏狂,疏又何妨,狂又何妨!
【注】①刘克庄:南宋爱国词人,政治上屡受打击,他以命运与自己相同的刘禹锡自比,自称“刘禹锡”。此词为作者被贬广东时所作。②实之,即作者好友王迈,字实之。③束缊:用乱麻束成火把。
小题1:“天寒路滑马蹄僵”中的“僵”字很有表现力,请予以赏析。(5分)
小题2:词的下片是如何刻画人物形象的?请简要分析。(6分)


参考答案:
小题1:⑴.①“僵”为“僵硬”之意,(1分)②明写因


本题解析:
小题1: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炼字的题目,炼字主要有炼意、炼境、炼手法、炼结构,一般都要涉及到情感所以炼意是必不可少的,此题主要是炼意,首先解释字义,然后结合诗歌回答和人物和主旨的关系。
小题2: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手法题,诗歌手法主要有抒情方式(直接、间接),直接有直抒胸臆,间接有借景抒情、即使感怀、怀古伤今、托物言志,一般用于整首诗歌;表现手法,主要是对比、衬托、渲染、铺垫、动静、虚实、抑扬等,主要用于某一联的赏析;第三是修辞。此题主要是修辞和衬托的手法。答题时结合诗歌内容,答出效果。


本题难度:一般



3、阅读题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摸鱼儿
辛弃疾

  淳熙己亥,自湖北漕移湖南,同官王正之置酒小山亭,为赋。更能消几番风雨?匆匆春又归去。惜春长怕花开早,何况落红无数。春且住。见说道、天涯芳草无归路。怨春不语。算只有殷勤,画檐蛛网,尽日惹飞絮。
  长门事,准拟佳期又误。蛾眉曾有人妒。千金纵买相如赋,脉脉此情谁诉?君莫舞,君不见、玉环飞燕皆尘土!闲愁最苦。休去倚危栏,斜阳正在、烟柳断肠处。
  【注】①此词作于1179年,距辛弃疾北方起义、南归宋朝已过去了十六个年头。②长门:汉代宫殿名,武帝皇后失宠后被幽闭于此,据说陈皇后听说司马相如文章天下最工,便送去重金,求解愁辞赋,得《长门赋》。后来汉武帝看到此赋,有所感悟,又宠幸了陈皇后。
(1)此词主要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请结合词句简要赏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词中写道“闲愁最苦”,那么作者写出了哪些“闲愁”呢?请结合本词加以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示例:词人主要运用了比兴、用典、层进等表现手法。比兴之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阅读题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题目。(5分)
古戍①
刘基②
古戍连山火,新城殷地笳③。
九州犹虎豹,四海未桑麻。
天迥云垂草,江空雪覆沙。
野梅烧不尽,时见两三花。
注释:①古戍(shù):古老的戍楼。②刘基,字伯温,元末明初杰出的军事谋略家、政治家、文学家和思想家,明朝开国元勋。③笳:一种管乐器,古代流行于塞北及西域一带;号角。
小题1:首联景物描写有何特色,试作分析。(3分)
?????????????????????????????????????????????????????????????????????????
?????????????????????????????????????????????????????????????????????????
小题2:尾联景物描写传递出作者怎样的情感?(2分)
?????????????????????????????????????????????????????????????????????????
?????????????????????????????????????????????????????????????????????????


参考答案:
小题1:调动人的视觉与听觉,让人仿佛看


本题解析:
小题1:
试题分析:解答此题,应从手法入手。首联,作者调动视觉和听觉,侧面写出了战场的肃杀气氛,使人联想到曾经发生在这里的惨烈战争。分析的时候,需要结合语句来具体分析。
小题2:
试题分析:末句化用“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的诗歌意境,却又有所拓展。作者以政治家的眼光发出预言:寒冬过后就是春天,梅花都已开放,春天还会远吗?一叶知秋,三两朵梅花,不是也可以报春吗?由经历大火依然盛开的梅花,感受到春天脚步的不可阻挡,表现出作者对重整山河的真诚期待与坚定信心。


本题难度:一般



5、阅读题  (2013·高考江苏卷)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醉 眠
唐 庚
山静似太古,日长如小年。
馀花犹可醉,好鸟不妨眠。
世味门常掩,时光簟已便。
梦中频得句,拈笔又忘筌。
【注】 唐庚,北宋文学家,此诗为其谪居惠州时所作。
小题1:说明“山静似太古”一句的含意。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2:“世味门常掩,时光簟已便”一联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心境?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3:《宋诗钞》中说唐庚的诗“芒焰在简淡之中”,即平淡的背后往往蕴藏着激烈情感,试结合本诗作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小题1:用远古时期的宁静写出山中的幽静。
小题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
小题1:句领起全诗,连绵起伏的山势,一如绵延不断的“太古”,“太古”指远古、上古,也指一种寂静或荒凉的原始氛围。诗人化实为虚,化有形之山势为无形之光阴。这是作者对周围环境的渲染,更是对他自己精神状态的描写。
试题分析:
小题2:颈联空间转换,视角由山间转入房里,承上联“眠”字写。“世味”是指世道人心,世态炎凉。“簟”指竹席。此时,诗人只想紧掩门户,远离人间是非。“时光簟已便”表面是说盛夏酷热难耐,但醉卧竹席,却感到十分舒适;其实说的是心清自然凉,这正是诗人心境的写照。
试题分析:
小题3:这首诗写环境、写生活都十分平淡,而在平淡的表面下仍能感受到作者的激烈情感,如“世味”仍时时侵扰,“拈笔忘筌”其实是难忘世事。


本题难度:一般



Tags:高考 语文 古代诗歌鉴赏 题库 知识点 汇总 高中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考语文知识点总结《文学类文本..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