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考语文知识点总结《语言文字运用》高频考点巩固(2017年最新版)(六)
2017-01-19 03:51:02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单选题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攒射(cuán)   尸骸(hái)    创伤(chuāng)   殒身不恤(yùn)
B.桀骜(jié)颓圮(pǐ)菲薄(fěi)瞠目结舌(táng)
C.凄婉(wǎn)游说(shuì)浸渍(zì)博文强识(zhì)
D.凌侮(wǔ)战栗(lì)憎恨(zèng)望风披靡(mí)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解析:A项“殒”应读“yǔn”;B项“瞠”应读“chēng”;D项“憎”应读“zēng”,“靡”应读“mǐ”。


本题难度:简单



2、单选题  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句是??(2分) (??)
A.波士顿马拉松赛的两声爆炸,无疑给大型体育比赛的安保工作敲响了警钟,如何确保赛事安全,成为组织方必须面对的新问题。
B.深陷债务危机的希腊和西班牙,失业率已经超过20%,主要是由于这两个国家经济衰退和实施大规模财政紧缩政策所导致的。
C.辽宁舰的舰员在选拔时,年龄、经历、任职期间、现实表现等方面都有严格的规定,入选者还要经过一系列的理论和技术培训才能成为合格的航空母舰舰员。
D.城镇化攸关到亿万人民的生活质量,它不是简单的城镇人口比例增加和城市面积扩张,而是在人居环境、社会保障、生活方式等方面实现由“乡”到“城”的转变。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此类题目要在理解句意的基础上,仔细分析病句的类型,如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等。B.杂糅,去掉“由于”或“所导致的”。C.将“在选拔”放到句首。D.“攸关到”中的“到”删去。所以选A。


本题难度:一般



3、语言运用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回答问题。
???????? 印度有一个著名的寓言故事,说有父子俩在街上买了一头毛驴,回家路上遇见了一个跛子,跛子说:“有了驴不骑,买毛驴干什么”于是老人叫儿子骑了上去,自己跟着走。不久,被一个老头子看见了,便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老人听了就叫儿子下来,自己骑上去。这时又被一个抱小孩的妇女看见了,便说:“_____________________”于是老人就把儿子拉上驴背,一同骑着走,这时被一个白发苍苍的老奶奶看见了,便说“小小一头毛驴,哪能经得住两个人压呢?真是太狠心了。”父子俩认为老人言之有理,于是都下来抬着毛驴走,过一座桥时,连人带驴一起掉到河里淹死了。
(1)在横线上填上适当的句子,使得上下文顺畅连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这则寓言故事中,你得到的启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三句话为:有了驴不骑,买毛驴干什么;年轻的骑驴,让年老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阅读题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5分)
(1)我闻琵琶已叹息,又闻此语重唧卿。?????????????,?????????????。
(白居易《琵琶行》)
(2)闾阎扑地,?????????????;?????????????,青雀黄龙之舳。(王勃《滕王阁序》)
(3)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杜甫(《???????》)
(4)?????????????,?????????????。鸟雀呼晴,侵晓窥檐语。
(作者:?????《苏幕遮》)


参考答案:(1)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2)钟鸣鼎食之家


本题解析:无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小夏参观某一处古代的建筑物时,抄录了其中四副对联。若依“联语内容与处所功能相应”的原则推测,则甲、乙、丙、丁对应的处所正确的一项是 [???? ] 【甲】六礼未成转眼洞房花烛,五经不读霎时金榜题名
【乙】饱德饫和真福食,肴仁馔义即养生
【丙】洗砚鱼吞墨,烹茶鹤避烟
【丁】琴瑟春常在,芝兰德自馨
A.寝室/书房/厨房/戏台?
B.寝室/厨房/书房/戏台
C.戏台/厨房/书房/寝室
D.戏台/书房/厨房/寝室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Tags:高考 语文 语言文字运用 题库 知识点 汇总 高中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中语文基础知识《语言文字运用..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