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阅读题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暮过山村
[唐]贾岛
数里闻寒水,山家少四邻。怪禽啼旷野,落日恐行人。
初月未终夕,边烽①不过秦。萧条桑柘外,烟火渐相亲。
【注】①边烽:指边境的烽火。唐代边烽有两种:一种是报边境有事的紧急烽火,一种是报平安的烽火。这里指前者,亦即战火。②秦,指今陕西南部一带。
11、诗的首联重在表现什么?请简要说明。(4分)
12、这首诗通过对景物的感受写出了感情的变化,结合全诗简析之。(4分)
参考答案:11、重在描绘山村的宁静。前句从听觉上用数里外就听到的水声来
本题解析:无
本题难度:简单
2、阅读题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
王观
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欲问行人去那边?眉眼盈盈处。
才始送春归,又送君归去。若到江南赶上春,千万和春住。 宋人王灼《碧鸡漫志》评王观词是“新丽处与轻狂处皆足惊人”。这首词“新丽”的特点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请作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以美人的眉眼来描写山水的清秀,又想象送走的美丽春光和友人在江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阅读题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 闽中秋思
唐·杜荀鹤
雨匀紫菊丛丛色,风弄红蕉叶叶声。
北畔是山南畔海,只堪图画不堪行。 附注:杜荀鹤,晚唐诗人。此诗是作者客居福建所作,后人评价极高,谓工于炼字。
(1)后人评说本诗工于炼字,试以“雨匀紫菊丛丛色,风弄红蕉叶叶声”一联为例,对“炼字”这一技法做出简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不着一字,尽得风流”是诗文表情达意的最高境界。本诗在抒写内心情感方面即有此特点,试结合全诗的内容,从诗歌思想感情入手,加以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上联当中“匀”“弄”两字,运用拟人的手法,使“雨”与“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阅读题 【题文】阅读宋诗,回答问题
思王逢原(其二)
王安石
蓬蒿今日想纷披,冢上秋风又一吹。
妙质不为平世得,微言惟有故人知。
庐山南堕当书案,湓水东来入酒卮。
陈迹可怜随手尽,欲欢无复似当时。
【小题1】首联写景有哪些作用?(3分)
【小题2】请赏析颈联的妙处。(3分)
【小题3】诗中表达了哪些丰富的情感?试作简要概括。(4分)
参考答案:【答案】
【小题1】点明时令,营造凄清氛围,奠定全诗伤
本题解析:【解析】
【小题1】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景物描写的作用,回答时首先可考虑营造什么样的氛围,奠定什么样的基调,然后再根据具体内容进行补充。
考点: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小题2】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鉴赏语言中的炼句。解答时先解释本句的意思,然后考虑有无表现手法,最后点明表达效果。类似题目规范的答题就是以上三步。
考点: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小题3】
试题分析:揣摩“妙质不为平世得”可
本题难度:一般
5、其他题 补写出下列名篇中的空缺部分。(每空1分,共8分)
(1)子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论语》)
(2)子曰:“知者不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论语》)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卷起千堆雪。(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4)念去去、千里烟波,____________。多情自古伤离别,____________。(柳永《雨霖铃》)
参考答案:(1)知者乐水?仁者乐山(2)仁者不忧 勇者不惧(3)乱石穿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注意重点字的写法:“乐”“霭”。
本题难度:简单